抗菌药的PKPD理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225950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的PKPD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抗菌药的PKPD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抗菌药的PKPD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抗菌药的PKPD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抗菌药的PKPD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的PKPD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的PKPD理论(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的PK/PD理论 及其临床应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抗菌药药效动力学研究室 童明庆抗菌药PK/PD理论的产生背景近十多年来,人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口服抗 菌药物按照NCCLS药敏试验的分界点来判断药敏试验结 果,常常与药代动力学、微生物学以及临床结果不符 。这一发现引起了实验和临床抗感染专家的重视, 他们努力探索,希望在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 (PD)模型的基础上,将临床转归,致病菌是否清除以 及药敏试验结果结合起来,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方法来 指导临床用药。在专家学者们的努力下,这一研究工作取得了许 多卓著的成就和发现,一个全新的抗菌药PKPD理论 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抗菌药临

2、床药理学的研究范畴n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n研究抗菌药的吸收、分布和清除,这三个方面结 合在一起决定着药物在血清、体液和组织中浓度 的时间过程,这一过程与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关 系。n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n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浓度与药物效果、 药物毒性的关系。n对于抗菌药物而言,研究抗菌药抗菌活性变化的时 间过程,这是抗菌药学的核心问题,与临床疗效有 着直接关系,它决定了达到成功治疗的给药剂量和 给药方法,为此必须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两 者结合起来。药代动力学参数 n生物利用度(F)n峰浓度(Cmax,Cpeak)n达峰时间

3、(Tmax 或Tpeak)n表观分布容积(Vd)n半衰期(T12)n清除率(CL)n消除速率常数(Ke)n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AUCCmaxT1/2 抗菌药药效动力学参数n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是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抗菌活性的主要定 量参数,是指引起细菌肉眼观察下未见生长 的药物最低浓度。n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是能使活细菌数量减少到起始数量的 0.1%的药物最低浓度,该指标亦常作为描述 药物抗菌活性的主要定量指标。抗菌药药效动力学参数 MIC

4、and MBC参数的不足MIC和MBC反映的是抗菌药的(体外) 抗菌活性或抗菌潜能,但不能反映抗菌 活性在体内的时间过程。n例如MBC不能提供抗菌药的杀菌速度,不能 预言增加药物浓度是否可以提高杀菌速度nMIC也不能反映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被 抑制的状态能持续多少时间。抗菌药药效动力学参数n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n是指细菌暴露于抗菌药后,在洗去抗菌药的情况下 ,数量增加十倍(1log10单位)所需的时间(与对照组 的差)。PAE的大小反映抗生素作用后细菌再生长延 迟相的长短,亦反映抗菌药作用于细菌后的持续抑 制作用,故而又称持续效应(Persis

5、tent effects)n对于G球菌,所有抗生素都有PAE;n对于G-菌,干扰蛋白和核酸合成的抗菌药都有延长 的PAEn短PAE或无PAE见于-内酰胺类对G-菌,例外的是 碳青霉烯类,它们对绿脓假单胞菌的PAE延长。抗菌药药效动力学参数 抗生素后效应(PAE)-续nPAE在体内是变化的,动物感染模型的研究 发现:n体外PAE不能预见体内的PAE,多数情况下,体内 的PAE长于体外PAE,在白细胞存在时,氨基甙类 和喹诺酮类的PAE将更长;n体外链球菌对-内酰胺类的PAE延长,而体内未 见延长;n体外在长给药间隔或重复给药后氨基甙类的PAE 降低或消失,但体内实验未发现此结果。抗菌药药效动力学

6、参数n亚抑菌浓度下的抗生素后效应(PA SME)n是指细菌暴露于高浓度(10MIC)抗菌药后,在低于 MIC的药物浓度下,数量增加十倍(1log10单位)所需 的时间(与对照组的差)。PA SME的意义与PAE相似, 不同的是将细菌暴露于高浓度抗菌药物后,继续置 于低药物浓度(MIC,如-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除外阿奇 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的PK/PD分类主要药效参数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曲 南、 大环内酯、林可霉素24-hr AUC/MIC氨基甙类、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quinupristin、daltopristinPeak/MIC(810)

7、氨基甙类、氟喹诺酮类Time above the MIC40%interval用PK/PD参数确定细菌对药物敏感限n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可用Cmax/10作为敏感限 ;n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可根据Cmax(以头孢匹胺 为例,为264mg/L),T 1/2 (4.5h),计算:按一级动力学过程有公式:A=A0(1/2)n 以Time over MIC达40interval为敏感限: 12h(interval)x40%=4.8h,为(4.8/4.5)=1.07 T 1/2 则敏感限为A 4.8h=264x(1/2)1.07 =125mg/L用PK/PD参数确定细菌对药物敏感限 (再以马斯平为例)1、马

8、斯平为-内酰胺类药物,系时间依赖的抗 菌素。 2、按马斯平单次静脉给药1000mg计,Cmax 为 78.7mg/L ,T1/2为2小时 3、按一级动力学过程有公式:A=A0(1/2)n Time over MIC 达40%给药间隔作为敏感限12h40%=4.8h4.8h为(4.8/2)2.4个半衰期 则此时血药浓度(即敏感限)为 A 4.8h=A0( 1/2)n =78.7(1/2)2.4=14.9mg/l药动/药效学敏感限因给药方法而变: 马斯平30min内注射(q12h,平均T1/2为2h)500mg 1g 2giv Tmax 38.2 78.7 161.3 mg/lPK/PD敏感限*

9、7.2 14.9 30.6 mg/lim Tmax 12.5 26.3 51.3 mg/lPK /PD敏感限 2.4 5.0 9.7 mg/l*time /MIC40%计算根据PK/PD理论调节给药间隔可提高时 间依赖抗菌药的临床疗效(举例)n某药为时间依赖的抗菌药,每12h给药一 次,其Cmax为40mg/L,T 1/2 为2h。n若感染菌的MIC为10mg/L,问上述给药方 法能否有效抗感染?n若每8h给药一次呢?Can PK/PD be used in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 ?Francesco Scaglione *Department of Pharm

10、acology, Toxicology and Chemotherapy,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lan, Milan, Italy-内酰胺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 的复方制剂的药效研究进展n-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 (post - lactamase inhibitor effect ,PLIE)是指细菌与-内酰胺抗 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接触一段时 间,去除-内酰胺酶抑制剂后,细菌生长受到 持续抑制的效应 nPLIE 在1992年由Thorburn CE 等首次提出,并 陆续被国外学者证实,但是迄今为止在国内还 未对PLIE有所关注

11、,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研究。PLIE=T-C6.42 h-3.15 h 3.27h F: 10MIC的哌拉西林/克拉维酸(80/10mg/L)冲击2小时后,仅去除克拉维酸, 恢复哌拉西林的浓度为80mg/L 。T=6.42 hH:10MIC的哌拉西林 80mg/L冲击2小时后,清除药物,恢复哌拉西林的浓度 为80mg/L,为F的对照。C=3.15 hn从杀菌曲线看,头孢哌酮/克拉维酸(1/1)对产ESBL 的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的杀菌活性有浓度依赖 趋势,其余复方对两种菌的杀菌活性均没有显示浓 度依赖图1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杀菌曲线02468101202468时间(小

12、时)log10CFU/mL64MIC16MIC4MIC1MIC1/4MIC对照图2 头孢哌酮/克拉维酸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杀菌曲线0246810121402468时间(小时)log10CFU/mL64MIC16MIC4MIC1MIC1/4MIC对照PK/PD理论的临床应用小结1.根据PK/PD药敏分界点来判断药敏结果 ;2.对于时间依赖的抗菌药,适当增加给药 次数或缩短给药间隔(如果可能的话) ,有时可使处于中介的细菌变为敏感;3.对于浓度依赖的抗菌药,适当增加给药 量(如果可能的话),可提高治疗效果 。 细菌的防突变浓度nDrlica K博士在1999年提出抗菌药的防突 变浓度(mutant p

13、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的概念:即能防止耐药突变株 被选择性富集生长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 浓度。n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称做抗菌药 物的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 ,MSW) MIC、MPC、MSW 三者的关系C 血 药 浓 度给药时间T细菌的防突变浓度 selection index(SI)nMPC与MIC的比率称为抗菌药的选择指数( selection index,SI),SI值越大,说明抗菌药 防突变能力越低,反之,MPC与MIC值越接近 ,即SI越小,抗菌药的防突变能力越强。 n根据MPC和MSW的理论,通过选择更理

14、想的药 物(SI值小)、调整剂量方案、联合用药等可 以缩小乃至关闭MSW,从而减少耐药突变菌株 的选择性富集生长,降低耐药率。 细菌的防突变浓度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n当两药同时处于各自的MIC之上时,细 菌需要同时发生两种耐药突变才能生长 。因此可通过联合用药达到关闭MSW, 降低耐药率。特别是对于MPC很高的药 物,如抗结核药,加大剂量对患者不利 ,联合用药可关闭MSW。 细菌的防突变浓度 联合用药与MSW药 物 浓 度给药后的时间细菌的耐药机制1 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 1.1 内酰胺酶(lactamase) 内酰胺 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内酰胺环, 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

15、白结 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菌产生的 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 位点,与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内酰胺 环,导致药物失活。 细菌的耐药机制1.1.1 1()型-内酰胺酶(AmpC酶 ,多由G 杆菌产生)结构酶 低水平表达,临床意义不大诱导酶 低水平表达 高频突变为高产结构性耐药-lactams 高频突变常见于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 杆菌、粘质沙雷菌感染细菌的耐药机制1.1.2 2a型-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为诱导型,水解青霉素 类 1.1.3 2be型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由普通-内酰胺酶基因(TEM -1、TEM -2、 SHV-1等)在三代头孢等药物的压力下突变而来主要产生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枸 橼酸杆 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青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