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第1章-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21581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第1章-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抗震第1章-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抗震第1章-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抗震第1章-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抗震第1章-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第1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第1章-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求 1.21.2 地震的一些基本概念地震的一些基本概念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 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 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 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什么是地震(earthquake)?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source);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epicentre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epicentre area);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epicentre d

2、istance)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横波(S波):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纵波(P波):胀缩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面波瑞利波乐甫波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波速慢,100-800m/s纵波特点:周期短,振幅小,波速快,200-1400m/s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 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 主要由面波造成。杂波P波开始S波开始面波开始地震波(earthquake wave)预报和预警?地震分类一.按地震成因分类-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1.构造地震破坏性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

3、约 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 92%的地震发生在 地壳中,其余的发 生在地幔上部 地震天然地震人工地震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 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1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产生的震动相当于一个6.7级 地震。 3.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 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人工地震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 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 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 了迄今我国

4、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6.1级。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地震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二.按震源深浅分类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 围大,但破坏力小。2002年6月29日晨1:20发生于吉林的7.2级地震,震源 深度为540km,无破坏。 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地震分类 一.按地震成因分类1960年2月29日发生于摩洛哥艾加迪尔城的5.8级地震, 深度为3km。震中破

5、坏极为严重,但破坏仅局限在震中8km内。1.3 1.3 震级与烈度震级与烈度一、一、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magnitudemagnitude) 1.1.定义定义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 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倍。 反映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用M表示式中A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m纪录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 ,单位为微米(Richter震级或里氏震级或地方震级)。2.2.震级与能量的关系震级与能量的关系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一个两万吨级的原子弹。 能量E的单位:尔格(1尔格= )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矩震级3.3.按震级的地震分类按震级的地震分类微震- 2级以

6、下 人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 2-4级 人有感觉 破坏性地震- 5级以上 有破坏 强烈地震- 7级以上 有破坏 特大地震- 8级以上 有破坏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地震造成的 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破 坏力不一定就小。二、二、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intensityintensity)在同一地震的影响下,各地烈度不同;地震烈度不仅取 决于地震本身的大小,同时还受震源处岩层错动的方式、震 源深度、震中距离、地震波的传播介质、表土性质、地下水 埋藏深度,以及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建筑材料、设计标准、 施工质量和维护情况等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1.1.定义及影响因素定义及影响

7、因素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 周围一定范围内平均水平而言 2.2.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烈度是在还没有地震动观测仪器以前,地 震动强弱的评定不得不以宏观现象为依据的物 理量,它以人的感觉、物体的反应、各种结构 的破坏以及地表破坏为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烈度表,采用的标准 不同,所分的级别也不相同。缺点、震害指数无感 1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 感觉2悬挂物微动门、窗轻微作响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 感觉3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门、窗作响室内多数人感觉。室 外少数人感觉

8、。少数 人梦中惊醒43 (2-4)31 (22-44)不稳定器物翻倒门窗、屋顶、屋架颤动 作响,灰土掉落。抹灰 出现微细裂缝室内普遍感觉。室外 多数人感觉。多数人 梦中惊醒56 (5-9)63 (45-89)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 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损坏个别砖瓦掉落 、墙体微细裂缝惊惶失措,仓皇逃出 613 (10-18)125 (90-177)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 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轻度破坏局部破坏 开裂,但不妨碍使用大多数人仓皇逃出 725 (19-35)250 (178-353 )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大多数砖烟囱严重破坏

9、中等破坏结构受损 ,需要修理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850 (36-71)500 (354-707 )干硬土上有许多地方出现裂缝,基岩上可能出 现裂缝。滑坡、坍方常见。砖烟囱出现倒塌严重破坏墙体龟裂 ,局部倒塌,修复困难坐立不稳。行动的人 可能摔跤9100 (72-141 )1000 (708-1414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的拱桥破坏。大 多数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倒塌大部倒塌,不 堪修复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 。处不稳状态的人会 摔出几尺远。有抛起 感1 0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基岩上的拱桥 毁坏毁灭11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121-5度:以人的感觉为主 6-10度:以房屋震害为主 1

10、0-12度:以地表现象为主 个别:10%以下 少数:10%50% 多数:50%70% 大多数:70%90% 普遍:90%以上速度加速度 其它现象 一般房屋 人的感觉烈 度二、地震烈度二、地震烈度 1.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2.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 3.3.基本烈度基本烈度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 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确定。(下图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按国家规

11、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 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 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4.4.设防烈度设防烈度设防烈度的取值依据:规范规定: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二、地震烈度二、地震烈度 1.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2.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 3.3.基本烈度基本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规范附录中列出了我国主要城镇的抗震设防烈度。如: 黑龙江省1.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绥化,罗北,泰来; 2.抗

12、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哈尔滨(7个市辖区),齐齐哈尔( 7个市辖区),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 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其超越概率为63.2%, 重现期为50年。5.5.多遇烈度多遇烈度 6.6.罕遇烈度罕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 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4.4.设防烈度设防烈度二、地震烈度二、地震烈度 1.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2.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表 3.3.基本烈度基本

13、烈度(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1.5 1.5 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地震动三要素:地震动三要素:幅值(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及最大位移等)幅值(最大加速度、最大速度及最大位移等)频谱特性频谱特性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地震地面运动或地震动(地震地面运动或地震动(ground motionground motion): :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 地震波引起的地表的振动,是地震与结构抗震的桥梁。地震波引起的地表的振动,是地震与结构抗震的桥梁。强 震 观 测 1.6 1.6 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 波引起的强

14、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 1、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一、直接灾害: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3、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二、次生灾害:二、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 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 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1923年日

15、本关东地震 ,东京市内227处起火, 33处未能扑灭造成火灾 蔓,旧市区烧毁约50%; 横滨市烧毁80%,死亡10 万。主要的次生灾害有: 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拥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引起.5、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可造成沿海地区 的破坏;时间:2004年12月20日 事件:四十年来烈度最强地震九级地震,在苏门 答腊岛附近海底爆发,并引发海啸。数十亿吨重海水 ,高达十米的海浪,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在印度洋扩 散。范围:海啸波及分布两大洲的十二个国家:印度尼西 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

16、孟加拉、缅甸、索马里、坦桑尼亚、塞舌尔、肯尼亚 。损失:印度尼西亚的亚齐省距离震中最近,损失最重 :一些村庄被海浪整个卷走,班达亚齐大部分被毁。 在泰国,游人聚集的沿海旅游胜地一片废墟。从斯里 兰卡到印度南部,乃至东非,沿海村庄都被夷为平地 。印度洋大海啸死亡人数:据各国官方权威统计,至少21.6万人在这 场灾难中丧生或失踪。联合国提供的数字是2.3万 人。由于许多遇难者遗体被海水冲走和统计方式的问 题,精确统计数字难以做出。重建:联合国报告称,允诺捐赠的136亿美元中的75 已经到位。重建工作已经开始。但救援组织透露, 80的难民仍居住在帐篷或其他暂居点。预防:受灾各国政府已经迅速做出承诺,建立全面的 灾害早期预警系统和加强国际沟通,以避免悲剧重演 。但是一年后这个系统仍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