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20874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塞山怀古刘禹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 塞 山 怀怀 古刘 禹 锡锡王濬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寻铁锁 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头 。人世几回伤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为家日, 故垒萧萧垒萧萧 芦荻秋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东面的长长江 边边。岚岚横秋塞,山锁锁洪流,形势险势险 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军事要塞,三国时曾是吴 国的江防前线。太康元年(280)晋武帝 命王濬率领领以高大的战战船组组成的水军军从 益州(今成都)出发,顺顺江而下,讨讨伐 东东吴,这是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 战。长庆长庆 四年(824),刘禹锡锡由夔州刺 史,调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东下,途经经西 塞山,诗诗人便以这这件史事

2、为题为题 ,即景抒 怀怀,写下了这这首著名的怀古诗西塞山 怀怀古 。咏史怀古诗一般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叙”,即要以概括简练的语 言把所咏的史实叙述出来。接下去便是咏史诗的核心内容,即 感与论。咏史诗的写法很多,叙得很少甚至 根本不叙的有之,但不发表感想和评论 的却没有。咏史诗思想境界和艺术格调 的高低,关键就是看这种感想和评论的 质量如何。 本诗那几句是“叙”,叙述了怎样的史实 ?本诗的前两联即“首联”和“颔联”是“叙”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jn )率领领以高大的战战船组组成的水军军从益州(今成 都)出发,顺顺长江而东,讨讨伐东东吴,这是结束 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一战。当时

3、吴国曾在西塞山 江中险要处设有铁索拦截船只,又在江中放置铁 锥,阻止上游的船只顺流而下。但这一番布置丝 毫没有奏效。不数日,防线被晋军凌厉的攻势突 破。东吴都城建业(即金陵、石头城、今南京市 )随即失守。吴主孙皓终于演出了“肉袒请降”的 可悲一幕。这就是作者所吟咏感怀的古事。1、本诗的首联就是成功的叙述,首句中的“下 ”字,次句中的“黯然收”三字,都是颇见功力的地 方。试作简要分析。问题探讨:一个“下”字,即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 进军;又符合历史事实:西晋军队攻下了东吴都城 。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自孙吴以来凡建都金陵的王朝,都相信占据了 这“龙盘虎踞”的地利,便可永保江山。“黯然

4、收”写 出了在西晋军队的强大攻势下,“金陵王气”毫无作 用,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同时也透露 了“金陵王气”是根本靠不住的思想。2、颔联叙述的妙处是用一副工整的 对仗,把晋吴之战作了形象的描绘,结 合诗句来分析一下。东吴苦心经营的横贯江面的千寻铁索 被晋军烧断而沉于江底,导致了一片白旗 竖起在金陵城头。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 ,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降 旗惨白,一边是晋军烧毁铁索的冲天火光 ;从气氛上看,西晋因得胜而趾高气扬, 东吴则因失败而无限凄惨,这样鲜明的对 照,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3、颈联针对史实抒发了怎样的感慨?本联以人事的变动和自然景物的亘古不变为 对照,以终古常在

5、,“依旧枕寒流”的“山形” 作为那些匆匆交替可悲可慨的王朝历史的无 情见证。作者还更深层地透露出“兴废由人 事,山川空地形”的意思。对于一个国家的 兴亡盛衰来说,山川地形固然有险与不险, 利与不利之别,但归根到底,人事的治乱才 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蕴含着对前朝失败教训 的总结。4、尾联是如何进一步将古今相联系 ,由怀古而感今的?尾联是说作者生活的时代国家统一,无 战事。所以西塞山的故垒久已废置不用,如 今这里长满芦苇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这里有赞 颂,有庆幸。更深层意思则是提醒,是警戒。 我们不难透过表面上的颂赞看到他内心深处的 隐忧和以前朝兴亡为龟鉴的良苦用心。5、根据以上对全诗的分析,说说 本诗的风格特色。含蓄 而 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