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222029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菌痢感染性腹泻防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性痢疾及 感染性腹泻主要内容n细菌性痢疾n病原学n临床表现n实验室检测n诊断标准n疫情形势n防制策略n感染性腹泻n定义n临床表现n实验室检测n诊断标准n常见感染性腹泻病细菌性痢疾概述n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又称志贺氏菌病,由志贺 氏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 的乙类传染病n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 们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全世界每年 死于志贺氏菌感染的人数约为60万。n近20年来,我国菌痢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由第 一位降到第三位,但在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发 病率仍居高不下。概述n监测资料表明,我市近几年菌痢发病率一 直位

2、列前五位n菌痢可经水、食物、日常接触和苍蝇等媒 介传播,在我市引起菌痢流行的自然因素 和社会因素依然存在,我市仍时有菌痢的 暴发、流行。病原学痢疾杆菌: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的无鞭毛杆菌;普通培养基良好生长;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对各种化学消毒剂敏感。EtiologyEtiology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痢疾志贺菌(A群)福氏志贺菌(B群)鲍氏志贺菌(C群)宋内志贺菌(D群)EtiologyEtiology各型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 (endotoxin), 是引起发热、全身毒 血症及休克的主要原因;痢疾志贺菌(A群)还产生外毒素 (exotoxin ),具有神经毒 、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

3、从而引起更严重的临 床表现。EtiologyEtiology痢疾杆菌外毒素内毒素结肠粘膜炎症反应 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结肠粘膜炎症、 坏死、溃疡腹痛、腹泻、 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肾上腺髓质、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网状内皮系统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畏寒、发热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消化道传播。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 易重 复感染或复发。 流行特征:终年散发,夏秋季多发,儿童及青壮年发 病率最高。临床表现

4、Clinical features潜伏期多数为1-3天(数小时7日);A群引起者症状重,表现典型;D群引起者症状较轻,不典型;B群感染排菌时间长,易转变为慢性。临床分型 普通型 急性菌痢 轻型 休克型 中毒型 脑型混合型慢性迁延型 慢性菌痢 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普通型(典型):起病急,畏寒(甚至寒战)、发热;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初为稀便或水样便, 以后呈粘液脓血便,量少;可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活跃。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 急性菌痢轻型(非典型):全身毒血症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腹痛不 显著,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 水

5、样,含少量粘液,但无脓血,里急后重感也不 明显。3-6天后可自愈,少数可转为慢性。 急性菌痢中毒型: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时无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可于数小时后方出现痢疾样大便。中毒型菌痢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主要表现为皮肤花斑,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及口唇青紫,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少尿或无尿。中毒型菌痢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由于脑血管 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 严重者可发生脑疝。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烦躁不安或昏迷、瞳孔不

6、等大和呼吸衰竭。 混合型:具有两型之表现,此型最凶险。慢性菌痢 慢性菌痢:指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者。菌痢慢性化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人体因素:营养不良、胃肠道慢性疾患、肠道 SIgA缺乏及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等。细菌因素:耐药菌感染;福氏菌感染。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病情长期迁延不愈,长期反复腹痛、腹泻,可有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可长期间歇排菌。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病史,各种诱因如饮食不当、受凉、劳累等均可导致急性发作,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慢性菌痢慢性隐匿型: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近期临床无明显腹痛

7、、腹泻等症状,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镜检肠粘膜有炎症甚至溃疡等病变 。辅助检查 血常规:急性菌痢表现为感染性血象,慢性病人可有轻轻度贫贫血。大便常规:典型痢疾粪粪便中无粪质粪质 ,量少,粘液脓脓血便,无臭味。镜检镜检 可见见大量脓细脓细 胞、白细胞及红细红细 胞,并有巨噬细细胞。大便培养:确诊依据。 诊 断 Diagnosis夏秋季发病不洁饮食史菌痢病人接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nWS 287-2008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 n2008年2月28日通告n2008年9月1日实施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 1 .1流行病学史 病人有不洁饮食和/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1.2 临床表现 1

8、.2.1 潜伏期 数小时至7d,一般1d3d。 1.2.2 临床症状和体征起病急骤,畏寒、寒战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 ,每天排便1020次,但量不多,呈脓血便,并有中度全 身中毒症状。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有左下腹压痛伴肠鸣音亢 进。1.2.3临床分型1.2.3.1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起病急,畏寒、发热,可伴乏力、头痛、纳差等毒 血症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 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1.2.3.2 急性轻型(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1.2.3.3 急性中毒型菌痢1.2.3.3.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感染性休

9、克表现,如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冷、发绀 、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可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常伴有腹痛、腹 泻。 1.2.3.3.2 脑型(呼吸衰竭型)脑水肿甚至脑疝的表现,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 瞳孔改变,呼吸衰竭,可伴有ARDS,可伴有不同程度的 腹痛、腹泻。 1.2.3.3.3 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的临床表现。 1.2.3.4 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 1.3 实验室检测 1.3.1 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 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 1.3.

10、2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 2.诊断原则2.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后作出疑似诊断、临床诊断 。2.2确定诊断须依靠病原学检查。 3.诊断3.1 疑似病例 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 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尚未确定其它原因引 起的腹泻者。 3.2 临床诊断病例 同时具备3.1、3.2和3.3.1,并排除 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 3.1流行病学史和3.2临床表现3.3.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 见红细胞、吞噬细胞 3.3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并具备3.3.2 。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4.鉴别诊断4.1 急性菌痢 需与急性阿

11、米巴痢疾、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其它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胃肠型感冒、急性阑 尾炎、肠套叠及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相鉴别。4.2 慢性菌痢 需与慢性阿米巴痢疾、结肠癌及直肠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4.3 中毒型菌痢 。4.3.1 休克型 需与其它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相鉴别。4.3.2 脑型 需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其他小儿高热惊厥相鉴别。感染性腹泻腹泻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腹泻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和失能调整寿命 年损失的首位或第二位原因 急性腹泻是中国儿童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每年发病8.36亿人次,其中2.94亿人次为5岁以下儿童 发病率:2.5(0.86-3.9)人次/儿童

12、/年 死亡率:1.22/1000n我市丙类传类传 染病的首位 主要病原为病毒,次之为细菌和寄生虫定义n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流行病学史 n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 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 ,而病毒感染性腹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等则秋冬 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 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 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 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

13、食 (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 中引起爆发流行。 临床表现 n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 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 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 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n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 实验室检查 n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粘 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n

14、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 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 肠出 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 些病毒等所致的腹泻;n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或无红、白细胞 ,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 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 实验室检查n病原检查: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 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 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伤寒沙门菌以 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 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 片段检测阳性。 诊断原则 n临床诊断应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等进行n病原确诊则应依据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诊断标准 n临床诊断病例 n临床表现n粪便常规检查n流行病学供参考n确诊病例n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病原检查n鉴别诊断n应与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 巴痢疾、非感染性腹泻做鉴别诊断 常见感染性腹泻病n沙门菌肠炎 n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 n致泻性弧菌肠炎 n弯曲菌肠炎 n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 n轮状病毒肠炎 n诺瓦克病毒肠炎 n肠腺病毒肠炎 n隐孢子虫病 n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