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_优秀课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20220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_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陈情表》_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陈情表》_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陈情表》_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陈情表》_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情表》_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_优秀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 密渑池高中: 王 兴 军文学常识整体阅读研读赏析课堂小结学习目标导入新课文言知识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 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 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 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 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 著称的陈情表。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 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前人评价: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 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 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 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 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 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 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 ,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1、

2、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 ,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 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 全文;对“忠”“孝”的理解。李密,幼年丧父,母改嫁,由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 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 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 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 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 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 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 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 ,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 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 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 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

3、密 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 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 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 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 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 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 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 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 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 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 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 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就应 从感情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它 的内容和表现技巧,而不能仅仅 看作是一篇“以孝感人”的“至 文”了。忠孝两全是陈情表 的中心,这种封建意识本不足取 ,但由于这篇文章语文恳切,文 笔委婉,记叙详尽,说理

4、周密, 表达感情淋漓尽致,历来为人们 所称道。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 文,自行圈点加注。 注意: “鲜”“期”“强”“洗”“有” “ 更”等读音变化的字。理解生难词险衅命运艰险,罪孽深重闵凶忧患险恶,指不幸的遭遇见背婉辞,指长辈去世成立成人自立期功期,j期功,指近亲 夙 (早 )婴 (缠绕)废离停止照料,离开逋 慢轻慢 狼 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比喻 进退两难 宠命优渥恩命优厚盘 桓徘徊不进,畏缩不前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理解生难词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内容梳理“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 (或:不想到晋朝为官)“陈”的内容:夙遭闵凶;

5、更相为命 ;不能废远;愿乞终养。 (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 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结构梳理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孝之大理 提出先尽孝、后尽忠愿乞终养 不能就职“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 人)研习研习 第第1 1段段研习研习 第第2 2段段研习研习 第第4 4段段研习研习 第第3 3段段讨讨 论论自由诵读第1段A. 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 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 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故不能“废远 ”(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 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

6、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 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 。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 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 本。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 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 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 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 感的朴素、真挚。C、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 词语直接写其凄苦?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 应“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夙婴疾病

7、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零丁孤苦、茕茕孓立、形影相吊等词语生 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相依为命:凄苦: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 是什么? 二层。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自由诵读第2段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 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 (赴命)”? 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 和“寻”,积累相关词语)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 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 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 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

8、 所以用“辞不就职”)(按时间顺序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 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 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 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 张下文“日薄西山”)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 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 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 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 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 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 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 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

9、情,则告诉不许”。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 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 换文意。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 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 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 的惟一原因。具体研习第3段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 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 。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 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 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 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

10、心。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 ,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 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 ,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 至深。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 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 的原因,情辞恳切。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2、贯空全段的是哪两个词?3、用语有什么特点?(“愿乞终养”)(“尽节”“抱养”忠孝两顺)(“愿乞”“愿矜悯”“听臣微言 ”无比恳切)具体研习第4段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 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 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矝悯、听臣微言

11、、 明知、共鉴。)(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讨 论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 待李密的“孝”?(结合课文来谈。)表现:1、臣侍汤药,未曾远离 2、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为远 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 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 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 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 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 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词类活用夙遭闵凶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猥以微贱谨拜表以闻则刘病日笃臣之进退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凡在故老沐浴清化名,忧患 ,不幸的 事动,作秀才 ,为秀才动,作孝廉 ,为孝廉名,社会地 位低下之人使动,使

12、皇上闻名,是否出来 做官之事名,年老之人清明的政治教化状,一天 天地动,远离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实在不是 我肝脑涂地就能报答得了的大恩大德啊 。今臣亡国贱俘我现在已是个卑 贱的亡国之俘虏。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 牧伯所见明知。我的苦楚,并不 是只有蜀地的人士和梁益二州的长官 才清楚判断句(含否定判断 )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 婴疾病被疾病缠绕 ,为疾病所困。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 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如倾吐肺腑 ,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 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 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 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 ,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陈以往之情陈现今之情陈日后之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愿乞终养,死当结草进退狼狈,不能废远李密简洁朴实尽节之日长忠报养之日短孝沐浴清化察举拜除 薄奄危生当 死当愚诚 微志真挚感人不能废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