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19442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长丰县第一中学杜广民2014.03.25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衰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 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 银贵钱贱,加重人民负担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 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 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 材料三:18

2、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 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阶级矛盾激化灾荒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自然灾害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外国经济侵略的加深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鸦片战争后, 阶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激化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理论基 础,组织准备)材料1:上不违逆神天上帝之旨,下不干犯王章法度。勿贪世上之 福,克己安贫,以求死后永享天堂之真福。摘自梁发劝世良言 材料3:天上有天国,地上有天国,天上地上同是神父天国,勿 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摘自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洪秀全的思

3、想与劝世良言的主张的本质区别劝世良言主张忍受苦难,放弃斗争,以求死后进天堂; 洪秀全则号召人民反抗,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人间天国。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是什么关系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利用与改造拜上帝教与西方基督教关系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准备理论准备 组织准备3、发展过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东乡称王 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军事全胜 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名 称北伐西征时时 间间目 的主要将领领主要经过经过意 义义1853年1853年推翻清朝统治巩固天京大本营林凤祥李开芳赖汉英石达开牵制清军,为西征创造条件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太 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挺进安徽、湖北、

4、湖南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军打到天津郊区因孤军深入失败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衰随之而来的是人间天国的封建化。洪秀全写了那么多的幼学诗、天父诗 ,宣扬了什么呢?一是君权神授:“众小尔们要一心扶主,不得大胆。我差尔主下 凡作天王,他出一言是旨是天命。尔们要遵,一个不顾王顾主都难。”二是三纲 五常:“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生杀由天子,诸宫莫得违”,“王独操威柄,谗邪遁九渊”,“伊周堪作 式,秉正辅朝纲”。甚至规定5岁的男孩子就不可接近姐妹,比之男女7岁不同席 的旧规更为苛严。在这种观念下,政治等级森严可畏:“凡东王、北王、翼王及 各王驾出,侯、丞相轿出,凡朝

5、内军中大小官员兵士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 首不留。凡东王驾出,如各官兵士回避不及,当跪于道旁,如敢对面行走者斩首 不留。凡检点指挥各官轿出,卑小之官兵士,亦照路遇列王规矩,如不回避或不 跪道旁者斩首不留。”还有繁琐而苛细的称谓:“军师妻呼称王娘,丞相妻呼称 贵嫔,检点妻呼称贵姒,指挥妻呼称贵姬,将军妻呼称贵嫱。钦命总制妻呼称贵 媪,监军妻呼称贵奶,军帅妻呼称贵渊。师帅妻呼称贵娴,旅帅妻呼称贵婕。卒 长妻呼称贵妯,两司马妻呼称贵娌。”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提炼陈旭麓的观点,并列举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观点:洪秀全建立的天国迅速封建化。说明:宣传君权神授、三纲 五常、男女授受不亲等

6、封建思想;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恢复封建 等级制度。1856年,因争夺权力而发生天京变乱。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准备理论准备 组织准备3、发展过程天京事变原因直接原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的 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洪逼杀责疑走杨韦石杀性质 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对策重振国威,军事上提拔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 洪仁玕总理朝政,政治改革二、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 ,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 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7、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 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 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 制度(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2)这些引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具体涉及到社会经济的 哪些方面?(3)为什么这些规定和思想行不通?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 这些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涉及到土地分配、劳 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 因为它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状况和实际差别,企图一律拉平,必 然

8、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内容土地分配产品分配方法:原则: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4、评价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二、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1853年冬 2、原因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追求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然经 济,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落后性)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革命性)(空想性)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平均主义材料一: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明,保护私有财产

9、;开设新式学堂等。 资政新篇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 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 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资政新篇三、改革内政,建设国家资政新篇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目的是什么?他想通过什么方式达到这 一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西方学习。根据材料二概括资政新篇提出的对外交往的重要主张。 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干涉天国内政。根据所学知识, 资政新篇进步性表现在什么方面?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三、改革内政,建设国家资政新篇3、内容4、评价1、时间

10、2、目的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政治:依法治国、官吏公选,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经济: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准许私人办厂 外交: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新式学堂、医院、福利机构进步性: 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 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 推行。局限性:天朝田天朝田亩亩亩亩制度制度资资资资政新篇政新篇背景背景目的目的内容内容评评评评价价结结结结果果 处于强盛时期处于强盛时期处于衰落时期处于衰落时期建立建立“四有二无四有二无”社会社会振兴太平天国振兴太平天国土地分配;产品分配;土地分配;产品分配;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治;

11、经济;文化;外交; 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 革命性;进步性;空想性革命性;进步性;空想性试比较两个革命纲领的不同点?无法实现无法实现探究一: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代表了农民的愿望,资政新篇代表了中国 发展的方向,两者为何都不能实现?前者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并不切合实际。 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是 空想,无法实现。后者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 愿望和要求,而且迫于当时的形势,也无法实现。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材料一:金田起义占领一个村就建国,占了一个永安县就封王 。此时洪秀全嫔妃38人,最后一共是100多个妃子,据统计,乾隆 帝妃子最多,也

12、就是50多个。永安建制,封了五个王,他们的地位 时候还不平等呢?杨秀清9000岁,萧朝贵8000岁,永安建制的意义 就在于初步建立了政权基础。材料二:太平天国不断壮大,攻克武汉,武昌“男子从者十之九, 女子从者十一二。”随后它没有挥师北进,直捣黄龙,此时兵力50 万,战舰上万艘,已经从广西达到了南京,为何不攻至北京啊,而 是在六朝古都南京,起了豪华的天王府,与三千佳丽寻欢作乐。每 逢重大节日,大殿上坐着洪秀全,与众大臣们寻欢作乐。封建意识浓厚领导集团缺乏革命应有的政治远见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 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内讧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

13、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 李大钊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失败原因新探索天上神权,地上皇权一个解不开的历史死结地上天国,封建体制产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聚也上帝教,离也上帝教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巨大影响得人则昌,失人则亡洪秀全的孤家寡人政策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太平天国战略上的重大失误不修德政,治国无章洪秀全等人治国政策的检讨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失败原因:主观:客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失败教训: 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 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 民主革命的重任。根源: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具有阶级局限性,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不能完成时代任务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局限性太平天国的主要功绩太平天国的主要功绩1.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3. 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4.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国际意义)。课堂小结太平天国运动 起因进程败因肩负反 封建反 侵略的 双重革 命任务 中外反动势力 的联合镇压 提出了带有资本 主义色彩的方案 新特点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主观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农民阶级局限战略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