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2217670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精品课程介绍(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酒 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生 物 工 程 系1一、土壤肥料课程简介土壤肥料课程简介 二、教师队伍情况二、教师队伍情况 三、三、课程描述课程描述 四、四、自我评价自我评价 五、五、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 六、六、考核办法考核办法 七、七、精品课展示精品课展示2一、土壤肥料课程简介一、土壤肥料课程简介土壤肥料课程是为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开设的一 门重要的兼有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的必修课程 ;是高职农林院校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果树、蔬菜、花卉) 、园林工程技术、种子 生产与经营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内容突出了该课程的“三基”(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这是教学的核心

2、,随着学科的发展,“核心”必须赋予新的 内容,应该与学科的最新进展、农业生产实际 和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土壤肥料 问题紧密结合。为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项精品课程建设适应21世纪作物生产技术、 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 业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 、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 复合人才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体系、实践教学 体系、考试制度、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 革研究和探索,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紧 密结合,基础理论与前沿动态紧密结合。以教 学改革为动力,以注重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 件为保障,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3、力的应 用型高职人才。4土壤肥料土壤肥料研究土壤基础知识与改良措施,植物 营养的基本原理,各种肥料的性质、特点与施 用技术、肥料施用与人类健康,养分资源综合 管理等。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 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今 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植物生产工作实践奠定 基础。5本项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 几个方面: 一是综合性强,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 料与施肥技术、土壤生态保护等学科有机 整合与融合,优化内容,体现课程综合性 ; 二是内容新颖,在注重三基的基础上,充分 反映当前土壤肥料的新知识、新技术、新 成果,体现高职高

4、专教学改革成果;6三是体系创新,本精品课采用单元模块体例, 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理论理解、基本技能训 练融为一体,使内容的结构体系新颖,具有发 展观;四是突出技能,本精品课强调基础知识 的巩固,注意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突出职业技 能训练,在完成基本实验实训项目基础上,又 增加实地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训内容,具有较 强的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78二、教师队伍情况教师队伍情况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承担本门课的10名教师学历均为本科以上,教师梯队 充满朝气,结构合理,主讲教师全部是硕士或硕士在 读,双师型教师。(其中硕士5人;在职攻读硕士学 位3人)。年度考核均为优秀,良好或合格。主讲教师 年龄结构

5、:45岁1人;4030岁7人。30岁以下2人 。这是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和学员结构合理的高水 平的教学队伍,。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 学经验,从教10年以上,讲授过多门专业课程。课程 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 ,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9课程组全体教师都有很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教 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 得了明显的成效。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承担科 研课题,结合教学工作认真总结撰写论文,取 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市级以上科研成果。教师 与学生的比例为1:18。 10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 积极开展教研课题研究。承担的农学专业重点 课程建设,对职业技术

6、院校的教学工作重新设 计,并将其付诸实施,形成我院特色的专业教 学模式。通过创建专业情境,实行目标教学。 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方向确定;专业课 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 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研 究成效显著,发表了高质量的科研论文30余篇 。11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老教师能够毫无保留地帮助青年教师,并根 据课程需要辅导青年教师。形成一支由副教授 、讲师、助讲组成的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抓 青年教师培养,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严 格试讲制度,过好教学关;教师的培养计划科 学合理,现在都能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

7、 12三、课程描述(一)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土壤肥料作为一门覆盖植物科学众多学科领域的土壤肥料作为一门覆盖植物科学众多学科领域的 综合性基础课程,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综合性基础课程,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 与肥料学两门课程合并而来。从与肥料学两门课程合并而来。从19851985年起我年起我 院(原酒泉农林科技校)已经开设这两门课。院(原酒泉农林科技校)已经开设这两门课。 这种结构在我校一直沿用到这种结构在我校一直沿用到19951995年。年。19961996年课年课 程整合后作为覆盖农学、园艺、植保、园林、程整合后作为覆盖农学、园艺、植保、园林、 等多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等多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8、程。 13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 教学要求,1996年将土壤肥料的教学内容由以 前四个学期讲授计划为三个学期讲授,每周4学 时。后来两个学期讲授,每周6学时。1997年两 个学期讲授,每周4学时。20042005年一个学 期讲授,每周5学时。2006年一个学期讲授,每 周4学时。一直沿用至今。土壤肥料分为二个层 次,即经典内容和拓展内容,大幅度地减少了 重复内容。 14该课程在我院的覆盖面很广,受益面广。目前 已成为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 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必修课程,每年修 读该课程的人数最高高达320多人,平均每年有 15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十多年来的实践

9、证明, 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着眼点高,对培养适应21 世纪需求的农学和非农学类不同类型人才的培 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高职高专 、自考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起了有力的推 动作用。15(二)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以06作 物生产技术高职土壤肥料为例)土壤肥料是研究和了解如何培肥管理土壤的学 科,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分为理论讲授(42学时 )和实验教学(18学时)两部分,其中理论讲 授分为八个模块。共计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试验实训 8课时。16单元一 土壤肥料概述 知识点:1.土壤和肥力的概念;2.土壤肥料与植物生产。 课时分配:理论4 单元二 土壤的基本组成 知识点:1.土壤矿物质

10、与土壤质地;2.土壤有机质;3.土壤水分 ;4.土壤空气、土壤热量状况。 课时分配:理论8;实训4 单元三 土壤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1.土壤空隙性;2.土壤结构性;3.土壤物理机械性与耕 性;4.土壤的保肥性与供肥性;5.土壤的酸碱性和缓冲性; 课时分配:理论617单元四 土壤资源与管理 知识点:1.土壤形成与分布;2.土壤培肥;3.土壤资源的保护。 课时分配:理论4;实训4 单元五 合理施肥原理 知识点:1.植物的营养特性;2.土壤养分;3.合理施肥的基本原 理;4.合理施肥的方式方法。 课时分配:理论6;实训4 单元六 化学肥料的合理施用 知识点:1.氮肥的合理施用;2.磷肥的合理施用;3

11、.钾肥的合理 施用;4.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5.复(混)合肥料。 课时分配:理论8;实训218单元七 有机肥料知识点:1.有机肥料概述;2.有机肥料的主要 种类;3.有机废气物的综合。课时分配:理论2;实训4单元八 合理施肥与人类健康知识点:1.施肥与环境污染;2.施肥与农产品 安全;3.环境保全型施肥技术;4.养分资源与 综合管理课时分配:理论4 19(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单元一重点、难点:土壤和肥力的概念,土壤肥料与 植物生产。建议教学方法:引用谚语,旁征博引,多说理、多举 例。单元二重点、难点:1.本章涉及的概念,土壤质地与 肥力的关系。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及条件。土壤水

12、分的类型及其有效性;土壤水分的保蓄和调节途径; 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温度对 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水分的类型及其有 效性。 202.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过程及条件。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 力的影响。建议教学方法:1.土壤矿物岩石、质地类型用 实物与理论结合;有机质的作用应多举实例, 加强理解。2.加强计算内容的练习。21单元三重点、难点:本章涉及的概念。土壤孔隙的类 型及其特性。土壤团粒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免 耕法和少耕法。土壤的离子交换与吸附的特征及其与 土壤供肥能力的关系;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及土壤 肥力的影响。建议教学方法:加强有

13、关现象的解释,与实际结合。单元四重点难点:1.本章涉及的概念;土壤成土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与主要成土过程;当地主要土壤类 型与土壤培肥;当地主要低产田的利用与改良。2.土 壤培肥;土壤资源的保护。教学方法: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结合当地主要情况 进行讲解22单元五重点、难点: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2施肥原理和合理施肥的原则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 采用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挂 图、幻灯及实验等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以此 来提高教学效果。23单元六重点、难点: 氮肥、磷肥、钾肥 1氮素的营养作用及其缺素症。 2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性质及其施用 。 3磷素的营养作

14、用及其缺素症。 4过磷酸钙的性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有效施用。 5钾素的营养作用及其缺素症。 6氯化钾、硫酸钾的性质及其有效施用。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采用由 浅至深和对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实验等方 法来提高教学效果。24微肥 1微量元素硼、锌、钼和铁的营养作用及缺素症状。 2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缺素产生的条件。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深入浅出、启发性的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图片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 的直观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复(混)合肥料 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少而精,采用对比的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25单元七重点、难点:1.本章涉

15、及的概念:有机 肥料的特点和作用;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堆 肥的方法;绿肥的合理施用;有机废弃物的综 合利用。2.有机肥料的特点和作用;人粪尿的 无害化处理;有机废气物的综合利用。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精炼,举 一反三,以提高教学效果。26单元八重点、难点:1.合理施肥与农产品安 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合理施肥技术;树 立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全局观念与环境保护意 识。2.合理施肥与农产品安全生产。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少而精,通 过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27(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在实践性教学设计上的基本思想是,立足于学 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在田间试验

16、 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先写出试验计划和方案, 经任课教师评审后根据实际选择几个可行的试 验方案在田间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管理和试 验记录,最后学生根据试验计划和实验结果写 出实验报告。28在室内实验分析上,要求学生从实验前准备到 实验报告的书写都独立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 作、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是实践性教学成绩 的重要参考,并积极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参观 、访问和实习。以增强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 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这门课综合性强、实 践性强、应用性强。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了 一个包含各类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 践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29操作技术内容是指完全成熟、变化很小且多用 于验证的实验技术,其比例约占70%,土壤部分 的实验所用土壤样品由学生自己动手从长期肥 料定位试验田里采集制备,之后进行土壤含水 量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 同专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不同专业的 研究实验内容,例如,对园艺专业增加了花卉 和蔬菜的缺素诊断实验和钾肥对蔬菜品质的影 响等实验。 30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