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217594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鱼类的形态构造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解剖构造, 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 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皮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分泌粘液、形成鳞片、改变体色 来保护身体免受侵害 第一节 皮肤和腺体 第二节 鳞片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 皮肤和腺体 一、皮肤的结构(比书32,图2-2)皮肤及其衍生物.doc 皮肤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起源于外胚层分生发层和腺层两部分。 生发层,在基部,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具旺盛的分生能力, 可以产生新细胞,母细胞向表层移位,修复损伤。 腺层,位于生发层

2、上方,细胞层数不等,有各种单细胞腺和多细胞 腺。 真皮来源于中胚层的间叶细胞,分三层:外膜层、疏松层、致密 层 外膜层,很薄,紧靠表皮。 疏松层,有疏松而不规则的纤维结缔组织、色素细胞、成纤维细胞 、变形细胞。 致密层,纤维结缔组织排列致密。以胶原纤维为主,不含色素细胞 。鲨类的致密层发达,纤维可长达10cm,可用以制革。 皮下层-真皮下面,不属于真皮,含有色素细胞和脂肪细胞。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 皮和腺体 l一、皮肤的结构pf.swf 腺体 单细胞腺存在于表皮层,能分泌粘液 。 粘液的作用很多:减少运动阻力;保持渗 透压稳定;免受机械损伤;防止病原侵入 ;澄清浑水;清除体表杂物

3、;澄清浑水。 单细胞腺有几种:杯状细胞、颗粒细胞、 棒状细胞、浆液细胞、线细胞等。 毒腺毒腺也为表皮细胞的衍生物 ,有单细胞毒腺和多细胞毒腺二种。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鳞片多数鱼类都有鳞片,鳞片比较坚韧,由钙质组,称为 外骨骼,被覆在鱼体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具有保护功能 。l一、盾鳞l二、硬鳞l三、骨鳞l四、侧线鳞和鳞式l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鳞片 l一、盾鳞(比书39) 软骨鱼所特有,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 露在皮肤外面、尖端后方的部分为鳞棘,埋在皮肤 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鳞棘外层是类珐琅质,内层为齿质,中央为髓腔。 (类似于牙齿,并与牙齿同源) 髓腔内充满结缔

4、组织、神经、血管,由一孔和真皮 相通。 盾鳞一经形成,大小就不变。 盾鳞的数目可随鱼体的生长而增加。 老的盾鳞会不断脱落,新的不断替代,不断进行。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鳞片l二、硬鳞 只存在于硬鳞类(包括软骨硬鳞类和全骨 类硬骨硬鳞类),由真皮形成。 硬鳞坚厚,成行排列,不作覆瓦状,鳞片 间以凹凸关节面相嵌合,在接合处有稍能 伸缩的余地。 硬鳞对鱼类的行动的灵活性很有妨碍。 硬鳞在其演化过程中向骨鳞方向变化 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异鳞鱼证明这一点,前 硬鳞,后部骨鳞。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鳞片 l三、骨鳞 真骨鱼所有,呈覆瓦状排列,由真皮产生。 从外观上分二部分:埋入部(

5、前部)、露出 部(后部) 根据后部表面边缘的构造不同,分: 圆鳞边缘光滑,低等硬骨鱼类的特征。 栉鳞边密生细齿,高等硬骨鱼类的特征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鳞片 l三、骨鳞 骨鳞在发生时,是间叶细胞在生发层下集合形 成突起,前端嵌入表皮层,后来变成骨细胞并 不断分泌骨质,向外扩大,形成鳞片的中心。 骨鳞可分为上下二层: 下层柔软,由错综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称 纤维层;一片一片从中心向外缘生长,新长 的一片总是叠在原有一片的下面,并且大些 。 上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使鳞片坚固,称 骨质层,围绕中心一环一环地生长,即从原 有部分的边缘再生长出新的一圈。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

6、二节 鳞片 l三、骨鳞 每一鳞片表面可分四个区域,基区(前区)、 顶区(后区)、下侧区、下侧区。 鳞嵴(环片) 鳞焦 鳞沟 鳞片可以用来鉴定鱼的年龄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二节 鳞片l四、侧线鳞和鳞式 真骨鱼的体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侧线穿 过的鳞片,叫侧线鳞 侧线鳞的数目、大小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一种固定格式。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鱼类有三种色素细胞。l一、黑色素细胞细胞星芒状,周围很多突起。内有色 素颗粒,属不溶性蛋白质色素族。l二、黄色素细胞细胞具二核,黄色素属脂肪性色素族 ,可溶于酒精、乙醚等,在光线影响下会迅速退色。l三、

7、红色素细胞见于热带鱼,一个核,色素颗粒瞬息 间能集中与扩散。l反光体除三种色素细胞外,鱼类还有一种 反光体或称虹彩细胞,具一个核,内含白色晶 体,不溶于水、酒精、乙醚,遇光折射出银白 色光彩。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l四、鱼类的体色鱼类的体色是由色素细胞互相配合 ,并在反光体的衬托下形成;各种色素细胞都能作变形 运动;某种细胞膨大,色素分散,这种色彩就加强,细 胞收缩,相应的色彩变淡。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扩散 或集中受神经控制,一旦鱼类受刺激,则全身体色变淡 。l五、发光器海洋中层或深层的一些鱼类有发光现象 ,是因为有发光器。分布、形状、大小、数目都不相同 。发光器

8、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腺体、水晶体、反射器、 色素体。有些鱼类是由于自身组织中具有一种能够发光 的细菌与之共生,另一类是鱼类本身具发光器。第三章 鱼类的内部构造l鱼类的内部构造,包括:l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尿殖、神经、感 觉和内分泌等系统。是形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l鱼类的内部构造,几乎每个系统都与骨骼发生了必 要的联系,骨骼是串联本章的最重要“线索”。学习本章时要注意各器官的形态构造,因为器官的形态往 往与鱼本身的生活习性相联系,即形态与机能的统一,充 分注意到这一点,有利于减少学习中的死记硬背。学习本章还要注意不同种类各器官构造上的差异,通过比 较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为下一步学习

9、分类学奠定基础。第一节 骨骼与肌肉第骨骼、肌肉分别为二个系统。第一、骨骼系统鱼类学图1鱼类学图1 040.jpg第鱼类的骨骼分二类:第外骨骼鳞片、鳍条等第内骨骼头骨、脊椎骨、附肢骨骼等 第骨骼按性质分二类:第软骨由软骨组成构成。圆口类、软骨鱼类的生骨区产 生软骨细胞,形软骨,并终生保持软骨。第硬骨有二种形成,硬骨细胞侵入软骨区,经骨化作用 形成硬骨;真皮、结缔组织由于硬骨细胞的作用,形成硬 骨。 第骨骼的功能:第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第与肌肉协作,完成运动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鱼类的骨骼多埋在肌肉内,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故在形态上比较稳定,所以常利用骨骼研究鱼类的 演化和分类。又因为鱼类在生长过

10、程中,骨骼的某 些部分会留下痕迹,故可用来鉴定年龄。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骨骼的起源 第骨骼起源于中胚层间叶细胞。 第骨骼的生长有一定的区域,叫生骨区第(1)真皮区如骨鳞第(2)水平隔膜区形成背肋第(3)背生骨隔区及腹生骨隔区奇鳍支鳍骨第(4)肌隔区肌间骨第(5)围绕脊索、神经管及中轴血管区形成脑颅及脊柱。第(6)咽颅区形成咽颅第(7)附肢区形成偶鳍的带骨和支鳍骨 第内骨骼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第(1)膜质期第(2)软骨期第(3)硬骨期 第硬骨鱼类中,银鱼终生保持软骨,属幼态持续现象。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第二节 附肢骨骼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头骨 1、脑颅在上部,包藏脑

11、和视、听、嗅等感觉 器官。 2、咽颅(脏颅)在下部,包含消化管前端部 分,支持口舌及鳃片,又称咽弓。 二、脊柱 1、躯脊 2、尾脊 三、肋骨和肌间骨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头骨 1、脑颅在上部,包藏脑、视、听、嗅等感觉器 官。第软骨鱼的脑颅(P37)第完全为软骨,由整块软骨构成,又称原颅。第多数种类在脑颅的前部有吻软骨,两侧为鼻囊,内包嗅囊 。第鼻囊间有一前囟。第鼻囊后方的凹窝为眼囊,容纳眼球。第眼囊后方隆起的是耳囊,内藏内耳。第脑颅后端正中为枕骨大孔。第耳囊间有一个凹窝为内淋巴窝,有2对小孔,分别为内淋巴 管孔和外淋巴管孔,与内耳相通。第枕骨大孔下方两侧的突起为枕髁(ke),与

12、脊柱相关节。 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头骨1、脑颅第硬骨鱼的脑颅(P38)第骨化为许多小骨片,有软骨化骨,也有膜化骨。第分四个区,鼻区(又称筛区)、眼区(蝶骨区)、耳区、 枕区。 (表1) 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头骨 2、咽颅 软骨鱼的咽颅 第一对:颌弓上颌的腭方软骨、下颌的米氏软 骨组成。 第二对:舌弓上部的舌颌软骨、下部的角舌软 骨和基舌软骨 第三七对:鳃弓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 骨、下鳃软骨、基鳃软骨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头骨 2、咽颅 硬骨鱼的咽颅 在软骨性咽颅的基础上硬骨 化,同时加上了一些膜骨,组成更复杂。(P39,图、表) 第三章

13、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脊柱 脊柱由许多脊椎骨组成,起着支持身 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的重要作用。鱼类 的脊椎骨按其着生部位和形态分为二类躯椎 和尾椎。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脊柱 软骨鱼的脊柱 躯椎本体为椎体,背面为髓弓(由髓 板及间插片相间排列而成),髓弓围成的空 腔为椎管(内藏脊髓;髓弓背面为髓棘(由 左右成对 的三角形小骨片组成)。躯椎腹 面两侧各有一椎体横突(末端连接肋骨) 尾椎椎体、髓弓、髓棘、脉弓、脉棘。 脉弓在椎体下方成弧形,围成的空腔为脉管(内藏 尾动脉和尾静脉,脉弓在腹面会合处为脉棘)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脊柱 软骨鱼的脊柱 鱼类的椎体

14、前后面呈凹形,内有残存的 脊索,为双凹椎体。 软骨鱼类的并不骨化,但有不同程 度的钙化,增强坚固性。按钙化的情况 ,分成:单环椎;多环椎;星椎。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脊柱 硬骨鱼的脊柱分躯椎和尾椎 躯椎椎体,髓弓,椎管,髓棘,椎体 横突组成 尾椎椎体、髓弓、椎管、髓棘、脉弓、 脉棘。 为双凹椎体。 最后几个尾椎的脉棘或髓棘常和尾鳍基部连接。最后 一尾椎的后方有一上翘的突起,叫棒状骨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一节 主轴骨骼 一、脊柱 硬骨鱼的脊柱分躯椎和尾椎 硬骨鱼中,鲤形目第一至第三椎休的两侧有4对 小骨,由前依次称为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三 脚骨,共同组成韦伯氏器。 韦伯氏器在分类

15、上是鲤形目区别于其他鱼类的 主要特征。 韦伯氏器与内淋巴窦发生连接,与听觉有关。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二节 附肢骨骼 一、奇鳍的支鳍骨 1、背、臀鳍的支鳍骨 2、尾鳍的支鳍骨 二、肩带和支鳍骨 三、腰带和支鳍骨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二节 附肢骨骼 一、奇鳍的支鳍骨 1、背、臀鳍的支鳍骨 鱼类背、臀鳍鳍条的基部有1-3节支鳍骨支持。第板鳃鱼类的支鳍骨由三节的棍状软骨组成。第全头类只有一节。第内鼻孔亚纲的澳洲肺鱼和辐鳍亚纲的软骨硬鳞类、全 骨类和低等真骨鱼类的支鳍骨均为3节。第高等真骨鱼类数趋于减少,多为2节。有的仅1节。第硬骨鱼类支鳍骨深入体躯肌肉中,鳍条起着支持整个 鳍的作用。真骨鱼类支鳍骨的数目远超

16、过鳍所在的椎 骨或肌节数,而鳍条数目与支鳍骨数目相一致。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二节 附肢骨骼 一、奇鳍的支鳍骨 2、尾鳍的支鳍骨 尾鳍的支鳍骨与背、臀鳍的不同,构造比较,是由尾 椎骨后端的骨骼形成的。可分三种类型: 原型尾 歪型尾 正型尾第三章 骨骼系统第二节 附肢骨骼 二、肩带和支鳍骨 1、胸鳍的支鳍骨及肩带第星鲨的胸鳍支鳍骨由鳍基骨(3块、前鳍基骨、中鳍 基骨、后鳍基骨,外方与多节辐状软骨连接)和辐状 软骨(许多节)组成。第真骨鱼类的鳍基骨已消失,所有支鳍骨直接与肩带相 连。支鳍骨数较少,一般不超过5枚(有些变化)第软骨鱼类的肩带在咽颅后方呈U形,腹面称乌喙部, 两侧(背方)称肩胛部。第真骨鱼类的肩带由肩胛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