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意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2217577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教学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教学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教学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教学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的意义(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教學的意義11.教學的敘述性定義n中文的教學字源和意義 說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 文意凡是師 長之言行舉止,學生要加以模仿。 說文解字育,養子使作善也 孟子盡心篇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上述可見教育 二字合用或教與育分開,意義皆同 教學二字最早見於禮記的學記篇,君子如欲化民 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璩,不成器,人不學,不 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2n根據上述分析我國古代經典教學 與教、育及教育 三詞的界 定很相似,但引入西方的教育思想後, 教育與教學的函義有別。目的和功能也 有些不同。n禮記長善而救其失指出教育目的 。 3英文教學的意義n英文教學的字是 teach

2、或 instruction 二 字相通。 最早時期 teach 或 learn 二字相通,都是指被 用來教的事實、信念或內容。 英文 teach 另一個字源 token,原意是指一個 信號或符號,因此teach含義有與教學媒介或 方法有關。 16世紀 teach 是指向某人展示如何去做,給 予資訊。意指由某人傳授知識及技能給另一 個人,強調由外而內的注入。4結語n教學不僅是由外而內注入而已,還可 藉 由內而外的引出方式進行n中西方對於教育或教學所作常識性的解 釋看,教學是傳授知識或技能或 施 教者 以適當方法,增進受教者學到有認 知或有價值目的的活動 這是敘述性解 釋。52.教學的規範性定義n

3、教學可分為教育性與非教育性n教育界通常採教育性,亦即教學必須遵 行教育的認知性,價值性,及自願性的 規準。(皮德思)n教育除符合上述規準外,尚須符合下列 規準 合目的性 達預期效果 釋明性 透過各種教材及教法明示受教者6 覺知性 教師了解教材並顧及學生能力及學 習意願。n教學活動有其規範性或準則可作依循, 教學良善與否,教學有效與否,皆依上 述規準加以評判。73.教學的相關概念 n人類學習可分為 有意學習 經過慎密計劃或控制,可稱教育 無意學習n教育可分為 正式教育 可視為狹義教學,須具三項要件 教師 學生 目標 非正式教育 缺乏上述任何條件之一即屬之8課程與教學關係圖獲得學習 果的方式教育正

4、式教育非正式教育教學課程無意間 學習9二、教學的信念101.教學專業化的意義n教學是不是一種專業工作,迄今未有定 論。但必先了解專業與教學之內涵n專業 即專門職業。意指從事某種職業或工作時, 必須具備高度的專門知識與技能才能勝任該 行業工作,此等知能要求愈嚴,即表示專業 化程度越高。n教師是否視為專業工作者,視教學工作 是否具備相當程度知識與技能。11n在專業化的例子中,成效最佳首推醫師,因為 醫師有一套嚴謹培育制度n為建立專業標準,中小學教師之培育,亦以醫 師之教育及實習制度為參照模式n教學 就教學活動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能層面分析,教學所 涉及的層面極廣,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有 密

5、切相關,這些學科知識構成教學原理.方法.技術. 教學內容.及教學各種理念,此等須受過長期職前教 育才能具備。12 教學方法是一過程,也是一連串技術與技巧 結合,具備此等技巧,才能有效教學。但教 學技巧應用並不容易,惟有教學經驗豐富者 才能運用。n結語 1.教學工作是一專業活動 2.此一論點一般非專業人士未被普遍認同 3.有待進一步努力。如加強職前訓練,不斷 進修自我成長。132.從事教學工作的原因與途徑n選擇教學為職業和長期獻身教育工作, 原因很多,主要有下列原因 1.父母家庭及過去教師的影響 2.教育重要性的體認 3.學科的興趣 4.喜歡與兒童青少年相處 5.工作安定保障 6.有寒暑假期14

6、 7.還未找到其他工作nMartin,1988; Myers,1995曾作調查,當教 師下列因素是重要關鍵: 1.樂於與學生相處 2.對於學科的興趣 一項美國公立學校教師調查,66%教師表示是基於 興趣而從事教育工作 3.教學工作保障 教師是較安定,保障工作15擔任教職的途徑n師資培育法未通過之前,採一元化,通 過後,採多元化。n師資培育流程 修畢大學教育學分或學程 初檢 教育 實習一年 複檢 取得合格教師證書 參加各校教師甄選 正式教師163.如何做個好老師n教學的好壞影響因素複雜,必須從各種層面去 判斷。n好老師條件,早期的看法是 1.符合學校要求 2.好公民 3.個性誠實,友善,禮貌,且

7、知識豐富,認真教學n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好老師,改從其身心行為 特質來界定17 1.人格(如內外向.焦慮.成熟權威.樂觀.) 2.態度(如對學生.教學.自我.學科態度.職業興 趣) 3.經驗背景(教學年資.任教科目.年級.學位.修 習科目.進修.研究報告) 4.性向與成就(如語文性向.數學性向.邏 輯推 理.思考能力.大學平均成績)n上述,固然較為客觀,但卻忽略學生行 為表現18n近20年,好老師從某些教師的具體行為 對學生認知及情意態度等行為的影響來 判斷,即師生交互影響。n美國.波立(Borich,1988)認.有五項教師行 為,可以作為判定有效教師的依據 1.教學的明確性 內容目標明確,有

8、系統 2.教學的多樣性19 3.教學的任務取向 教師認真教學,關心並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4.投入教學的程度 包括教師準備教學及實際應用於教學時間 5.中等至高等的學習成功比例 教師若投入60%至70%的教學程度,則學生大致可 瞭解學習內容而獲得滿意成果n史密斯(Smith,1969) 認有效教師須具備四 要件:20 1.豐富的學理基礎,包括學習及人類行為方 面 2.與學生.家長有良好、積極的態度 3.熟悉任教學科的知識 4.純熟的教學技巧,以增進學生學習n麥爾(Myers,1995)認有效教學的指標是 1.良好班級氣氛 2.時間的有效利用21 3.積極的教學策略 4.教師期望與獎勵n教學成效

9、指標很多,教學情境頗為複雜 ,必須根據多重指標才能判別教學是否 成效。n好老師基本上,必先具備傳統好老師的 品格及行為,其次能夠運用各種教學策 略,增進學習成效223.現代教師的角色與任務n傳統上,我國教師任務是在傳道、授業 與解惑,扮演經師與人師的角色。n教師角色亦可分為: 1.人際角色 教師是學生人格上輔導者 教師與家長是合作者 教師是社區的支持者 2.教學方法的角色 意指教師是課程發展者,實際教學者,及研究者234.教學的基本信念n教學首要條件是興趣、熱誠,其次是專業知能 和素養,更重要是要有自己教學理念n教學信念或理念 指教師對於與教學活動相關的人、事、物所持有的 認知觀念,和行為態度

10、傾向而言。n海曼(Hyman,1974)提一套26個字母為字首的教 學準則,即他所稱教學ABC,如下述:24 1.A 指發問(Asking Question) 2.B 書本(Books) 3.C 課程(Curriculum) 4.D 管教或紀律問題 (Discipline) 5.E 考試和評量(Exams and Evaluation) 6.F 指導火線(Firing lline) 7.G 評定成績(Grading) 8.H 家庭作業(Homework)25 9. I 獨立和智慧統整(Independence and intellectual) 10.J 監獄 (Jail) 11.K 知識 (

11、Knowledge) 12.L 聽 (Listening) 13.M 音樂 (Music) 14.N 無學年制學校 (Nongraded School) 15.O 觀察 (Observe) 16.P 原則 (Principles)26 17.Q 指問題及探究(Question and Query) 18.R 適切性(Relevance) 19.S 學生(Student) 20.T 思考(Thinking) 21.U 瞭解(Understanding) 22.V 價值(Value) 23.W 寫 (Writing) 24.X 不知 (Unknown)27 25.Y 空白(Blabk) 26.Z

12、茫茫然(Zonked ,pooped, Bushed)n我國黃正傑(民86),曾指出錯誤教學觀念有四 : 1.把教學當成教書,侷限於教科書,升學參考書 2.把教學限於知識技能傳授,且流於單向,注入式 的 3.把教學侷限教室中,忽略教室外自然、社會環境28 4.把教學限於集體教學活動,忽略小組和個別指導 5.把教學責任全歸給教師,忽略學生及家長的職責n教育部正常化教學要點: 1.改進教材教法,減輕教師工作及學生負擔 2.依學生志趣及性向,加強升學與就業輔導 3.不採用坊間出版之參考書及測驗紙 4.不在校內外補習 5.不利用課後或週日作規定以外之課業輔導29三、教學目標301.教育目標的意義n教育

13、上的目標,一般是指教育宗旨,各 級各類學校教育目標,各科教學目標, 每單元或每課教學目標。前二者是指一 般性的,稱教育目標,其餘比較特殊性 ,稱教學目標。n教學目標是教師在教學中所預期要達到 的目標,或學習的成果。n教學目標的功能:31 1.提供分析教材及設計學生行為的依據 2.描述具體行為表現,據之教師能夠評量教 學的效果 3.學生可瞭解預期的學習結果 4.幫助教師評鑑與修正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n傳統教學照本宣科,及升學主義及教學 偏差觀念影響,很少了解教學目標32二、教學目標的分類n早期美國克伯屈的教育理論,區分教學 目標為主學習、副學習、附學習三種n但實施以來,仍以主學習為核心,因為 主、

14、副、附具有暗示作用n目前常用為布魯姆等的分類,把教學目 標分認知、情意與動作技能三大領域33認知領域的分類n布魯姆分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34情意目標的分類n克拉斯瓦分為五個層次接受反應價值判斷價值組織價值性格化35動作技能領域的分類n辛普遜分為六類知覺模仿機械複雜反應創造準備狀況36三、行為目標的敘寫n行為目標是指用具體明確、可觀察、可 測量的學生行為所敘寫的教學目標。這 種教學目標是以學生行為的方式敘寫, 其中心概念即是行為。n行為目標敘寫應包括: 1.對象 指誰要完成教學所預期的行為,通 常指學生。如學生能寫出生字新詞 2.行為 指達到目標的具體行為,通常用行為 動詞寫出,如寫

15、出、說出、列出37 3.情境 指表現行為的有關情境或條件,如 能利用字典查出本課單字 4.結果 指行為產生的結果,如能說出三種 兩棲動物名稱 5.標準 指預期行為可接受的程度,能說出公 園五種以上的植物名稱n敘寫行為目標把五個要素列出來,很瑣 細麻煩,通常可省略對象、情境、標 準。行為和結果二要素不能省略。38行為目標五個要素分析n1.學生能分辨出花園中五種以上草本科植 物。n2.給予測量用尺,學生能正確無誤量出教 室的面積。n3.依照英文課本單字,學生能正確拼出百 分之九十的單字39n行為目標在某些學科領域或高層次目標 運用有其限制,故教師決定教學目標時 必須考慮學科特性、及學生特質、目標 之層次等因素。40行為目標的特點n1.學生導向 如:能說出本課大意n2.寫一個學習結果 如:能寫出生字新詞n3.行為清楚明確 如:能計算出土地面積41目標的選擇na.有效表達意見,運用英語。nb寫作清楚有效的英語 (一般目標)nc.正確標點句子 (行為目標)42四、教學原則43一、心理學上的應用原則n1.興趣原則 1.興趣是人們關心某種事物或喜好某種事物 的一種心理傾向。常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之上 。凡符合學習者興趣的工作或學習,容易產 生積極的效果。亦即發憤忘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