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南山风景区招 隐 寺v招隐山原名兽窟山,因南朝著名艺术家戴颙(yú)隐居于此,拒不出仁 而得名招隐寺初建于山上,由戴颙故宅改建戴颙只生一女,戴颙死 后,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故名招隐寺v招隐寺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当时殿宇宏丽,甚负盛名唐宋 以来,几经兴废清咸丰间,寺毁于战火,同治、光绪间,慧传和尚重 建大殿、读书台等,规模已不如前抗战时,又遭日军毁坏,现在正全 面修复,大部分胜迹已焕然一新v在进山的山道上,有一座石牌坊,牌坊上有上额、下额,外联、内联 上额是“宋戴颙高隐处”几个字,讲的是戴颙第一个隐居在此;下额“招隐 ”的来历是这样:戴颙才华横溢,在音乐和雕塑上有十分深厚的造诣,宋 武帝刘裕对他极为赏识,屡次招他出山做官,但戴颙拒诏不出一招一 隐,便有了“招隐”二字v内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读书人指的是南朝时梁武帝 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他不恋宫中锦衣玉食,在此寒窗苦读十年,召集 文士在此编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下联就是指的 戴颙v外联“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上联指米家父子在此开创了“ 米家山水”、“米氏云山流派”,特别是米芾把南山的烟雾比喻成烟雨,他 认为南山本身就是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无需宣纸的点绘;下联则指春天 的清晨,当人们听到黄鹂悦耳动听的鸣唱时,不由得就会想起这里是以 戴颙隐居而得名。
虎跑泉v虎跑泉在山路左侧,泉方池,中有井,泉眼在井中,水清澈,可烹茶明嘉 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常清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故虎 跑亭又称“万古常清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知 府程峋所书v虎跑泉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昭明太子来招隐寺读书,环境十分幽雅, 但苦无水喝他闲暇无事就满山跑,寻找泉眼有一天,太子漫步在山坡上 ,忽然一阵风过,树叶沙沙作响,直落地上古语说:“云从龙,风从虎 太子不禁毛骨悚然,哪知岗下有个小山洼,一猛虎前脚落空,一下陷了下去 太子一见,暗暗吃惊只见这只虎大吼一声前爪猛刨这处,留下一个跳有 三尺深的塘儿,虎便咆哮而去刹那间,塘内便有清泉不断向外渗出,太子双 手掬着泉水,尝了一口,只觉清凉香冽,甘美香甜这时泉水源源不断向外 涌流,太子惊喜之余急忙吩咐,把泉水蓄起来,泉眼四周石头砌成池子,因 虎刨此泉,故取名“虎跑泉“米芾墓米芾墓位于鹤林寺西南面,占地约一亩,前 有石坊,墓碑是明代米氏后裔米万钟所书山 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五州烟雨南 宫笔,千里江山北固诗“,这是后人对米芾的怀 念和赞扬米芾,北宋书画家,人称“米南宫”,因举止 “颠狂”,又称他“米颠”。
他能诗文,擅书画,精 鉴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宋四家所 画的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在中国画坛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他与他的儿子米友仁从襄阳来到镇江 ,深深地被南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南山整整生活 了四十年,南山的美景给了米芾创作的灵感,他 在此独创了“米氏云山流派” 米芾先后营造了三处住宅北固山下,有天 然图画的海岳庵;千秋桥畔,有垂荫一亩的西山 书院;南郊鹤林寺旁,有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 米芾五十七岁时病死在淮阳军官邸,其子米元 晖遵照父亲的遗愿,将遗体归葬鹤林寺前,并舍 宅建祠纪念,即为米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