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2208631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8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大专题 28个话题——2018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全覆盖(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8 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专题(素材与题型)不忘初心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永远奋斗话题一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话题二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7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推动法治中国进入新时代推动法治中国进入新时代话题一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建设法治国家-11话题二 法维民权,促进公平正义有尊严-15话题三 依托互联网技术,助推司法创新-17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话题一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增强民族凝聚力-19话题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23话题三 讲好中国故事 增强文化软实力-26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能以全面深化改

2、革激发新动能话题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9话题二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37话题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提升文化竞争力-40话题四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44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话题一 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绩斐然-48话题二 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社会进入新阶段-56话题三 推进结构性发展,描绘经济新蓝图-692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话题一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83话题二 聚力乡村振兴计划-92话题三 推动老

3、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99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话题一 合作共赢谋发展-105话题二 对话合作促安全-107话题三 外交为民壮国威-109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话题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展谱华章-112话题二 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115话题三 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18话题四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助力全面开放新格局-122聚焦十九大,开启新征程聚焦十九大,开启新征程话题一 彰显五年辉煌成就,凝聚同心筑梦力量-126话题二

4、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引,开启建设现代化新征程-133话题三 科学判断主要矛盾变化,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138320182018 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不忘初心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永远奋斗概述:概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格执行八项规定、集中整治“四风” 、坚决惩治腐败,党和群众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为夺取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斗争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今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根本上说,就是不能忘记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始终把

5、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基本准则。我们党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续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话题一话题一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 1、概述概述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

6、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我们在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实践遵循。二、素材呈现与分析二、素材呈现与分析 素材素材 1 1: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典时代”编纂民法典,是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部署作出的立法安排,在国家法治建设领域将产生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对公众来说,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经过多次征求公民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修改和完善,2017 年 3 月 15 日,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 201

7、7 年 10月 1 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新制定的民法总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开篇第一条,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完善监护制度、调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设立“特别法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对于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来说,民法典的制定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设问:设问: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民法典编纂、通过的政治学依据。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立法,使党的主张通

8、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民法典的制定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民法总则的每一处内容,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素材素材 2 2: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

9、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指出,监察委员会是在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2017 年 1 月 19 日,山西省人大选举产生第一届省监察委员会。20 日,北京、浙江两地的监察委主任在省级人代会上选举产生。设问:设问: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指出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并分析国家设立监察委员会的政治意义。解析:解析:(1)关系: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权力机关负责,受权力机关监督。(2)意义:国家设立监察委员会彰显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10、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国家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科学民主决策,维护群众利益;有利于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廉洁从政,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破解监督难题;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度上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素材素材 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017 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 52 周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合发挥协商民主这种新形式的作用,西藏各族人民更加平等地享有了参与管理国家和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管理西藏社会、主宰自己的命运,真正做到了当家

11、作主。设问:设问: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保障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的作用。解析: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充分保障西藏各族人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确保西藏各族人民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借助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协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赋予西藏各少数民族人民以充分的民族自治权,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使少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能够保证西藏城乡各族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是西藏

12、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途径。素材素材 4 4: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建设, ,各方在行动各方在行动法治日益成为全球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我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少法治文化元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强调在吸收运用法治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走对路。法治文化建设,各方在行动。教育部规定,从 2016 年起,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高中新课标也把“政治与法治”设为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继续不断打造精品;消费者协会每年 315 举办消费者保护法宣传活动;各地普法机构积极组织“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打造“线上+线下”普法新常态,将法治元素融入每个角落。

13、52016 年 12 月 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设问一:设问一: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升我国法治文化建设水平。解析:解析:把握法治文化建设规律,在法治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法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法治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促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注重法治文化融合,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要借鉴外来先进法

14、治文化。重视教育对人的法治文化的教化作用,发挥大众传媒对法治文化的传播作用。举办各种贴近群众生活的法治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法治文化素养。设问二:设问二:运用对立统一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建设法治中国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解析:解析:矛盾即对立统一。法治和德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法治和德治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法治治身、治标,德治治心、治本。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在国家治理中,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障。法治与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设问三:设问三:每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宪法日。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解析:解析:示例一:弘扬法治,我有责任。依法治国,你我同行。法治建设,贵在行动。法治中国,群策群力。示例二:加强法制宣传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