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94228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意识*11.何谓意识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 形式。由于意识的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清 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并能调节 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之行动具有自觉性 、目的性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Date22.自我意识 2.1一般意义: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 识、对自己以及自己对周围事物关系的意 识。 2.2社会心理学意义:指个体对自己身心 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而 产生的意向*33.自我意识的成分: 3.1 自我认知: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 关系的认识。 3.2 自我情感:指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 感体验。 3.3 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

2、为体验。 *4三、自我意识的内容(1)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健康状况的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宏观(隶属于某国家、民族阶级);微观 (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受人尊敬及其经 济、政治地位) 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性 格等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5三、自我意识的内容(2)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在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由理想或为了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理想化的形象。*6三、自我意识的内容(3)私我:为他人所不可获得的隐秘。 公我: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 。以上两点的不同注意所产生的意识

3、即公 我意识和私我意识.*7四、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自我觉知起发动和维持自我意识的作用, 受环境和个性因素的影响。*8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条件: 1. 在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 发生、发展的。 2. 是在与其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形成和发展的。*9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1)(一) 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2.人我知觉分化 3.自我词的掌握*10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1.物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 发展与它们的协调发展. 2.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的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 出现. 3.自我词的掌

4、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 力,而这些又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成熟为 前提。*11三、社会因素在自我意识作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以及与他人的相互交往。*12四、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1. 经济地位 2. 文化环境 3. 家庭 4. 他人的评价 5. 参照群体*13第三节 自我过程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同时影响 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1.自我评价:a 社会评价;b 自我评估.2.自我增强:a 通过向下社会比较;b选择性遗 忘; c有选择性的接受; d 缺陷补偿;e自我设 障。 3 自我表现: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 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 程。通过以上方式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识 。*14思考题1.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2.自我意识的成分是什么? 3.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