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90192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药科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沈阳药科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沈阳药科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沈阳药科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沈阳药科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药科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药科大学(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药学 Pharmacognosy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李玉山Tel: 024-23986496第一篇 总论第1、2 章 生药与生药学l “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 ,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l 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 遇七十毒”的记载。l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 ,经过无数次的口尝身受,逐步认识到哪些植物 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以治疗疾病,初步积累了 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形成了原始的食物疗法 和药物疗法。 中药的起源炎帝神农 自春秋战国到今, 历朝历史学家、历 史文献作了肯定的 记载,炎帝

2、神农诞 生於“湖北随州厉山 ”。如:春秋礼记 。祭法二十三:“ 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农,能殖 百谷”。东汉经学大 师郑玄注:“厉山氏 ,炎帝也,起於厉 山,或曰有烈山氏” 。神农尝百草,一 日而遇七十毒。湖北随州厉山1、 药物(Medicines):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 和保健作用的物质。2、生药(Crude drug):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 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 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从广义上讲,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 、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 有生货原药之意。1.1 定义“生药”一词 我国明代太医院中规定“凡天下解纳药 材

3、,俱贮本院生药库”。 “凡太医院所用药饵,均由各地解 来生药制造”。 清代太医院及御药房的医事制度中“凡 遇内药房取用药材,俱以生药材交 进,由内药房医生切造炮制”植物类生药:全草薄荷、益母草部分人参(根)、甘草(根和根茎)渗出物苏合香(树脂)、阿片动物类生药:全体斑蝥、蛤蚧部分鹿茸、羚羊角分泌物蟾酥、牛黄矿物类生药:石膏、龙骨医药原材料:薯蓣科(Dioscoreaceae)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的根茎提取薯蓣皂苷Dioscin,分解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用于工业 化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薯蓣皂苷 Dioscin薯蓣皂苷元 Diosgenin3. 中药(Tr

4、aditional Chinese drug):指依据中医 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 = 中药材(个子货)+饮片+中成药个子货:论个的生药,指原药用部位。饮片:切制或切制后炮制的药材。中医处方煎剂直接 使用;或制成粉末直接饮用或外用;或中成药方剂和 工业原料直接使用。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s):即处方制剂。根据疗 效确切,广泛应用的中医处方、验方、秘方大量生产 的药品。六神丸:牛黄、蟾酥、冰片、麝香、珍珠、雄黄4. 草药(Medicinal herb):指民间医生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 碑相传的民间药物。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

5、al and herbal drugs)=中药+ 草药。道地药材(Famous-region drug):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 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 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 如: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产于河南怀庆地区 1.生药的名称 中文名、拉丁生药名,英文名等。 2.生药的来源: 包括生物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科名、 原植(动)物学名、药用部位。 3.植物(或动物)的形态特征 4.本草考证了解生药的历史记载,考订古今药用品种。 5.产地 主产区 6.性状 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断面特征、气味 等。 7.显微特征 记载生药在显微镜下组织构造和

6、粉末特征。 8.化学成分 类别、含量、结构式。 9.理化鉴别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定性、定量分析。 10.药理作用 生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实验结果。 11.功效 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1.2 记载事项A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三版、中药鉴定学1.3 生药的分类B.按化学成分分类: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糖类生药、苷类生药、生物碱类生药

7、、挥发油类生药等。优点:有利于研究生药有效成分与功效间的关系及含同类成 分生药的科属来源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 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二版1.3 生药的分类生药的化学成份分类表化学成分类型药物举例含蒽苷类生药大黄、虎杖、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含黄酮类生药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槐米、红花、石苇、淫 羊藿、蒲黄含强心苷类生药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香加批含香豆素类生药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秦皮、青蒿、茵陈、蛇床子含环烯醚萜类生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含木质素类生药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含挥发油类生药当归、川

8、芎、苍术、石菖蒲、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 、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藿香、 藿香、荆芥、海金沙含生物碱类生药麻黄、益母草、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白鲜皮、黄 连、防己、延胡索、黄柏、勾藤、吴茱萸、马钱子、洋金花、颠 茄草、川贝、浙贝、川乌、附子、百部含鞣质、多元酚绵马贯众、柯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含有机酸类生药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地龙、蜂蜜C.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优点:在生药的

9、临床应用角度比较便利。利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和功效,便于与临床结合。缺点: 某些生药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理作用难以归属。例如: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功效药物举例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蒿本 薄荷、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蝉蜕、牛蒡子、桑叶、蔓荆子 泻下药 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大黄、芒硝 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甘遂、芫花、大蓟、牵牛子 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乌鞘蛇、秦艽、五加皮、桑枝、木瓜化湿利尿药 芳香化湿药利尿渗湿药藿香、佩兰、砂仁、苍术 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钱子、木通、防己、海金沙、半边莲 温理祛寒药川乌、附子、肉桂、干姜

10、、吴茱萸、高良姜、艾叶、小茴香、丁香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夏枯草、决明子、山豆根 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漏芦、青黛 茵陈、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水牛角、赤芍、青蒿、地骨皮、紫草、秦皮 理气药厚朴、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川楝子、木香、乌药、香附、郁金、延胡索、 薤白理血药 活血化淤止血药川芎、丹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棱、益母草、川牛膝、穿山甲、五灵 子、鸡血藤、王不留行 凉血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槐花、小蓟、大蓟 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血余炭、藕节 收敛止血

11、药:仙鹤草、白芨、棕榈炭功效药物举例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白附子 瓜篓、贝母、竹茹、桔梗、天竺黄、前胡、胖大海、浮海石 杏仁、苏子、白部、紫苑、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地龙 补益药 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紫河车 人参、甘草、党参、黄芪、山药、白术 北沙参、麦冬、枸杞子、龟甲、鳖甲、山茱萸、女贞子、桑寄生、石斛、百合、 西洋参、黄精 肉苁蓉、淫阳藿、鹿茸、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锁阳、沙苑子 、蛤蚧、狗脊、冬虫夏草 镇痉安神药 镇痉药安神药白僵蚕、全蝎、蜈蚣、钩藤、天麻、羚羊角、代赭石、石决明 重

12、镇安神药:朱砂、磁石、琥珀 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牛黄消导药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鸡内金驱虫药使君子、槟榔、乌梅、苦楝皮、雷丸收敛药五味子、肉豆蔻、金樱子、莲子、柯子、乌贼骨、龙骨、牡蛎外用药雄黄、轻粉、密佗僧、白矾、斑蝥、蟾酥涌吐药甜瓜蒂、常山、胆矾D .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根据生药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排列。优点: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 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方面的共同点,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从同科属中寻找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如:生药学教材、药用植

13、物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E. 按笔划:辞典类:中药大辞典、药典F. 其它:如古书上,按药物自然属性的朴素的分类方法,如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虽把亲缘关系相近的分在一起,但比起现代的自然系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不科学的地方。1.4 生药的利用 直接供医疗使用 天然化合物医药品的原料 食用、香味料、调味料 香料 染料、涂料 农药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l l含义: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基本理论 l主要内容: 四气、五味、归经、l 升降浮沉和毒性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l四气 (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二)标定四气的依据: 1.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 2. 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

14、的反应; l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 、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 ,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l反之,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 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 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l五味 l(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l(二) 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l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 化湿,芳香开窍,芳香避秽。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 泄)、能燥、能坚阴 3甘味: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 4酸味:收敛、固涩 5咸味:软坚散结、泻下6

15、淡味:渗湿、利水 l(三)五味的标定依据: 1. 真实滋味 2. 药物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l归经: (一)含义: 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 (二)确定归经的依据: 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 据而确立 1.根据服药后药效应所在,或侧重于经络辨证或侧 重于脏腑辨证 2.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三)临床意义: 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经络能够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 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疾病也可以反映到 体表。 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桔梗、杏仁能治胸 闷、喘咳,归肺经。 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等证;全蝎能定抽搐 ,归肝经。 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朱砂

16、能安神, 归心经。 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 同,如肺热咳漱,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 子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 清肺热,干姜则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葶苈子泻 肺实。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 (一)含义: 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 能确定的依据: 可将药物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 趋向的依据药物作用的倾向 (二)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炮制和 配伍 (三) 意义:1.利用药物调节紊乱的气机 2.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外 出 l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 l 能够针对病情,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 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沉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