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66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8394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663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663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663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663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663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6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663(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w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w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w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 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 限制的竞争。( (二二) )垄断的形成垄断的形成垄断垄断:指少数几个大资本联合控制了一个或几个经 济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得垄断利润. 垄断的形成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垄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垄断( (三三) )垄断资本主义下竞争特点

2、垄断资本主义下竞争特点垄断不会消除竞争垄断不会消除竞争 1 1、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动因和基础2 2、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垄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垄断 3 3、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会突破垄断界限、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会突破垄断界限( (四四) )金融资本及其统治金融资本及其统治银行资本集中银行资本集中银行垄断形成银行垄断形成 垄断银行的新作用垄断银行的新作用万能的垄断者万能的垄断者金融资本形成途径:金融资本形成途径:1. 1.资本相互参与资本相互参与2. 2. 人事结合人事结合金融资本:金融资本: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和生长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和生长 而形成的一

3、种新型资本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掌握庞大是指掌握庞大 金融资本的最大的金融资金融资本的最大的金融资 本家或金融资本家财团。本家或金融资本家财团。 金融寡头统治:金融寡头统治:经济上经济上政治上政治上参与制参与制个人联合个人联合( (五五) )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了保证其是指垄断组织为了保证其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凭借其垄断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凭借其垄断地 位所规定的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位所规定的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 垄断低价垄断低价垄断价格垄断价格= =成本价格成本价格+ +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

4、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制定垄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通过制定垄 断价格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断价格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来源来源 1 1、是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 2、非、非 垄断企业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垄断企业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价值 3 3、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部分价值、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部分价值 4 4、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部分价值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w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w其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开始形

5、成的 时期。 2)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初期,是不稳定发展、并带有特 殊性的时期。 (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到现在,是广泛高度发展的时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私人垄断 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 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 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 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 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 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w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 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 只顾

6、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 w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在一定程度上 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 ; w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 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 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2.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资本输出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资本输出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指垄断资本向国外直接投资或提供贷款、输指垄断资本向国外直接投资或提供贷款、输 出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活动。出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活动。(1)(1)国内资本大量过剩,需要到国外寻求有利投资场所国内资本大量过剩,需要到国外寻求有利投资场所(2)(2)为商品输出开路为商品输出开路(3)(3)加

7、强对国外资源的控制和掠夺加强对国外资源的控制和掠夺(4)(4)争夺霸权地位争夺霸权地位必要性:必要性:指在现代科技进步加快、社会分工 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情况下,把世界的 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 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 依存、相互开放 。三三、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u现代科学技术进步 和生产力的发展 u市场经济体制在全 球范围确立 u全球多边贸易体制 建立 u跨国公司的发展(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生产全球化1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高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 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 协作得到增强 。美国设计和 生产座舱意大利生产 机首

8、和机翼加拿大 生产机尾日本生产 机身和高 技术部件2929个国家参与了个国家参与了 波音波音747747飞机的制造飞机的制造贸易全球化2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流通领域 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得到增 强 。金融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国 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 动速度加快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34(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 动和有效配置 推动各国政府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和企 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历史发展机遇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w当代资

9、本主义的新变化 w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w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原因(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以二战结束为起点,处 在国家垄断阶段上的资本主义。其中,北美、 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最为典型。的大同社会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 w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w第一,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国 有经济,并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w第二,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股 权社会化以及职工持股现象。 w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w 第一,职工参与决策 w 第二,职工持股 w 第三,建立福利

10、保障w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w 第一,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阶级 对抗还存在,但阶级对话与合作已成为社 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w 第二,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传统 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存在,但 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 w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 政治制度的变化w资本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如议会制、多党 制等没有根本的变化,但作了不少调整 w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w法制化程度大大提高 w监督和制约机制大大加强(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原因w首先.是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w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w科技革命开创了新兴产业,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w科技革命和

11、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调整 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其二:是各种进步运动的影响w从国际看 w社会主义国家对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形 成了挑战和压力。w从国内看 w100多年来,各种进 步力量一直在和统治 阶级作斗争 w社会主义运动 w工人运动 w 绿色和平运动 w反战运动 w黑人解放运动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 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根本制度 所许可的限度内,对生产关系的某些 方面作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 。其三,进行社会改良的结果其四,工人阶级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 化的强大动力w20世纪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罢工对于资本 家的利益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工人阶级的不懈 斗争虽未能

12、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通过 各种形式的斗争也使资本主义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使得资本家和政府力图寻求在不改变基本 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一些体制上的安排作出调 整,对工人的利益作出让步,工人阶级的生活 条件、工作条件乃至社会地位均有大幅度的改 善和提高;并使资本主义的某些非根本性质有 所改变,使一些新社会因素逐步产生。 1、当代资本主义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 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 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 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 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 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

13、的一些良好 的经验。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三)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本质第一,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n股份制经济没有改变企业私有的性质虽然股份资本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但相 对于单个资本和个人企业,股份制不过是一种 由多个私人资本共同所有的企业制度,它的性 质主要取决于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随着股权的高度分散,股份制越来越扩大了 资本对劳动的支配权2 2、新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新变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n虽然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 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准 确反映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剩余 价值率却在不断上升. 第二,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

14、削的实质美国一个名为“预算和政策优先次序研究中心 ”的机构在分析了有关数据后发现,20%高收入的 美国人同其他美国人的税后收入差距在急剧扩大, 到1999年达到了顶峰。美国商业周刊对工人和 首席执行官的收入评估结果表明,1990年两者的差 距是84倍,1995年为140倍,1998年达到326倍, 1999年则高达416倍。财富的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1%最富有的美国人拥有全国40%的财富,1979年收 入排在前5%的家庭平均所得为排在末尾20%家庭的 10倍,而到1999年这一差距已经扩大到19倍。 特写:美国财富的两极分化n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但 这种调整和变化总是在资本主义生

15、产方式 的范围内进行的,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 和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矛盾。 当一种矛盾得到缓解时,另一种矛盾又会 尖锐起来。第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w含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 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具 体化。 w结果: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如何?w结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 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w原因:基本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因 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取代 w这种取代是在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基础 上实现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不能改变其历史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不能改变其历史 趋势趋势两种过渡形式: 暴力革命量变引起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进一步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进一步 增强了它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给它带来了增强了它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又给它带来了 更多、更强烈的自我否定因素。更多、更强烈的自我否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