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2171273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复习(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青岛第六中学 第一部分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部分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三部分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形成第四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第五部分 国共十年对峙第六部分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部分 人民解放战争第八部分 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第九部分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第十部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一部分 清朝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知识要点(一)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军舰横行世界,到处进行殖民扩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东方建立的殖民体系,已经成为侵略中 国的

2、前沿阵地。 (东印度公司)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据首位。2、过程:结合“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掌握。(空间位置)鸦片战争的起止事件掌握清朝的爱国将领(牺牲顺序及地点、少数民族将领)3、影响:注意南京条约附件、望厦条约、黄浦条约的 内容。如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 设医院,建立教堂”;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 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1、过程:a. 联军司令部b. 广东巡抚衙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柏贵)c.注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开放的通商口岸,特别是台湾府的淡水、台湾d.天津条约:“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到内地”e.北京条约:准许华工出国。f. 注意“俄国侵北方领土示意图”及表格,特别是西部地区。2、影响:a.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 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b.外国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 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 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南京条约英、法、美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二鸦期间,推 广到各通商口岸,聘请英国人“总司其事”总理衙门建立后,赫德为中国 海关总税务司。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天津条约规定

4、了值百抽五的原则,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 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3、早期的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1、原因: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灾害严重2、拜上帝教3、过程: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掌握 (与“北伐战争示意图”比较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天朝田亩制度未真正实施的原因: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平均分 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4、东征、北伐、西征的原因5、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a.加速了清

5、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b.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c.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d.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e.与亚洲其他国家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四)太平天国运动(五)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组织人编写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直接 为抗英斗争服务。2、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 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 用。3、姚莹的康蝤纪行对英法历史,英俄和英印关系,以 及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都有所阐述。书中尤其注 意研究我国西藏地区的情况,

6、揭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建 议清政府注意提防。4、资政新篇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不是 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 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 ,它根本没有实施。二、练习部分 (一)围绕中英贸易表格 分析原因 (自然经济的抵制、清政府的腐败、列强扩大侵略)(二)中国“入世”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开放”历史背景、影响、内容、性质(三)围绕少数民族的爱国将领裕谦(蒙)、海岭(满)、左宝贵(回)、马本斋(回)、阿旺晋美(藏)(四)围绕中国关税1、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2、英、法、美侵略者借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

7、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 到各通商口岸,聘请英国人“总司其事”。4、总理衙门建立后,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5、降低法国从云南、广西进出口货物的税率。6、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7、借款以海关税收和其它税收担保。8、“改定新约运动”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美国首先 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 取得对等的利益。9、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享有与中国商品和第三国商品同等的关 税、内地税。10、中国加入“世贸”后,将降低一定的关税,那么,这与近代中国的降低关 税有何区别?(参见(

8、二)第二部分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知识要点(一)清政府的调整1、政局的变动设立总理衙门、辛酉政变、借师助剿、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个长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 殖民地化的标志。(同文馆和海关总税务署司是其附属机构)辛酉政变的实质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 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并形成独立的军事 体系。同时,这些汉族官僚有外国侵略者撑腰,清政府不敢轻视。这样,汉族官 僚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2、经济洋务运动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实力

9、在地方。(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a.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 诱导b.主要分布在 上海 、广东、天津 等沿海地区。近代工业的出现,说明 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的过程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P35表格)c.特点e.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外商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和长江流域各 通商口岸,上海最多;三重剥削和压迫;天然联系;集中程度高。2、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等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 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

10、新变法运动。(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 场所和殖民地。概况:西北、西南、东南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定伊犁条约,中国 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清政府求和,规定了西藏地 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不久,英国又强迫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从此,英 国势力侵入西藏。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在英美的“调停”下, 日本向中国

11、勒索白银50万两,从中国撤军。纸桥大战发生在中法战争以前。纸桥大战前,清朝军队应邀援越抗法。1883年底,法军向驻守越南 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不可衅自我开”的妥协退让方针马尾海战:1884年夏;“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清 政府被迫对法国宣战。清军、黑旗军在临洮大败法军。中法新约:承认、开埠、铁路、撤军。“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行省2、中法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国力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阶级矛盾尖锐寻求出路西方列强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助手;英国利用其牵制俄国;德国 想趁机夺取新利益;俄国准备尚未就绪,采取不干涉政策。朝

12、鲜的东学党起义提供了契机。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不认真备战。过程:丰岛之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先定守局,再图 进取”“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日军在旅顺实行野蛮的大屠杀“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阎世开结果:马关条约:割让、赔偿、开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三国干涉还辽 (各国的原因)4、瓜分中国的狂潮争做债主: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以借款作 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修筑铁路:法国最早;俄国在东北;英国最多争夺最激烈的是穿越中国心

13、脏地带的几条铁路修筑权(卢 汉铁路、津镇铁路、粤汉铁路)控制大动脉,便于镇压反抗,掠夺财富,还控制了铁路沿 线的地方,把它们的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开采矿山、争相开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 (结合P55的表格掌握)这实 际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门户开放”政策:原因、内容、影响注意与中国目前的“入世”比较5、八国联军侵华目的:镇压中国革命概况:从天津向背景进犯义和团在清军配合下,在廊坊、杨村重创侵略军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聂士成阵亡侵略军成立都统衙门,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8月初

14、 ,进犯北京,实行分区占领。设立联军司令部。结果:辛丑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 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 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 国的外交政策。(四)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戊戌变法:背景: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放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康、梁的维新思想a、早期维新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内容 (略

15、) (商战: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 市场上进行竞争)反映了民族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康、梁维新思想:相结合;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有利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 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百日维新:1898年,康有为呈递的应召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施政纲领。保国会:在北京、上海设立总部;“保国、保种、保教”;具有资产阶级 政党的性质。把握定国是召的意义和局限。戊戌政变:陈宝箴 犹豫观望、敷衍塞责、并不实行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义和团运动认识“扶清灭洋”认识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变化及原因二、练习方面(一)围绕近代化a.含义: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 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方面,即手工 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即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 ;三是在政治方面,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其核心、本质是 资本主义化。b.类型:英法等国的近代化,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中国 近代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两易主角和内涵:前80年近代化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 ,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后30年无产阶级跃居近代化主角,内涵是为社会主义开 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化。中国近代化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