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68486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力升级训练11散文文本阅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力升级训练 11 散文文本阅读 一、(2014三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4 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 我大约两岁多。 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 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 头, 世界将在那儿陷落、 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 它的背好像什么 也没有。谁料, 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 , 那街 上有酒馆 , 有杂货铺 , 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 那儿成为我多年之 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 奶奶?”“啊 , 骆 驼。”“干吗呢 , 它们?”“驮煤。”“驮到

2、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 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 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 , 昂首挺胸目空一切 , 七八头骆驼 不紧不慢招摇过市 , 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 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 : “那儿是 哪儿?”奶奶说 : “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 外什么样儿 ? ”“行了 , 别问啦! ”我很想去看看城外 , 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 走。我说“不 , 我想去城外” , 我说“奶奶 , 我想去城外看看” , 我不走了 , 蹲在地 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 , 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 有好些小朋友 , ”我不听, 一路哭。 越走越有些荒疏了

3、, 房屋凌乱 , 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 儿, 进了一个大门。啊, 大门里豁然开朗 , 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 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 , 碎石小路蜿蜒其间 ; 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 , 踩上去吱吱作响 ; 麻雀和灰喜鹊在林 中草地上蹦蹦跳跳 , 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 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 细密如烟 的树枝后面 , 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 穿过长廊 , 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 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 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 弹响风琴 , 琴声飘荡 , 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 退到

4、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 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 唯努力地唱 歌。 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 宁静又欢欣 , 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 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 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片。那一刻的感受我终 生难忘 , 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 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 后来 奶奶常对别人说 : “琴声一响 , 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 ”我多么羡慕我 的堂兄 , 羡慕所有那些孩子 , 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 , 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 着, 徒然地睁大眼睛 , 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 , 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 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

5、了, 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 来摸了摸我的头 , 然后光线就暗下去 , 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 , 再后来我和奶奶又 走在那片树林里了 , 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 , 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 果, 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这时候 , 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 就是这声音 , 就是它! 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 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它在哪儿呀 , 奶奶?” “什么 , 你说什么 ?” “这声音啊 , 奶奶, 这声音我听见过。” “钟声吗 ?啊, 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这时我才知道 , 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 就是从那 尖顶下发出的。 暮色浓重了 , 钟

6、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 风过树林 , 带走了麻 雀和灰喜鹊的欢叫。 钟声沉稳、 悠扬、飘飘荡荡 , 连接起晚霞与初月 , 扩展到天的 深处或地的尽头 , 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 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不知何时 , 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 , 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 , 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 奶奶 当年带我到那儿去 , 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 但未如愿。 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 年以后了。那年 , 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 到 了地球另一面 , 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 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 在清洁

7、的空 气里, 在透彻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 在安静的小街 , 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 , 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 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 认真地听它 , 我好像 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 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 对于故乡 , 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 : 人的故乡 , 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 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 不受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 ; 这心情一经唤起 , 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1. 文章题目为“消逝的钟声”, 但作者却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作者为什么 这样安排 ?请加以简析。 2.(1) 文章开头用“张望”和“终于”“一直猜想”等词有何作用? (2) 请谈谈对第段画线句

8、“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 一下 子钻进我的心中”含义的理解。 3. 请分析第段中画线语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4. 作者在异地听到钟声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 于是说“对于故 乡, 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请结合本文, 联系实际 , 谈谈你自己对这一说法的理 解。 二、(2014合肥八中最后一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4题。 苍凉 许俊文 认识塔里木河 , 我收获的却是苍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只给了“苍凉”两 个字的释义 : 凄凉。其实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 不错, 苍凉里是包含着凄凉的成 分, 但不能因此就把苍凉与凄凉一锅煮了。以我的真实感受 , 凄凉不过是

9、心灵里一 块缓慢融化的残冰 , 而苍凉就如同置身于一片迷茫、 空旷的雪原 , 你很难确切知道 它的边际在那里。 塔里木河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本来, 在我的西部之旅中 , 是没有塔里木河的。 不是我不想见识这条西部最长的河流, 而恰恰是因为它实在太长 , 使我望尘莫及。 那是五月初 , 一场沙尘暴刚刚谢幕 , 烈日便在大漠堂而皇之地登场。那天, 我兴 冲冲地向罗布泊中的楼兰遗址贸然前行, 不料, 车出米兰镇不远即被路卡强行拦 阻, 多年积存的那么一点心愿陡然落空, 不觉怅然弥怀。于是 , 我只好抱着舍而求 其次的想法 , 转道去了塔里木河。 眼下正是高山冰雪消融的季节, 按说, 靠雪水滋养的塔里

10、木河该是血脉贲张的。 然而, 当我翻越一座沙梁又一座沙梁, 直到抵达一处凹槽形的地带时, 陪同的向导 这才把真相端给我 : 这就是塔里木河。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心里直犯嘀咕 , 塔里木河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呢?是不是向导蒙骗了自己 ?向导见我 神情不爽 , 反问道 , 你说塔里木河该是什么样子?我哑然。就在那一刻 , 我心中萦绕 已久的梦突然间破灭了。我怔怔地站在河岸的沙丘上, 半天都没有醒过神来。于是 , 我不得不接受眼前与想象反差极大的现实, 开始打量这条早已枯竭的河 流。尽管当时沙漠中的气温高达摄氏40 多度, 但是, 我却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和 旷世的苍凉扑面而来。 在下心

11、里想 , 与其说我来领略塔里木河的雄姿, 倒不如说是 来凭吊它的亡灵。 这里 , 我不妨用战栗的目光勾勒一幅苍白的素描: 宽不过百米的塔里木河 , 如同 一条干瘪而扭曲的血管 , 自西向东 , 从沙漠里来 , 再到沙漠中去。没有水。也没有 飞鸟。河底偶尔可以见到一小片潮湿的沙土, 上面长满了瘦弱的芦苇和罗布麻。 河岸即是一座座不规则的沙丘, 它们从南北两个方向楔入河床, 窄一点的地方即 将完成合龙。靠近河道的两边 , 是大片的胡杨林带 , 其中的大部分已经死亡和正在 死亡, 然而一棵也没有倒下 , 全都以站立的姿态晓喻生命的坚强。胡杨林外, 点缀 着一些红柳、芨芨草与骆驼刺的影子 , 即便是万

12、物争荣的五月 , 它们仍然摆脱不掉 死神的纠缠。更远处 , 便是连绵不尽的沙山了。 当时 , 我真想面对着这条奄奄待毙的河流长跪不起, 为它作最后的祈祷 , 或送 行。 来源:Zxxk.Com 令人费解的是 , 作为本地人的向导 , 心情反而比我显得轻松多了, 他先是坐在胡 杨的凉阴下过足了烟瘾 , 然后便像一只跳鼠在林子里窜来窜去的。我问他找什么 , 他说找“钱路”啊。我不解, 又不必细问 , 只能姑妄听之。此人后来告诉我, 他早 年就在这一带放牧 , 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 塔里木河彻底断流以后 , 牧放不下去了 , 于是他就打起了那些死去胡杨的主意, 用枯木做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佛雕, 远销

13、 到东南亚 , 生意可好着呢。尽管他说话时的语气很平静, 但我还是感到震惊 , 为其 对一条河流的死亡熟视无睹而震惊, 更为人类的贪婪而悲哀。 600多千米长的塔 里木河如今已变成一具骷髅, 人们还不肯放过它 , 仍然还在不断地从死者身上搜 刮剩下的那么一点点财富, 人性之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对于塔里木河 , 我虽然没有直接承受过它的恩泽, 但我相信 , 任何一条河流的死 亡, 都意味着我们人类生命的部分死亡。 为一条河流的灵魂祈祷 , 又何尝不是在为 我们自身的宿命超度和祈祷呢?所以整整一个中午 , 我的心境都是苍凉的 , 像一个 失魂者 , 在塔里木河边徘徊。 此时, 我也在寻找

14、, 一把牧人丢弃的羊铲 , 一只用来盛 水或酒的瓦罐 , 都能引起我的无尽遐想。 后来我在一个河流拐弯的地方, 偶尔发现 了一只独木舟 , 舟身几乎被风沙掩埋 , 只露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我不知道它搁浅于 何时, 更不知道谁曾划着它在流水间穿行, 但是我敢肯定 , 这个独木舟和它的主人 曾经与塔里木河相濡以沫, 想必也像我一样 , 曾有过美好的憧憬 , 痛苦过 , 也快乐 过。然而划着划着 , 河流消失了 , 主人不得不弃舟而去 , 连一个告别的手势也没有 留下。 这仿佛像一个预言 , 或者谶语。面对着它们 , 我已经无话可说。一切的一切, 似 都包含在这无边的苍凉之中, ( 有删减 ) 1.

15、 “苍凉”一词在文章结构上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苍凉”一词梳理作者的思 路。 2. 文章第段对实际见到的塔里木河情景的描述,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 当时, 我真想面对着这条奄奄待毙的河流长跪不起, 为它作最后的祈祷 , 或送 行。 (2) 但我相信 , 任何一条河流的死亡 , 都意味着我们人类生命的部分死亡。 4. 结合文章的内容 , 分析下面两个问题。(1) 为什么作者在塔里木河感受到的是苍凉而不是凄凉? (2 ) 结合全文 , 谈谈究竟是哪些东西让作者感受到了“苍凉”。 三、(2014江淮名校最后一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4题。

16、父亲 德 托马斯曼 中亚细亚的夏夜到处尘土飞扬; 水渠旁的小道上 , 自行车车轮不断发出枯燥的 沙沙声 , 渠岸上长满了榆树 , 在盛夏的骄阳酷晒之后 , 树梢正沐浴在恬静的晚霞 中。 我坐在硬邦邦的车架上, 紧紧地抓住车把 , 父亲还让我任意地按车铃儿。 自行车 飞快地向前驶去 , 铃儿叮当直响 , 这使我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 显得特别威风 , 尤 其是我的父亲在背后踩着脚镫子, 皮坐垫咯吱吱直响 , 我感到了他身上的热气和 膝盖的动作 , 它们还常常碰着我那双穿着凉鞋的双脚。 我们上哪儿去 ?是上附近的一家茶馆 , 这家茶馆就在康沃侬街和萨马尔康德街 的转角处 , 在渠岸上的一排桑树下。傍晚, 水渠泛着淡红色的闪光 , 在泥抹的茅屋 之间, 凉爽、轻柔地哗哗流过。 我们坐在茶馆里的一张小桌旁, 桌上铺着黏糊糊的 漆布, 发出一股甜味儿。父亲要了一瓶啤酒, 和快乐的茶馆老板说说笑笑, 这个人 满脸胡子 , 很殷勤 , 爱大声说话 , 脸晒得又粗又黑。他用抹布擦擦酒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