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5216746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发展战略何谓“战略”? 毛泽东曾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 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凡属带有要 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 战争的全局”。 战略,实际上就是全局的计谋和决策 。 凡是属于重大的、全局性计谋和决策 ,称为战略;而属于一般的、局部的 暂时性的问题,称为战术问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1、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2、科教兴国战略 3、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1979年12月邓 小平在会见日本 首相大平正芳时 ,提出了中国到 本世纪末实现现 代化的蓝图问题 。 “我国经济发展分 三步走,本世纪走 两步,达到温

2、饱和 小康,下个世纪用 三十年到五十年时 间再走一步,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的水 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 示 2000年2050年90年80年温饱小康富强(人均800美元 )(人均4000美元)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 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 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 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何谓“小康”? (一)小康的由来 “

3、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是谓 小康”。 孔子礼记礼运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 相大平正芳时指出:“翻两番,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美元,就 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 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 的现代化。” 1982年9月,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 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 设的总体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 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物质生活 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 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 略的第二步目标。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 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

4、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 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 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 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 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 出到202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小康的基本标准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小康的 16项指标: 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 汇率计算,相当于900美元); 2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 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 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 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 方米; 6 人均蛋白质摄

5、入量75克; 7 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 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 恩格尔系数50%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 的食品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 ,一般来讲高于60%是绝对贫困;60% 50%之间是勉强度日即温饱;50%40%之 间是小康;40%20%是富裕。); 10 成人识字率85%; 11 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 婴儿死亡率3.1%; 13 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 电视机普及率100%; 15 森林覆盖率15%; 16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100%。 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 口是75%左右,还有3000万人口的温饱问 题没有解决。(

6、三)小康社会的现状及特点 低水平 不全面 发展很不平衡 1 低水平: 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很低 。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六位。 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54美元 ,居世界141位。而同期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 均水平为2039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5199美 元,高收入国家为27443美元。 2 不全面: 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 ,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 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恩格尔系数:2001年城镇37.9%,农村47.7%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2001年是7.11% 城镇家庭教育支出2001年是13% 3 不

7、平衡: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展水平差 距较大。东中西GDP10.480.21人均GDP10.680.48城乡收入 (倍)2.563.223.75(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的基本内容: 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更高水平的 、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 1 高水平: 人均3000美元,大体相当于1973 年日本的水平,韩国1987的水平。 经济总量有可能位列世界第三, 大体相当于目前日本的水平。2000年2020年GDP总量8.9万亿35万亿占世界总量3.4%5%以上对外贸易出口0.4万亿美元0.7万亿占世界外贸出口3.76%5%以上 2 更全面: 经济更加发展:A:GDP35万

8、亿; B:完善的市场 经济 ; C: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 。 政治:民主更加发展、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文化: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消除文盲. 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3 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 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2001年2020年城镇人口37.7%50%以上农村劳动力比 重50%30%以下(五)全面小康的标准 1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万元 (2000年不变价); 3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

9、000元; 4 恩格尔系数低于40%; 5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6 城镇化率达到56%; 7 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 大学入学率20%(目前15%); 9 每千人医生数2.8人(目前2人); 10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 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 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 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三步走”战略部署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 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21世纪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 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国家。中国各地基本实现现代的

10、时间表 上海将作为中国第一个跨入现代化的直辖市 ,大约再用15年的时间(2015年)可望全面 赶上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北京是中国第二个可以跨入现代化门槛的地 区,时间是2018年。 广东省于2021年进入实现现代化的行列。 天津市于2026年进入实现现代化的行列。 江苏省于 2033年进入实现现代化的行列。 到2050年,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将全面达到当 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在这个阶段的现 代化目标。其后,将动态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到2050年以前全国将有13个省、市提前实现现代化 目标。 到2060年以前,全国将有2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 现代化目标。 最后实现现代化

11、目标的是: 甘肃(2062年) 青海(2065年) 贵州(2070年) 西藏(2075年)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三步走战略的重点 一是农业; 二是能源和交通; 三是教育和科技。战略重点一:农业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3、“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 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 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发展速度的适当性 我国经济 发展战略 的特点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实现途径的开放性战略重点的科学性 1、明晰了社

12、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标准 2、丰富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内容 3、充实了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内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二、科教兴国战略 1、含义: “所谓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 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 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 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江泽民2、意义 (1)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 设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道路。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是我国针对综 合国力较量的态势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 采

13、取的一项根本对策。 (3)科教事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关系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的大问题。3、措施 第一,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第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第三,在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 术的同时,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1、提出: 经济中心论 以人为中心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2、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 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 展战略。 它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为重要条件。 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 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 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 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

14、战略的目标 (1)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2)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 进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3)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4)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 发展的资源基础。 (5)逐步建立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政 策体系、法律体系和综合决策机制、协 调管理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措施 一是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 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坚持经济、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 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是要加强对环境污染尤其是对水和大 气污染的治理。 四是要严格管理城市环境,重点加强对 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四、战

15、略方针和途径 (一)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实 现宏伟蓝图。 1、两个转变: (1)转变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集约型经济。2、粗放型经济与集约型经济的区别:粗放型经济集约型经济科技水平低高企业管理粗放高效、科学投入与产出高投入、低产出低投入、高产出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扩大生产 规模、增加投入主要依靠科学进步 、加强管理、提高 劳动生产率(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 各个产业部门的相互联系和比例 关系。2、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农业基础地位不稳; 工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第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二,调整工业结构; 第三,发展第三产业。第一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1、农业是关系到我国13亿人口吃饭的大 问题。 2、农业是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 发展的大问题。 3、农业是关系到社会全局的稳定和发展 的大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人均资源数量大多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也制约着农业现代 化的进程 3、从历史沿革来看,长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