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64673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模块1、2、3单元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模块 1-3 单元(工科类)一、生字颤栗颈项掠过生死攸关回溯混淆菽粟翱翔琴弦相濡以沫粗糙蹑手蹑脚暴躁编辑一筹莫展二、解释下列词语 菽粟 濡养 鬼斧生工 相濡以沫 万劫不复 濒临 遏制 芸芸众生 啮噬 顾影自怜 绵亘 天伦之乐 冥思苦想 跋涉 弥天大罪 死有余辜 杀一儆百 饿殍遍野 诅咒 众目睽睽 三、填空 1、我很重要作者 () , 她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 , 我们还学过她的作品() 。 2、 我为什么而活着 . 作者()国思想家、 ()家,他在 1950 年获 得了()奖。 3、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作者是() ,文中写到的两位世纪老人是 ()和( )。 4 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为了

2、纪念()发现放射 性镭一百周年所写的。 5 、 横 渠 四 句 四 句 话 为 () 、 () 、 () 、 () 。作者是() 。 6、 卡尔 马克思,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 () 、() , ()的奠基人。7、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 () 。 8、 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 () 、 () 、 () 、 () 四部分。 9、在商品经济社会,说明书起到() 、 ()的 作用。 10、说明书按表述形式分为() 、 () 。说明书 具有() 、 () 、 () 、 ()的特点。 四、 我很重要练习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吮( sh n)吸菽(sh )粟衣(y )钵笑靥( y )B

3、攻讦( ji)泊(p ) 船龋(q )齿战栗( l )C牟( mu )利罹(l )难瞥(pi )见啜(chu )泣D 挑( tio)拨琴弦( xi n)联袂( mi )粗糙( c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抵砺再接再励严厉励精图治B卓见真知灼见流传流传千古C妥帖物事人非辑录惹是生非D雾蔼和蔼可亲寄予寓教于乐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阿拉法特虽然在法国由专家组会诊治疗,但毕竟积重难返,日前逝世。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C在年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久,五角大楼竟“ 乱点鸳鸯谱 ” ,一度打算把 “ 对伊拉克问题一窍不通

4、” 的前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派到伊拉克担任巴格达市市长D昨天,学校请来北京的名师给我们讲课,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上海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磁浮列车示范线运行成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磁浮列车系统技术的国家。B为了迫使放弃核计划,美国政府不仅要求日韩两国,而且还要求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对施压。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D央行负责人表示, 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5说说下列

5、句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我们 简明扼要地说,就是每一个单独的“ 我” 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 作用:伤口流血了,没有母亲的手为他包扎。面临抉择,没有父亲的智慧为他谋略面对后代,我们有胆量说我不重要吗? 作用:6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句子,使得前后呼应,且语意完整。拳打脚踢,无力还手的是弱者,受人欺侮,无力抗争的是弱者;囊中羞涩,头脑 空虚的恐怕也是弱者。弱者要变为强者,出路之一就是充实,充实你的头脑,_ ,_ 。7简答:结合课本简要说说“ 欲扬先抑 ” 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答:9 选出下面句中空白处应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

6、把握的性。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额和前凸的吻时,我为人类原始时期的粗糙而 . 。. 一种令人以至走入恐惧的想象, 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打住思绪。A偶然黯然怅然断然B、黯然怅然断然偶然C断然黯然怅然偶然D、偶然断然怅然黯然10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下面不同的一句是()A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B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C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D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11 用一句话概括 1113 段三句话的意思。答:12 “ 我的每一滴成

7、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 ,这句话中 “ 放大镜 ” 怎么理解?答:13 “与朋友相处 将它焚化”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其作用是什么?答:14 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1)我们的头颅就是一部历史答:(2)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成品答:五、 最后的常春藤叶练习题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数落( sh )挪动( nu )蔓菁( j ng)气喘吁吁( x )B.砖砌( q )咆哮( xi o)怒号( ho )散落( sn)C.昵称( n )窗槛( kn )颤抖( zh n)瞥

8、见( pi )D.瞅见( ch u)唠叨( l o)殡仪馆( b n)闲逛( gu ng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班配一筹莫展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耐烦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根茎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暴躁徒有虚名莫名其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A. “男人?” 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 “ 难道男人值得 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 “十二, ” 她说,过了一会又说 “ 十一” ,接着是 “ 十” 、“ 九” ,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 八” 和“ 七” 。C. “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 ” 苏艾

9、说: “ 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D.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 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 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4.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苏艾正在画插图,忽然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重复了好几遍。B.苏艾在楼下那间灯火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C. “她会把死和藤叶联系在一起?笑话。”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D.她非常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去世中。5.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琢磨。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

10、守成规,一成不变。B.3 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2)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3)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了划破了手。A启示傲然震动B启事傲然振动C启示毅然振动D启事毅然震动7、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

11、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8、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9、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10 、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11 、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六、应用文训练1、以“戒烟”为主题,写一则广告词。2、以“交通安全”为主题,写一则广告词。职业模块( 1-3单元)答案四、答案1C(衣 y ;泊 b ;挑 tio) 。2A。3C(乱点鸳鸯谱指 “ 将男女交互错配 ” ,这里用其引伸义。 A 积重难返指“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 很难改变 ” , 不能用来形容病情。 B 师心自用指 “

12、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此句贬词褒用。 D 中“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含讽刺意,与句意不合) 。4B(A 结构混乱,在 “ 运行” 前加“ 并” ;成分残缺,在 “ 达到” 前加“ 其工程质量 ” 。C 项“ 原因是 ” 和“ 由所致” 杂糅; D 搭配不当,应改为 “ 减轻负担” ) 。5补充说明;表省略。6举例:充实你的体魄充实你的口袋。7题目是 “ 我很重要 ” ,可一开始用排比句式连续地说“ 我不重要 ” 。作者先从 “ 我很重要 ” 的反证 “ 我不重要 ” 开始,用以强调这是一个沉重而僵化的历史时代在整个民族思想上、心理上造成的政治信条与集体意识。与下文“ 我很重

13、要 ” 形成强烈的对比。9 A。10 C(C 是夸张,其它是比喻)。11 我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际遇中产生的,因而特别可贵。12 我的每一次微小的成功在父母眼中都是巨大的。13 细节描写 ,细致地描写出失去亲密朋友后的茫然失意的感觉和举止。14 (1)我们现在发达的头脑是经过无数代祖先披荆斩棘、发展进化而来,是历史的积淀。 (2)用易碎而珍贵的古陶比喻珍贵的友谊,友谊双方面的“ 我” 都很重要,该用心呵护珍贵的友谊。 作者这样写一方面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文采, 一方面也把看不见的情感体会具体化,写成了视觉的感受。 五、1、C(槛 jin颤 ch n)2、D(A 般配B 不落窠臼C 铤而走险)3

14、、C(冒号改为逗号)4、D(A 虚弱微弱 B 黯淡暗淡 C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5、C(A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腕。B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事情到了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D “ 难言之隐 ” 与“ 苦衷” 意思重复)6、A 启示” 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启事” 则是一种文体。 “ 傲然” 强调叶子在风雨中坚强不屈;“ 毅然” 强调坚决、毫不犹豫,与语境不合。“ 震动 ” 是颤动;“ 振动” 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钟摆的摆动。7、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们可以想象, 那个风

15、雨交加的夜晚, 老人是怎样 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 在墙上施 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8、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 是否具有典型意义, 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 具有关键作用)明确: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9、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 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 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 “白痴般的想法” 后, “讽 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时, 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 病了两天就去世了。 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 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 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 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 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10 、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