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57722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二轮复习——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指导三 要 素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 对所论述问 题的见解和 主张。常在文章的 标题、开头 或结尾。三 要 素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 明论点的过程和方 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事实论据n事实论据是指有代表性的事例 和史实。n事实论据在证明论点时应有一 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n在文中有时会出现如、例如、 比如、像等标志性语言。道理论据n道理论据是指经过实践检验的,它 的正确性为人们所公认的名人名言 、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

2、、公式 定律等。n道理论据一般采用引用的办法来表 述。在文中常可以用引号来加以辨 认。结 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 总总分语 言议论文语言:准确、 严密、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 例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 (黄冈人生如月)例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例3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道理是什么? (济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寻找文章论点从哪些地方可以找到文章 的中心论点呢?很多议论文是 直接指示型的,在原文中直接 把观点表述出来。观点一般出 现在如下地方: 标题开头结尾文中 标题的类型: )论题型 )论点型 3)文学型在寻找议

3、论文的观点的时候,首 先要研究文章的标题,因为有些议论 文的题目本身就是论点或者包含着论 点。把握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 的论点至关重要。通常标题和中心论 点有以下这四种关系: ()标题一、 题目本身是中心论点;如: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过有理想的生活 二、 题目是议论的范围,只是提出论述的对象或 者问题,论点在文章当中才提出。如:论读书谈天才论友谊 三、 题目用比喻的方式暗含着中心论点;如:奔跑的路上没有风景,文章用比喻 的方式暗含着“生命的本色应该是拥有一份闲适 和淡定的心态,不要疲于奔跑,急功近利”的中 心论点。 四、 题目用问句的方式暗含着文章的中心论点。如:杨修之死罪在曹操吗 2)

4、开头很大一部分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开章 明义,直接把中心论点点出,先提出论点 ,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如谈骨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放在标题和开头都要一个好处: 论点醒目鲜明,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 3)结尾 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末,先列举大 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如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好处: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在充分的论证 后,水到渠成。如:诠释低调文末:“在取得成绩、获得成功后仍然要低调处世” 4)文中 一些议论文是在初步议论之后,在第 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摆出论点 的,文章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 ,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

5、述之后 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 开论证,如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先摆有些人学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针对这 一现象,提出“学习不能速成”的观点再以学游 泳为例,论证“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这一中心 论点。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2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例1: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成都善待挫折)举例论证及其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 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 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 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 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

6、的地质资料 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 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 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 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通过举达尔文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疑是 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 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这一观点。道理论证及其作用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 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索则是获取新知识的 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 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 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

7、会有“自然 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 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通过引用巴尔扎克的话,有力地证明了 “多疑、善疑、质疑、探索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 这一观点。对比论证及其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能够低调处世。一些 成功的企业家,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谢绝文人为他 写发家史,而是脚踏实地、不事张扬地实施新的计划, 争取更大的成功。然而,低调处调处 世,既需要智慧和理性,也需要宽宽 广的胸襟和远远大的志向,因此并非谁谁都能做得到。有 的人写出一两本畅销的文集,便以大师自居,今天登 报纸,明天上电视,自吹自擂,直炒得大红大紫,仍 不罢休,还要持之以恒的大肆宣传鼓吹,

8、以使自己长 享盛名。有的人 通过对比,有力地证明了“在取得成绩、获 得成功后仍然要低调处世 ”这一观点。比喻论证及其作用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 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 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 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 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 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 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出大生意。这中间的 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天才还在于 个人努力“这一观点,通俗易懂,

9、易于读者接 受。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2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例2: 阅读第段或第段,依据该段所谈观点 举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论据 (黄冈人生如月) 如 谈天才第(5)题: (5)为考查你平时的阅读积累,请你另举 一个具体事例来证明人力的重要。示例: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他曾经说过:“天 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海伦 凯勒自幼因病导致盲聋哑,但她却不屈 不挠地奋斗,考上了哈佛大学,成为著名作家, 铸就了人生的辉煌。方仲永五岁就“指物作诗立就”,拥有非凡天才 后来由于他父亲“不使学”,每日“环谒于邑人”, 最后“泯然众人”。如 过有理想的生活第(4)题: (4)请为

10、文章第8段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 事实论据。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 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 照亮你的路。 C 。玄奘的弟子怀素的理想是练书法,没有钱买纸 他就每天上山砍芭蕉叶,在叶子上写字,勤学苦 练,不苟且,终究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保尔柯察金在战争中烫瞎了一只眼,之后又全 身瘫痪,但他并没有放弃,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激 励着他,使他坚强活下来,并写出不朽篇章。如 过有理想的生活第(4)题: (4)请为文章第8段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 事实论据。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 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 照亮你的路。 C

11、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变得迷茫无助,但是他心中 的理想为人类创作出最华美的乐章,指引激 励着他,他用口叼木棍敲击琴键,感受琴键的震 动,用意志战胜了磨难,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3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理解 例请你简要分析第(6)段的论证思路。(广东佛山交往的质量)(6)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 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 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 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 个人哪怕朋友遍

12、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 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 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先提出“从一个人与人如何交往,尤能看出他的做人”的观点 (1分);接着举出孔子做人最强调一个“信”字的例子正面阐述 (1分),再从做人不诚信的危害进行反而论证(1分)。语言表达通顺(1分)。(没涉及具体内容只给1分)。 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3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理解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 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 懒惰。

13、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 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 学问才会发展起来。6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 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 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 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 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 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 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

14、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 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4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 言特色的品析。例1说说第四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倘若青年人不但能反省自己,还能反省别人, 善于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就可能取得 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答:“可能”表估计推测,表明青年人这样做“取得 同样的成功、避免同样的失误”只是有可能,并非 是完全确定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与严密。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4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 言特色的品析。 例2第6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在

15、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 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 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答: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 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则是强调了“知”与 “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懂得了道理, 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4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 言特色的品析。例3请从文中第3段画线的A、B两个分句分句中任 选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A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 B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冰霜。答: (A)有了理想,要努力奋斗,不能妄自菲薄。 (B)有了远大的理想,更要付诸行动,追

16、求理想。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4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 言特色的品析。例4请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个句子的理解。相信,快乐的乐曲可以演奏到地老天荒!答:这句话总结了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形象 生动地写出了只要我们用心演奏,用乐观的心 态对待生活,快乐是可以与人们终生相伴的。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5评价作者的观点,评价文章的标题例1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例2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长沙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赞同。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关键 不是天赋,而是靠后天的努力,即非 凡的毅力、执著的精神、高度的责任 感,也就是要有一股子“傻劲”。议论文考查常见考点: 5评价作者的观点,评价文章的标题例3.对于韩信和项羽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 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观点 和理由。 (哈尔滨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这是一种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