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52147503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中考复习八年级(下)课件(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齐鸣28 响考点1:开国大典及新中国成立意义v1开国大典:v时间与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v意义: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v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 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 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09年烟台)周恩来总理曾说过,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 “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 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阅读下列图片:图一:五四运动 图四:开国大典 (1)材料中一前一后两个 “天安门”所指的事件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每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名称 标标志性意义义图图一图图二(3)结合图一和图四想一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和建设 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要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等。 前:五四运动 后:开国大

3、典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v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 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果: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 土地私有制,但土地的主人变了,封 建土地剥削制度不存在了1952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 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土地改革的意义v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 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

4、成为土地的 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 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 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v 1. 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 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 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v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年份雇农 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 地主其他194883197116180272195337435504072.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 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 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

5、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考点3:“一五”计划制定的原因及内容v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超过 历史最高水平。但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工 业生产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v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v时间:19531957年v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考点2:“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v成就:工业:建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个飞 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工业基地:以鞍钢为中心的北工业基地,华

6、北、西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交通运输: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 、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v意义:“一五计划”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 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考点四: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v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v09安徽中考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 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 要表现在( )vA.制订了中华民

7、国临时约法 v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v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 会主义性质的宪法v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考点4:三大改造v农业、手工业:实行生产合作社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v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赎 买”政策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 举。) v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v时间:1953年1956年。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v意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

8、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 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严重泛滥。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坐吃山空如何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v评价:v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 了广大人民

9、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启示: 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尊重客观 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造成左倾错误的原因是:我们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 们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下图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农业经济发 展状况 , 出现图现图 中B点到C点这这一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 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 域邓稼先 两弹元勋王进喜铁人焦裕禄 党的好干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动乱和灾难起因:的错误判断

10、,林彪、四人帮的利 用时间:1966年开始表现: 停课、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击(一月风 暴)干部、知识分子遭迫害(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 案:刘少奇案。)抗争受压制二月逆流二、粉碎林彪和江清反革命集团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原因:阴谋夺权,策动政变时间:1971年结果:粉碎政变,林彪出逃,机毁人亡2、粉碎江清反革命集团原因:阴谋夺权时间:1976年结果:果断措施,一举粉碎,结束内乱,举国欢腾 注:性质与评价见复习提纲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今)19

11、4919561966197619784312过渡时期19491953巩固时期195619661976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真理标准的讨论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民主法治建设成就邓小平理论现代化建设成就考点8:十一届三中全会(1)“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 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 (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 错误,提出“两个凡是”。(“两个凡是”实质: “左”的错误的继续)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 们思想。 十

12、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定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3、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第二代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深远意义l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l它完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的拨乱反正。l它是改革开放的开端。l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道路。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巨变变 结结果产产生的历历 史巨人 第一次孙孙中山第二次第三次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召开

13、推翻清朝的统治,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历史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考点:9改革开放(1978年底开始)一、对内改革:农村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978 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 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 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 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 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

14、富和实现现代化 开辟了一条新路。 (4)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能够促进农业 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 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 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集中劳动,吃大锅饭3、农村改革的尝试: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2、农村的情况后如何? 有何作用?自主劳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积极性提高厦门厦门深圳深圳汕头汕头 珠海珠海观察思考观察思考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 在哪两个省份在哪两个省

15、份? ?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 立经济特区立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 141. 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1984年年) )观察思考观察思考闽南三角区闽南三角区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我国为什么将这三个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我国为什么将这三个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 区区? ?至此对外开放的格局又有何新的变化至此对外开放的格局又有何新的变化?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 141. 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个沿海城市的开放(1984(1984年年) )2. 2. 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1985(1985年年) )3. 3.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进入进入9090年代年代) )进入进入9090年代年代, ,以上海浦开发开放为龙头以上海浦开发开放为龙头, ,进进 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根据刚才所学知识根据刚才所学知识, ,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内地考点考点10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