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4639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监测技术方法简化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方法水利部水文局水资源监测与评价处处长水利部地下水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树安 教高2012年4月目 录一、为什么要开展水资源监测?二、水资源监测站网规划主要原则三、全国省际河流省界断面规划主要成果四、水资源监测主要技术方法一、为什么要开展水资源监测?1.1水资源监测定义与水文监测主要区别 1.1.1 定义水资源监测(water resource monitoring ) 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开发利用保护现 状进行定时、定位分析与观测的活动。 水资源监测从广义上讲就是对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过 程中水文要素进行监测。 自然水循环主要包括: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土壤

2、水、 地下水;社会水循环主要包括对供、取、耗、排用水过程 进行监测。 1.1.2 与水文监测主要区别 1、站网布设。传统水文监测主要以河流水系为基 础进行水文站网布设,体现在一条线上;而水资 源监测站网布设,除水文监测外,还涉及取用水 ,土壤与地下水等,由线到面,由陆面(平面) 到立体。 2、主要监测方法与手段。水文监测以驻站测验为 主,巡测和自动监测为辅,流量测验不要求在线 监测;水资源监测以巡测和自动监测为主,驻测 为辅,结合调查统计,流量监测一般要求实现在 线监测。1.2 为什么要开展水资源监测 1.2.1 中央1号文件要求 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 害、事关人

3、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 邦的大事。 2、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3)建立水资源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4)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3、对水文工作的要求 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 ,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重点地区、重要城市 、地下水超采区水文测报能力,加快应急机动监 测能力建设,实现资料共享,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加强水源保护和 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加强水量水 质监测能力,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1.2.

4、2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 意见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 文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 度的意见,这是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 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 来,对实行该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意见明确了主要目标: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 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 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 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 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降低到40立方米 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

5、污染 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1.2.3 是实施大水文发展的需要1、概况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水利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 发展,水文事业已快速发展。目前基本形成覆盖主要江河湖 库、布局较为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水文站网体系。全国水 文系统现有各类水文测站39799处,其中国家基本水文站 3183处、水位站1407处、雨量站15750处、水质站6097处、 地下水站12522处;主要江河干流水文自动测报能力得到较明 显提高,水文信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水文服务能力与水平 不断提升。为国民经济建设、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科学管 理、水环境保护与

6、水生态修复等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和决策 支持,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来,在全 球气候变化日趋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水资源条件 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水文的基础地位更加重要,支撑作 用更加突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问题一是当前我国水文站网总体密度较低,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减灾 、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特别是为 中小河流治理、防治山洪灾害、抗旱、行政区界水资源管理服 务的站网非常稀少。二是自动监测与应急机动监测能力较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整 体覆盖率不高,特别是地下水、土壤墒情、水质等要素的监测 ,大部分还是人工监测;应急机动监测能力整体不强,没有形 成应急

7、机动监测体系。三是水文信息服务整体水平不高,目前大多数信息服务还处在 基本信息提供方面,深入分析的成果与产品较少;在山洪、城 市洪涝预警预测、旱情定量综合分析评价、水资源配置与水生 态修复分析评价等还相当薄弱。四是服务领域还比较狭窄,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城乡发展以 及农村水利、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 的还不够深入。五是水文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还不能满足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 管理制度需要。3、措施 一是要加快水文站网建设,夯实水利发展基础。 二是加强水文监测,提高应急监测能力。 三是加强水文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四是切实加强对水文工作领导,积极推进水文现 代化建设。 总体目标

8、:自2012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近期建设 ,基本建立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框架,初 步形成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适 应的水资源监控能力,逐步增强支撑水资 源科学管理和“三条红线”监督考核的能力。 水利部决定依托水利部水文局组建部项目 办。1.2.4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需要二、水资源监测站网规划主要原则2.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红线控制目标1.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2008年水资源公报统计的全国用水量5910亿立方米为基础, 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200亿立方米以 内; 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 方米以内; 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

9、 米以内。 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2015201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 下降下降30%30%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以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 到到0.530.53以上。以上。监督考核指标20152015年,农田实际亩均灌溉用水量降到年,农田实际亩均灌溉用水量降到400400立立 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率提方米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重复率提 高到高到90%90%,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5%85%以上以上 。监测评价指标3.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2015年,饮用水源区水质达标率总体上不低于 90

10、%,省界缓冲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60%, 保护区和保留区水质达标率有所提高。全国重 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和氨氮达标率达到60%以上。注: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 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 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2.2 水资源水量监测站网规划的思路与目标2.2.1 基本思路 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红线控制目标要求, 明确行政区界(省界、地市界)、地下水、取用水监 测站网布设的原则,提出具体的行政区界监测断面名 录、地下水控制

11、代表井名录、取用水监测站点; 优先对流域和行政区域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地区进行 部署(25条河流、54条河流);对用水效率指标已分 解到地区、行业和重点用水监控单位的,开展用水效 率监测与复核; 加快开展水资源监测工作,满足对相应流域和行政区 域水资源管理监测评估和监督考核的要求。 1.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的原则统一部署监测站网,优先对拟确定开展水量分配方案的54 条河流进行建设;逐步推进与开展其他省界站建设。2.水量水质兼顾,发挥整体功能的原则同一断面能够同时开展水量水质监测的,应首选作为省界 站。水量水质监测断面难以统一在同一位置的,可以省界水 质断面等代表的省界缓冲区的水质与水量监测站相匹配

12、。2.2.2 规划的主要原则3.避免重复、节约投资的原则一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省际河流水文测站,确立已建站优先原则;二是确立流域机构优先原则,加强流域与省、省与省 之间的协调,避免站点重复布设;三是与“十一五”、“十二 五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协调,避免重复投资。4.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在测站建设中考虑交通便利、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水文测站(监测断面)条件,驻测站以提高自动监测能力为主,新 建站优先采用巡测和自动监测方式。 5.信息共享,利用已有资源的原则流域与有关省的信息共享,保证未设站省(流域)及时、 同步得到监测信息,保证量化考核公开、公平性 。2.2.3 规划要注意坚持五个结合 一是要结

13、合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建设规划等成 果进行规划; 二是要充分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河湖普查相关成果; 三是地下水监测站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地下水监测工 程项目和机井普查成果; 四是要重点规划好拟开展水量分配方案的54条河流; 五是要与已开展或规划的水质监测断面相结合,水量 水质监测断面难以统一在同一位置的,可以省界水质 断面等代表的省界缓冲区的水质与水量监测站相匹配 。 地表水监测目标地表水监测目标2015年对确定水量分配的主要河流省界断面监 测率85%,调查率10-15%断面监测同时满足控制70%以上区域水 量总量的目标3、水资源监测目标 取水计量监测目标取水计量监测目标2015年大中型灌区取

14、水口取水计量和资料复核 率达到60% 大中型灌区取水口取水量监测与资料复 核率达80%基本满足各流域各省级行政区取水许可 总量控制监测要求 行业用水监测目标行业用水监测目标 20152015年前,对确定的年前,对确定的国家重点用水监控单位,重国家重点用水监控单位,重 点监控万元点监控万元GDPGDP用水量、农田实际亩均灌溉用水用水量、农田实际亩均灌溉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 等指标等指标 通过典型监测与抽样调查,基本满足用水效 率控制指标监督考核和监测评价的有关要求地下水监测目标地下水监测目标 重点对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区和水源地等

15、进行重点对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区和水源地等进行 地下水水位监测。地下水水位监测。20152015年,对超采区进行监测与调查;抓紧落实年,对超采区进行监测与调查;抓紧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加快国家地下项目,加快国家地下 水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基本满足对各水资源一水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基本满足对各水资源一 级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全面监控,地下水监测级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全面监控,地下水监测 基本满足地下水禁采、限采等要求。基本满足地下水禁采、限采等要求。 2.3 水资源水量监测站网布设原则1、地表水省界断面监测省界断面定义:本规划中的省界断面是指上下游 分别穿越不同的省(自治区、直辖

16、市)行政区界 或左右岸分界的主要河流(湖泊)的水量监测断 面。凡省界附近一定范围内设有水文站(水文控 制断面),区间无支流分散,水量连续的,或通 过上下游断面量测的水量数据内插计算能满足精 度要求的,可作为省界监测断面。省界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大江大河干流的省界必须设置监测断面(涉及到 左右岸界时应根据实际用水量情况在省际河段内 加密布设监测断面); 流域内一级支流或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的河 流所涉及的省界应设置监测断面; 重要调水(供水)沿线跨省界、跨流域的应设置 监测断面; 水系集水面积500 km2的 区市界应设置控制断面; 重要的跨区市界、跨流域(水系)调水(供水) 线路上应布设控制断面。 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的省际河流省界附近应设置监测断面; 重要跨省(流域)调水(供水)工程在省界和流域界附近的应设置监测断面; 水系集水面积1000Km2水事敏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