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45523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时期 文学(诗经——清)(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语文授课人:洪 赟*1第一节 诗经选讲 谷风一、诗经简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我国诗歌的 源头共收西周初年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其中5篇为“笙诗”)周王朝 采诗 官察民风(相传孔 子删定为305篇)原名诗或诗三百 汉代称为 诗经Date2l l分为分为“ “风风” ”、“ “雅雅” ”、“ “颂颂” ”三部分三部分“风”(160篇) 民歌 十 五国风“雅”(105篇) 大雅、小 雅,多为贵族、士大夫 作,用于宴 会典礼。“颂”(40篇) 用于宗庙祭 祀。Date3十五国风:十五国风:周南、召南(江汉一带 )邶、鄘、卫、王、陈、 桧、郑(河南一带)齐、曹(山东)魏、唐(山西一带)豳、秦(陕

2、西一带)陕西、山西、山东、河 南、河北、湖北Date4特点:特点:以四音为主 文字简 单重章叠句 咏唱 赋、比、兴铺陈叙述 比喻 以一物兴起另一物Date5二、谷风先秦的弃妇诗 1 1、诗中妇女被丈夫遗弃的原因:、诗中妇女被丈夫遗弃的原因:社会因素:重男轻女,男权。(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 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 裼,载弄之瓦。”)家庭因素:夫权。喜新厌旧、忘恩负义。个人因素:逆来顺受,未加反抗。2 2、谷风谷风、氓氓、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弃弃 妇妇比较:四首诗的异同点。比较:四首诗的异同点。音乐音乐在水一方在水一方 PlayPlayDate6第二节 “

3、楚辞”选讲湘夫人 一、屈原生平简介:(约前340至约前278)出生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 姓。祖先屈瑕,为楚武王熊通之子,被封于“屈”之地 ,后代以“屈”为氏。始祖为传说中的古帝颛顼高阳氏 。“帝高阳之苗裔合,朕皇考曰伯庸。”(离骚)屈原家乡为湖北秭归县。贵族出身,使他有机会接 受教育。学识渊博,同时由于他和楚王同姓,所以培养 出较浓厚的宗国感情。屈原生活的时代在战国中期,七大国之间连年征战 。当时最有条件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和楚国,但秦国占优 势,因为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更加强大起来,而楚国在 吴起变法失败后越加腐败,所以楚国必须和齐国结盟共 同对抗秦国。Date7屈原左徒(兼管内政外交) 计划改革

4、内政,并出使齐国 ,订立齐楚联盟 受 到贵族排挤打击 被 楚怀王疏远 三闾大 夫(管教王族三姓昭、屈、 景的子弟) 张仪游说 ,楚王断绝与齐的联盟(受 骗) 怀王武关被劫 顷襄王即位,做了秦国女婿 屈原被谗,遭流放到南方 顷襄王二十一年郢都沦陷 屈原在汩罗河投江自尽。Date8屈原与龙舟赛屈原与龙舟赛Date9二、关于“楚辞”西汉时,人们把屈原的诗歌称为“楚 辞”。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集, “楚 辞”出现专书。“楚辞”本义为楚人的歌辞,作为一种 文体,主要因为它是楚声的文学书楚 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方言文 学)南方民歌给予楚辞直接影响,但只有 经过屈原的努力, “楚辞”这种文体

5、才正式 建立,并且在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Date10楚辞的一些特点:语气词语“兮” 神话色彩 北方:史官文化,重人事,讲求实际 。南方:巫官文化,信鬼神,富于想象 。比兴和象征Date11三、湘夫人讲析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配偶神。湘君是湘水神,湘夫 人是帝女,居于洞庭之山。因为湘水与洞庭湖相距甚近, 所以民间传说这两个神有恋爱关系。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屈原根据楚国 沅、湘一带的民间祭歌为素材,再加工创作而成的两篇抒 情诗。二诗的具体内容无疑是描写神灵在爱情生活中的遭遇 与追求,并且通过一种祭礼仪式表现出来,然而作者却是 把人间的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灵的形象上。古代的祈神赛会 活动,正是人

6、们借以交往、娱乐的好机会,更是青年男女 寻求伴侣和发展爱情的大好时机。作为祭歌的“二湘”,名 为娱神,实为娱人。诗中抒写男女相恋之情,主要通过一 次赴约赴约失约失约的过程表现出来。Date121 1、盼望与思恋:、盼望与思恋:“目眇眇” “骋望” “远望”(辅以秋景的描写) 2 2、寻找与梦幻:、寻找与梦幻:朝驰江皋、夕济西()在水中筑起美丽芬芳的爱巢。 3 3、梦灭与思念:、梦灭与思念:捐袂遗( ) 摘杜若以遗远者 。朗诵朗诵: :橘颂橘颂PlayPlayDate13第三节左传选讲郑伯克段于鄢 一、关于一、关于左传左传左氏春秋原来是一部独立的历史书,到西汉袁 帝时,以刘歆为代表开始认定它是一

7、部解释孔子编定 的春秋的著作。他们称春秋为“经”,称解释 经书的为“传”,从此称左氏春秋为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把它和公羊传、谷梁传 合称为“春秋三传”。到晋代,经过杜预的改动,又把左氏春秋分 年、分条附在孔子修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的后面 ,并汇集了前人对春秋左氏传的注解,合编在一 起,称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但左传的记事 并非完全与春秋相符,它本身自成体系。这部编 年史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献。Date14二、 郑伯克段于鄢讲解1 1、故事情节、故事情节 王位之争领土之争武力之争母子绝情 天伦之乐2 2、人物性格:、人物性格:郑庄公郑庄公:阴险、虚伪、毒辣、善于权谋、权势高于亲情

8、。公叔段公叔段:恃宠娇纵、贪得无厌。姜氏:姜氏:极端自私、偏心。Date15第四节 史记选讲李将军列传 一、司马迁与一、司马迁与史记史记(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父司 马谈为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博学,精通天文、 历数和黄老哲子,有志于整理古今历史。在父 亲的影响下,司马迁十岁即能诵古文,后拜儒 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为师,系统学习先秦典 籍。20岁时走出书斋,漫游天下,探幽访古探幽访古, 扩大其胸襟和视野。父司马谈遗命:完成一部详载明主、贤君 、忠臣、死义之士的通史。从公元前110年正式 开始撰述编订工作。Date16探幽访古:长沙 观屈原所自沉渊沅、湘 窥九嶷庐山 观禹疏九江会稽 探禹

9、穴楚 观春申君故城宫室齐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Date17前99年,李陵协同弍师将军李广利抗击匈奴, 兵败投降,司马迁“推言陵功”,以“诬罔”之罪 被处以宫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司马迁忍辱含诟,效仿古人被辱发愤之事迹,坚强 活下来。 前96年,出狱,为中书令。前91年,史记基本完成。初命名为太史 公书,东汉时专称史记。史记共130篇,记述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 三千多年历史的发展演变,其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 通用体例。本纪12篇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世家30篇记述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表 10 篇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书 8 篇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列传70篇记人物、民族及外国。 Da

10、te18二、李将军列传讲析1 1、李广性格:、李广性格:勇敢善战、机智幽默、治军简洁、爱惜士卒,但也有 心胸狭窄和残忍的一面。 2 2、不被封侯的原因:、不被封侯的原因:朝廷赏罚不公、压制贤能为主要原因,李广个人性格 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3 3、选材与结构特点:、选材与结构特点:选取最能表现李广性格的事例,然后主要按时间顺序 来安排一个个事例。 4 4、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李广与士兵对比衬托其机智勇敢的性格。李广与程不识对比衬托其治军简洁的特点。李广与李蔡对比见出朝廷赏罚不公。Date19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讲 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咏荆轲一、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一、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 魏

11、魏 吴吴 蜀蜀西晋(西晋(265317265317) 东晋(东晋(317420317420 ) (“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291306291306) 宋(宋(420479420479 )北魏(北魏(386534386534) 齐(齐(479502479502 )东魏(东魏(534550534550) 西魏(西魏(535556535556) 梁(梁(502557502557 )北齐北齐 (550577550577)北周()北周(557581557581) 陈(陈(557589557589 )Date20二、短歌行1 1、曹操简介:、曹操简介:字孟德,沛园谯县(今

12、安徽亳县)人。祖父曹腾为宦官,是宦官集团中地位极高者。 父曹嵩为腾养子,官至太尉。社会地位不高,为士 族门阀所鄙视。四世之公的袁绍就骂曹操“赘阉遗 丑,本无懿德”。184年,曹操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又参加讨 伐董卓联军。建安元年(196年),挟天子以令诸 侯,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统一北方。希望建 立一个统一的、强盛的封建帝国。文学上有突出成就,存诗二十余首,被誉为“ 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以乐府旧题写诗,如薤 露行、蒿里行、短歌行。Date21曹曹 操操Date222、短歌行讲析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诗意回环往复,情感跌宕起伏:人生短促的慨叹求贤建功的急迫心情 反复求贤不得的忧思与期待,得

13、到贤士后 的愉悦希望招纳贤才,帮助建功立业,天下归心 的愿望。 引用诗经成句和运用典故。 运用比兴手法。朗诵朗诵短歌行短歌行Play Play 插曲插曲短歌行短歌行 Date23三、咏荆轲:1 1、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简介:曾祖陶侃,出身孤贫,以军功而达显贵, 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公,武功显赫一时,经 济上十分豪富,但本人亡故后家境急剧衰败。 陶渊明童年丧父,家庭生计维艰。30岁开始入 仕,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 ,但每次时间都不长,40岁辞官归隐。洁身守 志,躬耕自资,以诗酒自娱。427年死于疟疾 。好友颜延之为之作诔,并取其“宽乐令终曰 靖,好廉自克曰节”之义,谥曰靖节徵士。Date242、陶渊明田园诗选:饮酒饮酒(其五)(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采菊图Date253、咏荆轲赏析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故事简介。史记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