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41177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损伤患者的护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损伤病人的护理简介:1、颈椎损伤可导致各种类型的病变,由轻度的颈痛直至死亡。2、早期资料显示,50000例脊柱脊髓损伤病例中,一半涉及到颈椎, 颈部损伤中,约1/4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3、多数脊柱脊髓损伤发生在15-24岁的男性。4、5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较高。5、成人中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发生机制依次是交通伤(40-50%),坠 落伤(20-30%),暴力伤(如枪击伤,12-21%)和运动伤 (6- 13%)。6、历史上,许多颈椎损伤患者的预后较差,但近年来,早期颈椎制动 ,快速安全地转移至脊髓损伤治疗中心,恰当的药物治疗及入院后 治疗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

2、的长期预后。 概述 :脊柱共分为33节: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脊椎共有4个明显的弯曲;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和骶后凸,原始弯位于胸段和骶段,这是胚胎期形成的,继发弯位于颈段和腰段,形成于胚胎晚期,但直到出生后脊柱受到身体和头部的重力作用后才变得明显。脊柱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稳定,保护神经系统,并且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颈椎分为上颈椎、下颈椎 (1)上颈椎:系指第2颈椎以上的颈椎部分,包括寰椎, 枢椎和枕颈关节。 (2)下颈椎:系指第3-7之间的颈椎部分。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又称为隆突,当颈部前屈时颈 后与背部交界处的明显骨性突起就是第七颈椎棘突。颈椎的活动范围最大,

3、它能旋转,前后屈伸和左右侧弯 ,颈椎屈伸活动的近50%发生在寰枕关节,而旋转活动 的一半发生在寰枢关节。颈椎3-7负责屈、伸、侧弯等活 动。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及缓解 重力的震荡 ,防止对脊髓及大脑的损伤 病因:直接或间接暴力,肌肉牵拉,病理性损伤,都可引起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颈椎骨折或脱位,任何一种损伤均可能伴发颈髓或脊神经损伤。常见病因:交通事故跳水损伤高处重物坠落砸伤头颈部悬吊致伤按摩手法过重等。临床表现: 1、颈痛,局部压痛,颈肌痉挛,颈部活动受限,被迫体位。 2、脊髓损伤后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肢体感觉运动,各种反射等不同程度受限。 3、X线或CT片显示颈椎骨折或脱

4、位,MRI显示颈髓损伤情况。 特殊检查: X线:有助于明确脊柱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CT:有利于判定移位骨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MRI:显示脊髓损伤早期的水肿、出血,并可显示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变化如脊髓压迫、脊髓横断、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萎缩或囊性变等。 SEP(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现在已有MEP(运动诱导电位)。 奎肯氏试验、颈静脉加压试验,对判定脊髓受伤和受压有一定参考意义。治疗原则: 1、按急诊收住院,严密观察,做好急救。 2、单纯骨折或脱位,多采用枕颌带或颅骨牵引4-8周,必要时手法准确复位,后改为头盔或头颈胸石膏固定

5、。 3、合并颈髓损伤或颈椎不稳者,在病情许可情况下采用切开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式分前路、后路。护理措施术前准备1、对新入院病人详细介绍病房情况,使病人尽快熟悉适应新的环境。2、同医师一起对准手术病人进行评估,判断病人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制定出个体化的术前准备和护理计划。3、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病人体质,提高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4、协助医生及帮助病人完成术前各种检查,及时收集病人的各种检查诊断资料。 心理准备颈椎手术由于部位特殊,靠近脊髓,周围有大血管及神经通过,患者对手术抱有恐惧心理,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和家属作解释工作,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交代术前准备及术

6、中术后配合,同时让病房病友现身说法,来增强病人信心,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主要为颈椎前路手术作准备的,因颈椎前路手术的入路 系经颈内脏鞘(包括甲状腺、气管、食管)与颈血管鞘 (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去N)间隙 而抵达椎体前方,故手术中需将内脏鞘牵向对侧,方可 显露椎体前方或侧前方,术前应嘱患者自己或护理人员 用2-4指插入切口一侧的颈内脏鞘与血管鞘之间,持续地 向非手术侧牵拉,推移。 气管推移训练,一般在手术前3-5天进行,开始时,每次 持续时间10-20分,每天6-8次,以后推移持续时间逐渐 延长至每次40-60分钟左右,每天3-5次,如体形较胖, 颈部

7、粗短者,训练适当加强,为获得较好的推移训练效 果,要求将气管食管推移过颈部中线,以便术中暴露椎 前间隙。 呼吸功能锻炼 目的是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前要求患者戒烟,以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训练方法: 深呼吸法 吹瓶法 吹气法 有效咳嗽 增强胸部肌肉力量的锻炼。 体位训练 颈椎手术由于对术中术后有着特殊的体位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术前应加以锻炼,有利于术中管理。 1、仰卧位训练 2、俯卧位训练 3、配置合适的颈托 卧床大小便练习 颈椎病患者一般术后次日即可下地行走,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卧床时间,部分患者由于不习惯床上大小便,给术后处理带来困难,更有部分患者为了避免出现

8、术后卧床大小便带来的尴尬,采用禁食水或少进食水的方法来避免出现此种情况, 这对术后康复极为不利,所以卧床大小便练习还是应该作为术前护理的一个方面予以应有的重视。 颅骨牵引的护理1、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牵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做 好心理准备。 2、保持正确的体位和有效的牵引,牵引中始终保持牵引绳 、头、躯干成一直线,在患者颈部两侧分别放置沙袋, 切勿使颈部扭曲,以免导致或加重脊髓损伤,检查牵引 弓松紧度,有无松脱,并注意牵引重要的有效性,保持 牵引绳在滑糟内,防止牵引弓抵住滑轮或床头。 3、保持针眼处干燥,针眼处滴酒精,每天两次,保持室内 清洁,减少污染。 4、颈椎外伤牵引时,骶尾部和后枕部是

9、主要着力点,也是 牵引后容易出现皮肤问题的部位,故要预防压疮的形成 。 术后护理 物品准备:床边备好氧气,两个1斤重的沙袋,专用小 枕头,准备好相关设备,如吸引器、气切包、心电监护 仪等。 接诊术后病人: 1、在患者头颈两旁各放置沙袋(盐)一只,以固定头 颈部。 2、根据病情调节输液(或输血)速度。 3、有导尿或引流管者,应妥善固定,并记录引流量。 4、给予持续氧气吸入。 5、医嘱配置输液药品。 6、如有家属陪床,交代家属术后注意事项。术后24小时的观察与护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密切注意呼吸情况3、注意头颈部的制动4、脊髓神经功能观察5、对于有打鼾史的患者,术后应加强睡眠观察,当患者进入熟

10、睡阶段出现打鼾时,应及时唤醒,避免发生熟睡性呼吸抑制 饮食护理 颈前路手术,术后初期可瞩患者多食冰冷流质,如冰砖和雪糕等,以减少咽喉部的水肿与充血,2天后改半流,症状消失后改普通饮食。后路术后如气管插管对咽部未造成明显损伤,患者无特殊不适,可直接吃普食,但不可吃太硬的固体食物,以防植骨块的滑脱。 体位护理 1、颈椎内固定手术患者,无论是前路还是后路,只要 其所应用的内固定能使颈椎术后获得坚强的稳定,手术 后体位要求相对较少,可于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下床 前先戴上颈托在床边坐一会,没有头晕等不适再下床, 第1次下床时一定要有人在旁扶持,防止晕厥或摔倒等 意外,下床后可在室内稍作活动。 2、颈椎术

11、后植骨者或脊柱稳定性受到影响者,为避免 植骨块脱出或内固定松动,要求术后必须卧床,颈部活 动要尽可能减少,尽可能保持头部与身体垂直,即使是 在翻身时也应保持,出院时进行颌颈胸石膏外固定。( 现在一般是支架) 3、患者下床前教会病人起床要领:头部保持中立位, 缓慢侧卧再起床,不可仰卧或俯卧起床),防体位性眩 晕或颈部用力不当而造成意外损伤。 切口护理 1、术后引流管护理 颈椎手术后为避免术后因创面渗血对脊髓和气管的压迫 ,术后常规放置引流使渗液流出,由于颈椎手术位置较 深,皮片引流效果较差而多用负压引流,注意观察伤口 局部渗血、渗液情况,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有效,防 止堵塞及逆行感染,妥善固定,

12、准确记录引流量。如血 性引流液100ml每小时,连续3h提示有出血可能,需立 即报告医生,如引流液颜色为淡血性或洗肉水样或清亮 或伤口敷料大量渗液,24h引流液超过500ml,应考虑有 脑脊液漏。 、术后换药 术后的天内,由于创面未愈合以及引流管的存在 ,细菌可沿着引流管、切口及缝线等通道侵入创面,因 此,覆盖创面的敷料需经常更换以保持切口清洁。 主要并发症的护理 、颈部血肿 、脑脊液漏 、植骨块部分滑脱 、肺部感染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呼吸肌的麻痹吞咽困难的护理体温异常的护理口腔护理安全护理激素冲击疗法的护理尿道管理及排便管理术后常见护理问题窒息的可能有感染的危险急性痛脑脊液漏的可能受伤的危险功

13、能锻炼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病人进行手、足部活动。锻炼内容:术后当天做手指、腕关节活动,足趾及踝关节活动; 第一天,可做肢体抬高、关节屈伸,每日次,每 次1530分钟,逐日增加,对能下地的病人也不例外。术后线片示植骨块融合者,可去除外固定进行以下颈 部功能锻炼:如左右旋转、与项争力、左右回旋等,但要注意动作宜慢,活动幅度与强度应循序渐进。 出院指导1、出院后需继续带颈托约个月。2、避免颈部剧烈运动,防止跌倒。3、纠正与改变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姿势。4、继续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5、定期门诊复查,复查时间为术后个月,个月,个月和个月。6、告诫患者禁烟,据文献报道,吸烟影响植骨融合率,故术后禁烟个月。谢谢!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欣 赏!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