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135022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复习 三维设计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晨读话题 爱国(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部分,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诱惑面前,当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成之时,当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到万人景仰;卖国奸贼遗臭万年,遭尽世人唾骂。历史公正的裁决,早已昭昭在世!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2、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送人赴西安3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陆游登慧照寺小阁4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兵部尚书胡公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诗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1陈天华遥寄血书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

3、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喊:“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2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3张伯苓筹办南开学校南开中学的创

4、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了下来。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竭尽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4“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后来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

5、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1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 ”火箭之王“和”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为的钱学森博”能抵五个师“年,被外国人称为1950。远在士,已是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和实验中心主任。他配备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术设备,享有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得天独厚“。如果从追求个人的科研成果来说,那真是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1950。个师5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长金布尔声称: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

6、受到美国政府的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但他毅然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人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钱学森的誓言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深度评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2姚明的爱国情

7、姚明是中国体育运动历史上国际影响力最大的运动员之一,但他不是从天而降的英雄,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智慧、坚韧的职业体育精神,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深受广大球迷的喜爱。球场上的姚明,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努力提高球技;球场外,他更是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谈举止,做到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关于他的负面新闻都是零,作为一名在美国打球受到全世界注目的中国人,这样的表现就是在为自己的祖国赢得尊敬和赞誉。2008年4月4日,因脚伤停赛的姚明回到北京,短暂休息一晚之后,在中国篮协的安排下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简短的介绍之后,有位记者问:“请问你什么时候回美国?”这本来是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问题,没想到

8、姚明马上纠正记者的提问:“不是回美国,而是去美国。是回中国,去美国。”话音落地,全场响起一阵自发的热烈掌声。好一个“回”字,好一个“去”字。一字之改,包含的是多么深挚的爱国情!这样的爱国情怀,其实在姚明的体育生涯中是贯穿始终的,特别是他出国去NBA打球后愈加浓烈。从2002年进入NBA到2008年,凡是有代表中国男篮参加的重大比赛,姚明都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参赛。有一次,姚明在接受休斯敦纪事报采访时说:“在我来NBA之前,我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国家队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我来到NBA之后,这仍然是我最重要的目标。只要能让我进国家队,不给我报酬没关系,没有球迷我也不在乎,甚至让我当板凳球员都行。因为能

9、为国家而战是一种荣誉。我第一次穿上国家队球衣时是17岁,第一天拿到球衣时,我像模特一样在镜子前摆弄它。球衣对我来说确实有点大,但我觉得能把我的名字印在上面是一种荣誉。”深度评论说一件事容易,做一件事难;做一件事容易,一直做一件事难。姚明用自己的言行,为所有的明星们树立了一个爱国的榜样。时下,爱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某个明星个人的事情,而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大写尊严的金晶金晶,女,27岁,残疾人击剑队员,29届奥运会境外火炬手。 法国当地时间4月7日中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巴黎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当天,几名分子试图从中国火炬手金晶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北京奥运

10、圣火的传递。坐在轮椅上的金晶面对暴行,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虽然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个情景打动了所有在场的人。深度评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现在,一个小女子用她瘦弱残疾的身体告诉每一个轻藐中国的人:中国人都是大丈夫!爱国、献身,这是每一个热血青年都毫不吝啬的词语。但在威胁来临、危急时刻,我们是否能在那一刹那作出无悔的正确的选择呢?国应该怎样爱?金晶用行动告诉了我们。责任,与生命同在(2010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点一把香烛,捧一脉花香,翻一页书卷,摄一袭情怀,携一

11、份责任,走在生命的两旁,将这一段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题记吃鱼的年代,猫就可以丢弃捕鼠的责任吗?谬也,殊不知责任须与生命同在。唯有捕鼠,猫方为猫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八阵,演七星,东结孙吴,西和羌族,北拒曹魏,南平蛮夷。中军帐里,你运筹帷幄。赤壁火温暖了东吴,草船上刻满了你的智慧,翠屏山下留有你的足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忠贞职守,尽了身为人臣的责任。你本可以在战火硝烟的三国,隐于山中,淡看世态,闲度一生。但为了统一大业,为了黎民百姓,你毅然出山,用一生诠释了责任的重量。你的忠诚告诉世人:责任,与生命同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豪情壮志却被昏庸皇帝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

12、英雄难以再拼力保家卫国。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辛酸悲慨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谗言媚语,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但那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之豪言壮语激荡着你爱国的责任,纪念岳飞,让我懂得了何谓铁骨铮铮,让我懂得了责任与生命同在。行走在历史的河畔,我看到了责任的无处不在。汨罗江畔蒸腾了千年的墨香,昏黄灯光下司马迁佝偻的背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责任,都与生命同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萧条了整个华尔街,拖垮了雷曼兄弟。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这时一直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却拿出4万亿救市,默默地履行着一个大国的责任。与生命同在,即使有了安逸的生活,责

13、任也永远不能丢!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在青海玉树地震中那些殉职的武警战士们,你们本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和绚丽的未来,却毅然将生命献给了人民,你们是好样的!责任,与生命同在!责任,犹如沙漠中的曼陀铃,能奏出天籁之音;犹如宫泽贤治笔下的文字,能营造出空灵优美的世界。责任与生命同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生命因此而绽放一世华彩!亮点评析这是河南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亮点如下:(1)文采飞扬,表达流利。本文语言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开头巧用题记,就很好地彰显出了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事例中,作者整散句式、长短句式、化用诗句等交叉融合使用,自由灵活,在流动和流畅中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2)主旨突出,结构严谨。本文中心在开篇就结合漫画内容交代了出来“殊不知责任须与生命同在”,从古今中外的事例中逐一佐证,从古到今,从个体到整体,井井有条,思路清晰。(3)取材古典,巧用事例。作者所用素材并不多,诸葛孔明、岳飞、屈原、司马迁、中国救市、玉树救灾等事例,详写前两个古典素材。对古典素材的使用很容易,但用出彩很困难。但本文作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当有力,体现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亮点关键词文采飞扬 主旨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