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213398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公共安全教育更是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培养我校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我校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碌曲县教育系统公共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

2、的各个环节,提高广大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杜绝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做到由浅

3、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二、主要内容(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年级在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等内容。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二)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的各个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置,分开教育。1.小学 13 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1)、生活居家安全。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液化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具的使用

4、,学习和认识电、火、日用化学品的使用和危害性,认识与陌生人交往的安全问题。(2)、了解风、雨、雹、雷、闪电、洪水、地震等基本自然现象及危险性。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3)、乘车行路安全。认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线,知道如何行路、乘车。(4)、卫生安全。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常识,预防常见食物中毒和疾病。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5)、消防安全。认识玩火的危害,了解野外用火和森林防火的知识,知道发生火灾怎么打火警电话、怎么逃生。(6)、活动安全。了解游泳、滑冰、索道、游乐设施等安全知识,知道校内游戏、校外活动、户外活

5、动注意什么,如何上下楼梯、乘坐电梯,公共场合不拥挤,知道躲避危险建筑物。(7)、运动安全。如何安全使用体育器材,体育运动注意什么等。(8)、应急处置。学习 110、119、120 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9)、森林防火安全: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做到不到山上去野炊、烧纸、烧香、点蜡烛;不到山上去抽烟、不烧山上的枯草、树叶等。2.小学 46 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1)、交通安全。避免道路交通伤害,铁路及道口交通伤害,知道交通安全基本法规。(2)、食品卫生安全。学习食品、饮食卫生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危害、传播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酗酒、毒品的危害。(3)、消防安全。了解野

6、外用火和森林防火的知识,了解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火情的处理和逃生自救互救基本方法。(4)、劳动安全。掌握一般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安全知识。(5)、校外活动安全。了解郊游、游泳、滑冰、集体活动等安全常识。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6)、防范治安侵害。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他人求助的意识。(7)、了解络信息安全。认识黄色等不良信息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行为,防止沉迷络和游戏。(8)、进一步了解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危害,掌握突

7、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的预防措施。(9)、森林防火安全: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做到不到山上去野炊、烧纸、烧香、点蜡烛;不到山上去抽烟、不烧山上的枯草、树叶等。三、实施途径(一)课堂教育。对无法进行学科教学渗透的公共安全知识,利用地方课时进行课堂教育来完成公共安全教育规定的内容。(二)学科渗透。科学、体育等各学科,要在教学中渗透剧毒、易燃、易爆、防洪、防雷、防雹、地震、防电、防传染病、防事物中毒、防运动伤害等公共安全教育。(三)专题教育。结合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游戏、模拟、体验、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与公安消防、交通、公安、卫生、地震等部门联

8、合进行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四)实践教学。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自然灾害等展览,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演练等实践教学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五)媒体宣传。利用校园墙报、板报、报刊、广播等媒体广泛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六)学校将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在校期间,凡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班级,不准评为文明班集体,班主任不准评为优秀班主任。四、保障机制(一)学校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每周一上午进行国旗下讲话,教育内容要涉及公共安全教育。(二)我校按上级要求,各年级开设了想关安全教育课,并有兼职安全教育的教师。(三)我校在每

9、周举行的教师的教师会议上,加强对教师关于公共安全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从而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质量。(四)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把安全课列入对教师的各种考核中,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以提高教师对公共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方案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教育目的、原则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使中小学生学到健康生存需要的基本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抵御危险、防范侵害、应对突发安全事件进行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

10、社会安全责任感,树立珍爱和相互珍爱生命的意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深浅适宜、循序渐进。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全省统一要求与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的原则。二、教育内容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抵御自然灾害、防范治安侵害、认识毒品危害、预防爱滋病等传染病的卫生常识、络信息安全、安全应急处置等。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保护个体生命安全的

11、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有效防范各种危害。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按照小学低年级(13年级)、小学高年级(46 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公共教育内容。(一)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1、生活居家安全。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液化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具的使用,学习和认识电、火、日用化学品的使用和危害性,认识与陌生人交往的安全问题。2、了解风、雨、雹、雷、闪电、洪水、地震的基本自然现象及危险性。3、乘车行路安全。认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线,知道如何行路、乘车。4、卫生安全。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常识,预防常见食物中毒和疾病。5、消防安全。认识

12、玩火的危害,知道发生火灾怎么打火警电话、怎么逃生。6、活动安全。知道校内游戏、校外运动、户外活动注意什么,如何上下楼梯、乘坐电梯,公共场合不拥挤,知道躲避危险建筑物。7、运动安全。如何安全使用体育器材,体育运动注意什么等。8、应急处置。学习 110、119、120 电话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二)小学高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1、交通安全。避免道路交通伤害,铁路及道口交通伤害,知道交通安全基本法规。2、食品卫生安全。学习食品、饮食卫生知识,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危害、传播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汹酒、毒品的危害。3、消防安全。了解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火情的处理和逃生自救互救基本

13、方法。4、劳动安全。掌握一般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安全知识。5、校外活动安全。了解郊游、游泳、滑冰、集体活动等安全常识。6、防范治安侵害。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他人求助的意识。7、了解络信息安全。认识黄色等不良信息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络和游戏。8、进一步了解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的危害,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三)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1、掌握一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自然灾害发生时冷静对待、自我保护和逃生能力。2、学会预防传染病、事物及饮水中毒基本知识,掌握急救处理常识和简单用药知识

14、。3、了解毒品、爱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4、学习道路交通法,懂得分析交通安全隐患,避免骑车打闹及影响他人交通行为,避免违章和交通事故。5、掌握应对敲诈、恐吓、抢夺、抢掠、性侵害的防范方法。6、学会在公共场合分析公共安全隐患,拥有自我刨花和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7、掌握预防体育运动教学安全事故的知识和技能,遵守实验教学规程,懂得一般实验伤害的救护知识。8、认识判断络色情、反动、邪教等有害信息,增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9、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打架、群殴等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15、四)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主要为:1、交通安全。学习交通法规的性质及基本原则,掌握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应注意的事项,掌握一定交通事故应急急救方法。2、消防安全。了解造成火灾的原因,各种灭火器的使用知识,不同性质火灾的扑救方法,掌握各种场合火灾逃生自救互救技能。3、卫生防病知识。掌握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流感等常见传染病及爱滋病的病因及预防知识,基本用药常识。4、基本掌握各种自然灾害自救的技能和紧急救护他人的知识。5、预防应对治安侵害。有效应对敲诈、恐吓、抢夺、抢劫、性侵害事件,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6、形成在各种状态下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掌握在各种生活环境、公共环境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

16、,有效抵制、防范安全事件发生。7、认识络交流存在的安全隐患,识别欺骗、欺诈和各种不良诱惑,拒绝上当受骗。8、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意识。三、教育方式(一)课堂教育。对无法进行学科教学渗透的公共安全知识,利用地方课时进行课堂教育来完成公共安全教育规定的内容。(二)学科渗透。化学、物理、地理、生物、体育等各学科,要在教学中渗透剧毒、易燃、易爆、防洪、防雷、防雹、地震、防电、防传染病、防事物中毒、防运动伤害等公共安全教育。(三)专题教育。结合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游戏、模拟、体验、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与公安消防、交通、公安、卫生、地震等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四)实践教学。通过参观交通、消防、治安、疾病、自然灾害等展览,组织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互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演练等实践教学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五)媒体宣传。利用校园墙报、板报、报刊、广播、电视、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安全教育氛围,产生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四、实施措施(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