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2535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官方微信:【zjjsks】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 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电话:0571-86483577 教师微信号:zjjsks教师(证)交流群:283422375 教师招聘交流群 369898410浙江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二)案例三:红红3岁,喜欢的小鸭子玩具碎了,她就伤心地哭起来,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她就又笑了;看见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起来。根据情绪发展的趋势原理加以分析。【参考答案】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化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首先,引起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食物、玩具等往往是引起早期儿童情绪的动因,所以,玩具碎了红红就

2、会哭,得到巧克力就会笑。其次,儿童情绪逐渐丰富和深刻化。早期儿童的情绪指向和体验比较表浅,因此,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转化。最后,儿童情绪逐渐受到自我意识的支配,冲动性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露到内隐。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感染性等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案例四:强强是4岁幼儿,他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把它放在这里作门吧”;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兴奋地对着它说:“你不要乱动,等我下了命令后,你就去打仗!”请根据学前儿童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参考答案】这里涉及到了

3、很重要的概念自言自语。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发展的过渡形态。1.自言自语的特征自言自语既有外部语言的特征(出声),又有内部语言的特性(不是用来交流,只说给自己听,进行自我调节)。2.自言自语的形式 官方微信:【zjjsks】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 477号华星科技大厦三楼 电话:0571-86483577 教师微信号:zjjsks教师(证)交流群:283422375 教师招聘交流群 369898410(1)游戏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和表现力。例如,一个小班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 ,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

4、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你呀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生病要打针的”儿童一边做各种游戏动作,一边说话,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在绘画活动中也常常有这种情况,用语音来补充不能画出的情节。(2)问题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简短、零碎,常常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出现,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喜等。当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也会用这种言语表示所采取的办法。例如,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四五岁儿童的“问题言语”最为丰富。既然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幼儿口语发展的一种形态,成人要正确加以对待,不要斥责他或阻止他,而是应该帮助和引导它发展成真正的内部言语。6-7岁儿童已经能够默默地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只是遇到困难时,才使用“问题言语” 。更多教师信息贴心资讯尽在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