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12429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素质教育考试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某地四名初三女学生,相约服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某某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答题思路:1)这种悲剧对应试教育无奈、无助的消极的反抗,着实令人扼腕、痛心。如果继续实施应试教育,这不会是最后的一例。2)这是教育的失败,因为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人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但应试教育异化了人的发展进程,只以分数衡量人、评价学生,当成绩不理想时,则万念俱灰,这实在有违教育的初衷。3)

2、教育必须改革,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是个体的精神和能力,即使考试不理想,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强项,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发展。4)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们学习的同时,就在我们黄石地区,几所好的中学依然在根据考试分数分派坐位,老师理直气壮,家长惟命是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盼来素质教育的春天?这种状况还恐怕不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专利,在全国不知多少。可话又说回来,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应试的分数又一定的公平性。3.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 21 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

3、最强的。调查同时显示,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用来做数学题的时间是每周 307 分钟力的只有 14.9%。读了这一案例,你有什么感触?请从素质教育的重点来分析。答题思路:1)读罢此案例,心中唏嘘不止。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用牺牲我们孩子宝贵的童年和珍贵的创造力资源换来“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值得吗?2)我们的先人曾放言“人是最可宝贵的”,人所宝贵的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资源,尤其是孩子,他预示着聪慧、年轻、美好和创造力及发展前景,但这个“计算能力世界第一”葬送了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资源,是一种超值的付出,无论怎样算计都是不经济的。3)救救我们的孩子,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保护

4、好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把他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还其欢乐、愉快的童年,还其游戏、歌唱、跑跳的童年。4)当我们还未找到更好的开发儿童智力资源的时候,如果只是应试教育仅仅记忆力得到运用的话,不如先对资源进行保护。不需要去争徒有虚名的什么“世界第一”。4.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01 年79 月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 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 2/3 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答题思路:1)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

5、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素质与特长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德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德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素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

6、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

7、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案例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是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5这些孩子真是傻子吗?今年秋季开学不久,类似学校通知新生家长为孩子做“智育测验”的事件时有发生。家住老西门附近的一位刘姓家长反映:她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并有外祖父母领管,因为女儿未经过托儿所和幼儿园,刚进校后,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有陌生,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好奇感,加上女儿生性文静,不喜欢和同学说话和玩,班主任老师见她整日闷声不响,就对家长说:“我看你女儿脑子不灵活,

8、有些傻,你最好带她去做一次测试。”这些孩子傻吗?请用人的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理论分析。P176答题要点:1)为人师者,下此结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2)人的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案例中的小女孩主要是因为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内向,加上环境不熟悉,教师如果仅凭孩子“整日闷声不响”,就断定孩子傻,完全不科学。3)通过“智力测验”并不能完全断定一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一定的医学鉴定。作为教师或学校,想以此判断孩子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毕竟,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智力是呈正向分布的,智障儿童和天才儿童都是极少数,多数人是正常状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6.人的智慧

9、 80决定于训练,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答题思路:1)这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过于夸大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不可否认,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可能,对于某些有特殊的素质的人的发展可能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天赋”,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不能过于夸大。3)人的发展除了遗传,还有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天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人类科学家对“狼孩”所做的努力可以说明。4)这种错误的认识为“血统论”、“宿命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不可取的。7.一位教师对学生插话的处理上午第二节课,我正在讲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柔石“颇有点迂”这句话时,刚提到那个

10、“迂”字,课代表就站起来问:“老师,这个“迂”是什么意思?是说柔石“先进”还是“落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我觉得正好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让学生争论一下。A 说“字典上说得“迂”就是“迂腐”,是指人的言谈、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显然,柔石的思想有点落后。”B 说:“我不同意,柔石是共产党员,对革命忠诚,不怕牺牲,怎么能说他落后呢?”C 说,“我觉得“迂”只是他的性格,不是他的思想,更不是他的生活态度,作者写他的“迂”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D 插话道:“而是赞扬他,这才符合作者的本意。”E 说:“我想,我们要扩大点眼界来看柔石的“迂”,联系方孝孺的

11、被杀,不难想到柔石的硬气和忠诚。后来写他和作者一起走路时,吃力地“简直是扶住我”怕作者被汽车或电车撞死,这不是有点“迂”吗?他实在太善良,对朋友也实在忠诚,反而让人觉得他“迂”得可爱。”(笑声)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如同掀起一阵旋风,每个人都被卷入了。我看到同学们充满热望得眼光和专注得神情,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作了小结在习兴奋、愉悦得气氛中,下课铃响了。一位教师对学生好奇心的处理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

12、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阅读了上述两个案例,请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你的想法。答题思路:1)这两个案例是两种教学方法、两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对照。2)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采取因势利导的方式,按照学生的思路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入纵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给予点评。这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很灵活,有引导,有讨论,有小结,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采取了探究式、质疑式、探讨式的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完美结合,相信这节课

13、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3)同上个案例中的教师完全不同,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急需改革。8.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01 年79 月的调查:75.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 9、94.4、70.5。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答题思路:1)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教师的教学方式,

14、不仅需要改革,而且是急需改革。2)改革的方式,我认为:第一,当务之急的改革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如果思想观念不改革,无论再谈什么,都是酒瓶装新酒,无补于事。急需改革的观念有:平等的学生观、互动教学观、自主性学习观、探究式学习观等。第二,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启发式教学。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体验相结合。第四,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媒体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第五,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改革,改过去我说你做为引导、启发,提供学习支持。9.优点单年轻的初中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人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

15、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它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分别抄下大家些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它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让我们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答题思路:1)海伦是一位聪明、智慧而又有爱心的老师,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教育的独创。2)海伦老师的方法符合心理指导的原则。是以全体学生(包括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对象,关注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发展,若干年后的事实说明海伦的教育达到目的。3)海伦老师是从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认知启发和调控的,让学生们通过“优点单”,重新认识自己,正

16、确评价自己,悦纳自己,从而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质量。10.“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它差生一样的遭遇。然而我本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少休息时间也说不清楚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阅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的体会,请着重于心理指导方面。要点:1)读罢这则自述,我感到一阵心酸。学生尤其时差生,其进步是何其艰难。成绩不好,当然抬不起头,可发奋取得了好成绩,依然不能改变老师的固有看法。我们的师生关系的确需要清理。教师的观念转变很重要。2)从上述自述看,问题不在学生,而是在教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理应得到老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然而得到却是羞辱。当学生发奋获取好成绩时,理应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然而得到的是教师的怀疑,这严重的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原则。首先,教师要反省自己的学生观和教育方法。2)该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指导。主要是在学习方面,教师应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