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095717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_说课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5 5-1 -1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5章第1节的内容。在八年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章,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组成, 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因此,本节内容 在整个中学生物学的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 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种

2、群和群落的内 容,后面是关于生态系统的其他知识内容,在整个教 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以 后的生物学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本内容包含的 一些生态基础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 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和能力分析l 在知识储备上,通过对八年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以及前一章种群和群落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思维方式,想深入地学习生态系统以解决当今人与环境的重大问题。l 在能力上,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学生的学习、思考方式已经发生初步转变,具

3、有一定的探究式、合作式和体验式学习能力,形成了较强的探索意识。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二)心理分析高中学生问题意识都比较强,在高中生物课 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探 究,通过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及教师点拨,完全 可以达到成功。但高中学生相对初中学生而言不 太活跃,讨论积极性可能不太高,所以需要充分 引导和激发。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及现行教学大纲 对这部分内容的有关要求,同时根据对本教材结 构和内容的分析,并结合着高三

4、年级学生的认知 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如下: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解释生态系统 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分,并能够举例说明 各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能够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说出各类型的特 点; 能够初步描绘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关系。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教学目标(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 合作交流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 思维迁移能力 5 5-1 -1生态系统及

5、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教学目标(三)情感目标 体验并参与合作、交流、讨论式学习;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 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对生物课程标准和大纲的 解读以及对教材的全面分析,我将本节 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二)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5 5-1

6、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五、教学方法(一)教法 体验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二)学法 自主学习与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相结合 的学习方法 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分析课标、教材和学生,编写教案;2.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PPT);3.将学生按合适的方式分组。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二)教学环节1.导入(4-5min)首先提问: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 些,请同学回答并说

7、出它们的危害。然后通 过PPT给同学展示一组相关的图片,再由“要 解决这些问题就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及性质等多方面的研究”导入到本节课 的重要内容。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二)教学环节2.讲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4-5min)先请同学们浏览这节的主要内容,我将利用这 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板书。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生态系统的概念,接下 来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忆种群、群落的概念以及初 中学过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用以强调生态系统 的概念。接着我会直接利用页边的问题提问,并让学生 列举一些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的例子,最后导

8、出生 物圈的概念。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二)教学环节3.小组讨论(9-10min) 通过前面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基本 理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接下来我将让同 学们分组讨论完成我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问题将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具体的 问题设置如下: ?5-1 5-1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思考与讨论1.各组选一个最熟悉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多的列出生态系统 中的生物名称; 2.各自分析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画出食物链,小组内比较、 综合,共同完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

9、外还有那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 是否可缺?为什么? 4.每个生物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的途 径一样吗? 5.按照不同种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将它们进行归类; 6.联想其他生态系统的组成,讨论是否也能做相同的归 类; 7.小组绘制一份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图。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二)教学环节4.成果展示与交流(10-12min)在引导学生完成讨论后,我将请两个 小组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结果;然后我将带着学生一起比较、分析、 讨论两个小组的结果。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

10、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二)教学环节5.成果总结(6-8min)前面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完成后,接下 来我将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 成成分,以及各组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 能量流动中所起的作用。最后一起分析总 结,在黑板上完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教学过程(二)教学环节6.结束(5-6min)我将利用结束的环节,带着学生复习生态系 统、生物圈的概念,并利用结构模型指出生态系 统的组分以及其有机整体性。最后是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下去好好消化 本节课的内容,预习后面剩下的内容并完成课后

11、练习。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概念无机环境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二、范围生物圈 三、组分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四、结构统一的、有机的整体七、板书设计-1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 产 者空气消费者123遗体、粪便等分解者无机物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八、教学评价本堂课结束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的 教学进行评价:1.教学任务完成情况;2.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授课内容有没有犯知 识性的错误;3.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情况;4.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5.学生在讨论及成

12、果展示交流过程中是否充 分发挥了主体性地位。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九、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努力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科 学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树立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观念。但由于教学过程中受 课堂教学时间和班级较大的限制,成果展 示的机会只能给两三个组,难以保证每位 同学都认真投入。另外,如果时间充裕, 老师对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详细点评,教 学效果将会更好。*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 5-1 -1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提出 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