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2085274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制性条文宣贯(水文)(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水利工程部分)何华松 - 水 文强制性条文发布与实施的必要性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发布与实施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措施 是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 是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 也是政府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强制性条文的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从水利工 程建设技术标准中摘录的。条文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 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 利益,且是必须执行的。水文部分强制性技术要求水文部分涉及的技术标准汇总表涉及7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共22条

2、主要内容河流流量测验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水文缆道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工程水文工程设计洪水水文测验强制性技术要求相关技术标准包括: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 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L443-2009)四项标准,强制性条文共8条 4.1.1 水文测站设施建设应分别满足防洪标准 和测洪标准的要求。 当出现防洪标准相应洪水时,应能保证设施设备 、建筑物不被淹没、冲毁,人身安全有保障。 当发生测洪标准相应洪水时,水文(水位)设施设 备应能正常运行。测站测报工作应

3、能正常开展。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SL2762002摘编说明 本条对测站的防洪、测洪建设标准的制定主要 依据了防洪标准(GB50201-94)、 关于颁发的通知( 水资文199938号)等文件。 测站水文基础设施作为防护对象应保证其防洪 安全,尽可能避免受洪水灾害而造成难以挽回 的损失。技术装备在发生不大于测洪标准洪水 时,应保证能开展正常工作。防洪标准和测洪 标准主要以洪水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检查要点和方法 本条检查时重点了解测验河道段的不同重现期洪水 位、最大流速、最大流量及洪水发生时漂浮物的类 型,北方河流封、开河的形式及冰塞冰坝情况,流 冰尺寸和冰流速,河势演变和断面冲淤

4、情况; 复核水文站站房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高程,涉水建筑 物的抗冲能力等; 检查缆道基础混凝土的碳化情况,缆道支架的锈蚀 情况,主缆和循环索的断丝情况,测船的使用年限 ,相关使用证书;检查自记水位台的基础、结构、 外观。 4.1.2 水文(水位)站的防洪、测洪建设标准应根 据水文测站级别划分原则和水文(水位)站的重要 性,按表4.1.2的规定执行。摘编说明 我国水文测站分布极其广泛,有很大的地理位置 差异,其测站规模大小、重要性和功能也有较大 差异,根据本标准第3章水文测站级别划分原则 ,对不同级别的水文(水位)站选定不同的防洪 、测洪建设标准。 大河重要控制站的防洪标准原则上应高于100年 一遇

5、,若受地形条件限制确实无法达到100年一 遇,同时近50年以来也未发生过100年一遇洪水 ,其防洪标准应不低于近50年以来发生过的最大 洪水。 大河一般控制站的防洪标准无法达到50年一遇 , 同时近30年以来也未发生过50年一遇的洪 水,其防洪标准应不低于近30年以来发生的最大 洪水。 大河重要控制站和大河一般控制站的测洪标准不 能低于当地和测站下游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测洪 标准内的洪水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常规测验 方法实测,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应急测洪方案。案例分析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长江委的“长江中下 游宜昌大通河段水文测报工程”项目是“九八长江 大水”的重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6、,采用的水文设 施防洪标准,即大河控制站为高于100年一遇,或 不低于近50年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大河一般控制 站为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或不低于近30年以 来发生的最大洪水。 1)岸上观测设施应高于有实测资料以来最高洪 水水位1.0米以上,测验河段有堤防的测站应高 于堤顶高程。 2)受测验河道洪水影响的专用变压器应高于历 年最高水位3.0米以上,专用供电线路及通信天 线应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5.0米以上。 3)跨河缆道最大垂度点的高程满足河道相应通 航标准的航道净空高度要求。案例分析 采用的测洪标准,即:大河控制站为50年一遇至100年 一遇,或不低于当地和下游保护区防洪标准;大河一般控

7、制站为高于30年一遇,或不低于当地和下游保护区防洪 标准。 1)水位观测设施能测记到本站最高洪水位以上1.0米, 水位自记设施能测记到本站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 。 2)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控制站流量观测设施能较准确地 施测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测验河段有堤防的站, 应测到堤防设计洪水。超标准洪水发生时应有应急措施, 获取洪水流量过程信息。案例分析 4.1.3 水文测站岸上观测设施和站房防洪建设应 符合下列要求: 1 非平原河网地区,测站岸上观测设施和站房 应建在表4.1.2规定的防洪标准洪水水位1.0m以上 ;测验河段有堤防的测站,应高于堤顶高程;平原 河网地区按需建设;雨量、蒸发及其

8、他气象要素观 测场地高程宜设置在相应洪水水位以上; 2 测站专用变压器、专用供电线路、专用通信 线路及通信天线应建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0m以上。 3 测验河段、码头应有保护措施,确保出现高 洪水位时不因崩岸或流冰而导致岸边设施和观测道 路被毁。 4 沿海地区的水文基础设施应能抵御十二级台 风。摘编说明 水文测站岸上观测设施和站房防洪建设十分重要 。过去由于条件限制一些测站站房建在大堤之内 ,站房防洪标准低于堤防标准。 相应的供水供电防洪标准等均不能达到标准。 对水文测站岸上观测设施和站房防洪建设提出强 制要求是必要的。检查要点和方法 本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测站岸上观测设施一般 包括雨量气象场、

9、码头、自记台的仪器房、缆道 基础支架、报汛天线等。 应检查其防洪高程与最高洪水位的情况;供电线 路在近河侧要考虑河道最高洪水位,在背河侧要 注意涝水位的影响;北方河流注意了解流冰情况 ,并检查设施的防冰能力。 沿海的水文测站包括潮位站,要检查天线、太阳 能极板安装的牢固度。 4.1.4 水文测站测洪标准与报汛设施设备应符合 下列要求: 水位监测应能观测到历史最高最低水位。 测验河段有堤防的测站,应能测记到高于堤防防 洪标准的水位。 水位自记设施应能测记到表4.1.2规定测洪标准相 应的水位。摘编说明本条主要是水文测站测洪能力与报汛 的技术要求。 检查要点和方法本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水文 站和水

10、位站的水位观测能力是否测到历史最高和最 低水位,在水库的坝上水位自计台设计中,要求测 到校核洪水位和水库死水位以下;检查水文站和水 位站的应急测验措施,在超标准洪水出现以及由于 漂浮物较多等特殊情况,水位观测和流量确定的方 案;检查报汛水文站的报汛设备的完好情况及其畅 通率。 6.9.4 对于水文测站从事水上作业人员,应配备 救生衣等。 摘编说明水文测站从事水上作业应配备救生 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作业人员在测船上 没有严格执行,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要点和方法本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水 文站在吊箱上和船上作业要求作业人员穿着救生 衣,船上配备救生圈等设备;应检查测船上救生 设备配备情况。吊箱

11、测流的水文站救生衣配备情 况和安全生产制度。案例分析水文站在吊箱上和船上作业命令要求作业人员穿 着救生衣,船上配备救生圈等设备。在60-70年代 吊箱的控制系统没有现在完善,在雨天测流时,滑 轮和升降索之间摩擦力减小,某水文站,出现测流 吊箱落水的问题,两名测验人员落水其中一名穿了 救生衣,另一名未穿救生衣,穿救生衣的人在下游 获救,另一名失踪。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GB5017993 2.2.15 水文测验河段应设立保护标志。 在通航河道测流,应根据需要设立安全标志。 严重漫滩的河流,可在滩地固定垂线上设标志杆 ,其顶部应高出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 摘编说明为了切实保证水文测验河段不受影 响,测验

12、设施不被人为破坏,在高水位时滩地水 文测验得以顺利完成,在水文测验河段设立相应 标志是必要的。 检查要点和方法本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在 长江珠江等通航的大江大河,以及南方河网地区 的水文站在设计和建设时,要考虑保护标志和保 护措施。北方通航河道的保护标志应具防冰能力 。案例分析在长江珠江等通航的大江大河,以及南方河网地 区的水文站在设计和建设时,要考虑保护标志和保 护措施。长江徐六泾水文站采用浮筒安装ADCP测 流,在浮筒周围设置了避航标志。长江的六滧潮位站设计新建自记水位计井时,考 虑了防撞柱设计,并配置了附属安全维护活接灯桩 1座,自记台及活接灯桩的安全警示灯(航行专用 等)5台,安全警示

13、灯配套太阳能电池板5套,安全 警示灯配套电源5只。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GB5015992 5.3.2 在测站附近发生泥石流时,应及时向领 导机关报告情况,并根据需要按下列要求进行调 查:一、调查暴发泥石流前后的降水过程或时段降 水量,有困难时应调查降水总量及历时;二、调查流域面积、河沟长度、山坡及河沟坡度 ,土质、植被及河床冲淤,滑坡或塌方等地质、 地貌情况,估算固体物质来量并详细记录和拍摄 现场实景;三、在不同断面处,采取代表性的泥石流堆积物 样品,仿原样搅拌后取样,送中心实验室进行含 沙量、颗粒级配及有关项目的测定与分析;四、估算泥石流洪峰流量和总量等特征值,最 后整理调查记录,编写调

14、查报告。 摘编说明泥石流是多发的地质灾害,水文站附近 发生泥石流时,水文站职工有义务上报有关情况,并 开展调查工作。 检查要点和方法本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泥石流 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灾害形式之一,地质灾害的防 治和洪水易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泥石流 和滑坡体的影响,水文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避开这 些地区,有些小流域山洪与泥石流同步发生,在水位 观测方式宜采用非接触式即超声波、雷达、光电等方 式;在检查和审查各省区开展山洪灾害治理项目设计 时,要充分重视山洪和泥石流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 对预警系统组成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案例分析泥石流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灾害形式之一,地 质灾

15、害的防治和洪水易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 考虑泥石流和滑坡体的影响,水文测站的基础设施建 设应避开这些地区,有些小流域山洪与泥石流同步发 生,在水位观测方式宜采用非接触式即超声波、雷达 、光电等方式,在宁夏银川防洪工程项目设计中,在 防御贺兰山的山洪时,水文站的观测水位采用超声波 ,流量则以浮标为主进行设计。目前各省区开展山洪 灾害治理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山洪和泥石流预警 预报系统的建设。并开展降水强度与山洪(泥石流) 的关系研究,以取得临界量。水文缆道测验规范 SL4432009 3.1.5 为确保缆道操作与运行安全,测站应根据 需要配备下列装置: 1 水平、垂直运行系统的制动装置。 2 极高、极远、极近的标志或限位保护装置 ,限位保护装置应独立于正常操作系统。 3 在通航河流进行测验时,应按航道部门的 规定设置明显的测量标志。 4 夜间测验时的照明装置。 摘编说明水文缆道制动和保护装置对水文缆道 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检查要点和方法本条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对上 述制动装置的状况进行检查;通航河道的保护设施 应明显和完整,尤其是夜间测验活动时灯光配置要 切实配置。除此以外,河道的断面清障非常重要, 如遮住操作间与测流铅鱼的通视,测验安全无法保 障。 案例分析除以上制动要求外,河道的断面清障 非常重要,某水文站滩地杨树高大,遮住操作间与 测流铅鱼的通视。测验安全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