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2074978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改革开放举措。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下面是整理的关于 XX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xx 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20xx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政府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浙江时的重要指示,认真执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

2、升级系列组合拳,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改革开放举措。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改革,组建省海港集团,规划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设立(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加快建设。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现义新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先后设立义乌、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开展海宁市场采购贸易改革试点,加快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推进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

3、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按照国家外交战略布局,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互联大会,世界互联大会成为国家战略平台。深入推进“四张清单一张”改革。完善权力清单制度,积极探索政事分开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制定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责任清单制度,探索建立省级部门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制度。完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开展企业独立选址投资项目 50 天高效审批改革试点,推进企业“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改革。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制度,设立总额 200 亿元的省产业基金。完善政务服务,实现省市县联并向乡镇延伸,率先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公开

4、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数据平台。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总结推广海宁、德清、平湖等县(市)改革试点经验,制定实施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方案。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三权”改革,实施农村供销、生产、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宁波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完善价格决定机制,政府定价项目减少 48%。深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展海盐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桐庐县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试点。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中高职

5、教育贯通,实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开展大中小学课程改革。统筹推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改革,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全面开展户籍制度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二)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把稳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加快发展七大产业,传承发展历史经典产业,实现经济发展高开稳走向好。加强农业基础,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强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和海上“一打三整治”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四换三名” ,研究制定“浙江制造”标准,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

6、显现,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统筹推进有效投资、外贸出口和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大力推进浙商回归,全面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积极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42886 亿元,增长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810 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 26665 亿元,增长%,其中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生态环保、技术改造投资均增长 20%以上;外贸出口 xxxx4 亿元,增长%,其中市场采购贸易增长%,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785 亿元,增长%,络零售额增长%。把创新驱动与环境倒逼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整治低小

7、散,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城、梦想小镇等创新空间建设,总结推广新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全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万件、高新技术企业 xx88 家,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深入推进“五水共治” 、“三改一拆” ,加大节能减排、大气治理、交通治堵等工作力度,完成黑臭河整治 446 公里、建设城镇污水管 3406 公里,完成 10010 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54 个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 A 提标改造,省控断面劣 V 类水比例从%下降到%;新建改造超低排放燃煤机组 26 台,淘汰改造燃煤锅炉 xx814 台,淘汰黄标车 32 万辆,设区城市平均浓度下

8、降%;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亿平方米;启动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万亩;淘汰XX 多家企业落后产能、万家小作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吨标煤,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四种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把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城市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原 26 个欠发达县加快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省发展一盘棋。制定实施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规划纲要,积极推进中心城市功能建设和都市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都市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深化中心镇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城市经济快

9、速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浙派民居” ,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三)加强民生保障,强化发展惠民切实加强居民增收工作,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 4600 元的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健全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 13%,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 2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 11%和 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3714 元和 21125 元,分别增长%和 9%。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统筹推

10、进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加强重点高校建设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建成浙江音乐学院。全面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促进医疗卫生城乡均衡分布。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大病保险制度,新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xx7 万和 44 万。加强城乡住房保障,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 27 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万户,解决万户农村无房户、危房户建房用地。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机构养老床位万张。加快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增农村文化礼堂 1481 个。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申办 2022 年亚运会。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加快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11、,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餐桌安全治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重大隐患排查力度,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和 4%。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各位代表,20xx 年是“十三五”发展的收官之年,我们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民生实事,为“十三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抓改革、强创新,稳增长、调结构,治环境、惠民生,防风险、促和谐,胜利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省级实际执行的行政审批事项从 1000 多项减

12、少到 283 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市场主体达到 471 万家,净增万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 107 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二;累计引进外资亿美元、出口 12396 亿美元、境外投资亿美元,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年度研发经费支出从 494亿元增加到 1000 亿元,累计获得专利授权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万项;新增 5 个国家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3558 家增加到 7712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 2396 亿元增加到 4910 亿元,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地区生产总值从 27748 亿元增

13、加到 42886 亿元,年均增长%,人均生产总值从 5xx58 元增加到 77644 元,三次产业结构从:44 调整为:,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有效投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 10 万亿元,其中重大基础设施投资 9330 亿元,重大产业投资 8930 亿元,重大统筹城乡投资 4478 亿元,重大公共服务投资 6055 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 8352 亿元,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并不断向农村延伸,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从%提高到%;累计转移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建成“美丽乡村”特色村 2500 个,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 676

14、万亩、现代农业园区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1049 万亩,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进展。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环境整治,消灭垃圾河 6496 公里、整治黑臭河 5106 公里,新增污水收集管 1xx00 公里,完成“三改”面积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亿平方米,新植树木 5 亿多株,新增平原绿化 207 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 625 万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四种主要污染物累计减排万吨,节能 4500 万吨标煤,地表水 III 类以上水断面比例提高个百分点,全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和谐,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 100%,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6%,建成农村文化礼堂 4928 个,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 3684 万和 5195 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和%,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安定有序。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累计制定和修改省政府规章 69 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 54 件,处理行政复议案件万件。1/3123 下一页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