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文鉴赏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2067435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文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诗文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诗文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诗文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国古代诗文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文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文鉴赏(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古代诗文 阅读鉴赏文山州教科所语文教研员 贺国灵一、学习古诗文的目的和意义“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 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 ,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 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云南省考试说明提出:古诗鉴赏 要通过重点字词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通过关键语句读懂诗歌中的意境意象 ;通过诗歌中的意境意象鉴赏诗歌中蕴 涵的深层情趣;通过意境意象的鉴赏感 悟诗歌创造和连缀所构成的艺术境界和 艺术感染力;通过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 出来

2、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味 诗歌的风格;通过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 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等。一首诗歌,要如何鉴 赏?鉴赏出哪些东西来 ?一般分:“读悟联结” 四个步骤。 一、读 。“读”是从文本中获 取感性材料的唯一途径。对诗歌 而言,“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 从读中获取的感性材料是鉴赏诗 歌的先决条件。读的目的就是要 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 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 二、悟 。“悟”是在“读”所感 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的 理性思考过程。通过悟,可较为 具体地把握诗歌意境、作者情感 等鉴赏内容,因此,这一步更为 重要。那么,“悟”什么?悟诗歌 意象,悟诗句中的关键词(诗眼 或词

3、眼)。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 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 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 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 味的具体形象。 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 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以进行 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 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 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 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联。在“悟”的过程中, 我们已经较为具体地把握了诗歌 鉴赏的各方面内容,但这还只是 对诗歌价值的相对单一取向,并 不全面。因为有的诗歌还具有它 的现实意义,所以在鉴赏时,还 必须联系作者写作的当时背景( 包括社

4、会、文化、政治背景)和 作者的生平等因素。 四、结1诗歌类型及 宏观鉴赏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 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 、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 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 理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 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 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它类诗歌。 1.借景抒情(或情景 交融或移情于景)诗, 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 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 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 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2.咏史怀古诗, 要联系背景,领悟 情感(感慨兴衰或 寄托哀思或托古讽 今)。 3.伤春伤别诗, 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 韶华易逝、壮志未酬 的感慨,或表达对亲 朋、好

5、友、爱人的无 限思念之情 4.羁旅行役诗,是 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 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 遥远故乡的眺望,对 家乡的思念。 5.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 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 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 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 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 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6.托物言志诗,是诗人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 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 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 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 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 的 。7.边塞征战诗,反映 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 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 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 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 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 黩武的统治者 。8.赠友送别诗

6、, 通过景物渲染离别 时凄凉氛围,抒发 难离或勉励之情 。9.闺怨诗,写闺 房女子对丈夫久客 不归的埋怨或对远 在边地征戍的夫君 的思念 。10.谈禅说理诗,是诗 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 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 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 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等。 诗歌鉴赏重在对 诗歌的思想情感、 表达技巧、语言特 点三方面的鉴赏。 08年题:5与“竹深村路远”构 成对偶的一项是( ) A月照窗前竹 B白鹭忽飞来 C 聊寄一枝春 D 月出钓船稀 6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A“人闲桂花落”一句中,诗人精心捕捉了“花 落”这一动态情景,映衬春山之幽

7、静,取得了 以动写静的艺术效果。 B“桂花落”表明春天将逝,表达了作者对时 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C“月出惊山鸟”写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月光 洒进山林惊醒了已入梦的山鸟。 D“时鸣春涧中”,写山鸟误以为天色将晓, 不时发出鸣叫,画面生动有趣。长安九日诗(07年)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 容进行分析。(3分)07年题:9.有一位同学以“青叶” 为题写诗,写了前两句,现请你 续写后两句。(3分) 青 叶 春到丝丝绿, 秋来点点红。甘为一青叶,诚托数朵荣文言文鉴赏:考试说明要求:“ 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通假字的

8、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的准确含义,实词词义的 比较和词语古今异义的辨析,了解课文 中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课文中特 殊句式的特点,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 正确领会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进行 初步分析,将课文的重要句子或语段译 成现代汉语,重点句子或语段内容的探 究;作品情感倾向的评价等。”学习文言文重点 在于掌握文言的实词. 虚词和句式。文言实词有以下五个特点:1.单音节词占多数。2. 古今异 义。3.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4.有 大量的通假字。5.词类活用。依这五 个特点,我们要想很好地理解常见的 文言实词的含义,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就需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文言文实词 知识。 1.单音词占优势读文

9、言文时,不要用 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去误 解古代由两个单音词组成 的词组。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阡陌交通;今齐地方 千里等2.词的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 江:(古) 长江( 今)泛指一切大的河流。河:黄河 。河流的统称。诗:(古)诗经。 (今)指所有诗歌。 词义缩小。金:(古)指所 有金属 (今)专指黄金。让(古) 辞让,谦让,有表责备之意。(今 )辞让,谦让 无表责备之意。 词义转移。涕:(古)眼泪 (今)鼻 涕。偷:(古)苟且,马 虎,刻薄,不厚道 (今) 偷盗。故事:(古)指前 朝旧例。(今)文学作品 中的情节。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地 位低下,见识浅陋, 没贬义(今)指品质 恶劣,是贬

10、义词3.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 象相当普遍。即一个词在 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 同的含义。而同一个词的 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一 定的联系。 如:公问其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温故而知新。 4、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 的意思。古汉字通假的 主要特点是借音同或音 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1)音近相通同音通假: “蚤”通“早”; “ 惠”通“慧”;“畔”通“叛”(2)形近相通 形声字与声旁通假 。如 :禽通擒 直通值 同声旁的形声字通假 如 :拒通距 说通悦如:文言文通假字一览表 七年级(上册) 1.不亦说乎 “说”(yu) 通“悦”,意:愉 快。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

11、 “女”(r) 同“汝”意:你 。论语十则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 通“ 智”意:智慧。论语十则5.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 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 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 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 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一 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 ,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 ”。(1)名词活用为动词 朝服衣冠。服(2)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和“劳”,本意都是 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 劳累”。(3)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 有亭翼然临于

12、泉上者 (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意义比较抽象, 有时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 意义。文言中介词、连词、助词 、叹词都属虚词;有些代词、 副词用法接近虚词,故也算虚 词。文言虚词不多,但难把 握,用时注意:1、区分虚实 2、辨析用法3、对比古今3、对比古今文言虚词的用法,少数沿用至今 如:学不可以已有的现在不用了 如:盖、夫、矣、哉有的发生变化。如: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表原因/今:表结果有些虚词形式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一样,但 用法或意义却不同。 如:虽然:(古)虽然这样、即使这样(今) 连 词 (三)文言常用句 式应掌握的主要有四 种:判断句。 被 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用

13、“ 是”表判断,文言文中很少用“是” 表示判断,通常情况下用“者 ,也”、“也”、“者, ”,或主谓之间用“即”、“乃” 、“则”等词语表示判断。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此则岳阳楼 之大观也。 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常用“于”、“见”、“见于” 、“为所”等形式表被动。 例如:帝感(于)其诚;吴广 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指文言 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不符合现代汉 语的习惯。主要有四种类型:1.主谓倒装。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2.定语后置。例如: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3.宾语前置。例如:何陋之有?4.介宾短语后置。例如: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省

14、略句。例如:(村人)见渔人 ,(村人)乃大惊,(村人)问( 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近几年中考虽未出专门考查文言文 句式特点的试题,但从文意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的角度也都考查了这 一知识和能力。掌握文言句式的特 点,有助于全面准确理解文意,提 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 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 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 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即我们常说的“信、达、雅”。 初中一般只要求达到“信、达”就 行。 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 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 法、移位法、保留法、替 换法、意译法,简括为“对 、增、移、留

15、、换、意”六 字。 复习建议:古诗文占分最少20分,一 般背诵8分,阅读12分,但07 年、08年都是26分,约占全 卷的22%,比重还是很大的。对13篇共有篇目扎实做到: 字字落实,“地毯式”过关。 要一篇一篇过,一个一 个词落实,课后的注释、每篇 文章均要求学生背诵;每篇都 总结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写作手法、思想情感,所有考 点一网打尽。 1、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实词 、虚词(意义、用法)2、明确文中涉及到的文言句式3、整体把握(全文内容)4、了解写作特点(写作手法、 修辞、语言)5、审视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 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情感)* 祝大家:身体健康, 中考取得好成 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