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2062689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必须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3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部分)工程进行。 钢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中分项工程划分应按照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钢结构分项工程应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各 分项工程检验批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划分。说明:3.0.4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的规定,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是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检验批

2、、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一般 来说,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属于分部工程,对大型钢结构工程可按空 间刚度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当主体结构时含钢筋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等时,钢结构就属于子分部工程;钢结构分项工程是按照主 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划分,本规范将钢结构工程划分为10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单独成章,将分项工程划分成检验批进行验收 ,有助于及时纠正施中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钢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 单层钢结构按变形缝划分;2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3 压型金属板工程可按屋面、墙板、楼面等划分;4 对于原材料

3、及成品进场时的验收,可以根据工程规模及进料实际情况合并或分解检验批;305分项工程检验批合各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主控项目必须符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2 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值)符 合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 偏差值的1.2倍; 3 质量检查记录、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应完整。说明:3.0.5检验批的合格质量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质量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基 本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因此必须全部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这意味着主控项目允许有不符合要求的检验结果,即这种项目的检查

4、 具有否决权。一般项目是指对施工质量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2 钢构件焊接工程 主 控 项 目 525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 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图5.2.5a 、b、c);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 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图5.2.5d),且不 应小于10mm。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 mm。 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 于3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说明:5.2.5 对T型、十字型、角接接头等要求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为减少应力集中,同时避免过大的焊脚尺寸,

5、参照国内外相关 规范的规定,确定了对静载结构和动载结构的不同焊脚尺寸的要求。 526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 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许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 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 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说明:5.2.6 考虑不同质量等级的焊缝承载要求不同,凡是严重影响焊缝承载能力的缺陷都是严禁的,本条对严重影响焊缝承载能力外观

6、质 量要求列入主控项目,并给出了外观合格质量要求。由于一、二级焊 缝的重要性,对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应有特定不允 许存在的要求,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对动载影响很大,故 一级焊缝不得存在该类缺陷。一 般 项 目 528二级、三级焊缝外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中表A.0.1的规定。三级对接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 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 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 。 529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中

7、表A.0.2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 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条 ;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检验方法:用焊缝量规检查。说明:5.2.8、5.2.9 焊接时容易出现的如未焊满、咬边、电弧擦伤等缺陷对动载结构是严禁的,在二、三级焊缝中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接焊缝的余高、错边,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及角焊缝的 焊脚尺寸、余高等外型尺寸偏差也会影响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必须加 以限制。附录A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 A.0.1 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A.0.1项目允许偏差缺陷类型

8、二级三级未焊满0.2+0.02t,且1.0 0.2+0.04t ,且2.0 每100.0焊缝 内缺陷总长 25.0 根部收缩0.2+0.02t,且1.0 0.2+0.04t ,且2.0 长度不限咬边0.05t,且0.5;连续长 度100.0 ,且焊缝 两侧咬边总长 10% 焊缝 全长0.1t且1.0,长度不限弧坑裂纹-允许存在个别长 度5.0的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允许存在个别电 弧擦伤接头不良缺口深度0.05t,且0.5缺口深度0.1t,且1.0每1000.0焊缝 不应超过1处 表面夹渣-深0.2t 长0.5t,且2.0表面气孔-每50.0焊缝长 度内允许直径0.4t, 且3.0的气孔2个,孔距

9、6倍孔径注:表内t为连 接处较 薄的板厚。A.0.2对接焊缝及完全熔透组合焊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0.2的规定。表A.0.2A.0.3部分焊透组合焊缝和角焊缝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A.0.3的规定。表A.0.3 序号项目图例允许偏差1对接焊缝 余高 C一、二级三级B20:03.0 B20:04.0B20:04.0 B20:05.02对接焊缝错边 dd0.15t,且2.0d8.0mm的角焊缝 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 要求值 1.0mm,但总长 度不得超过焊缝长 度10%;2、 焊接H形梁腹板与翼缘板 的焊缝 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 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 值。 5210焊出

10、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说明:5.2.10 为了减少应力集中,提高接头承受疲劳载荷的能力,部分角焊缝将焊缝表面焊接或加工凹型。这类接头必须注意焊缝与母材 之间的圆滑过渡。同时,在确定焊缝计算厚度时,应考虑焊缝外形尺 寸的影响。 5211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较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基本 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 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 于5处。 检验方

11、法:观察检查。63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控项目 631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 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磨擦应单独进行磨擦面抗滑移系 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见本规范附录B。 检验方法:检查磨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说明:6.3.1 抗滑移系数是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设计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力,因此构件磨擦面无论由制造厂处理还是由 现场处理,均应对抗滑系数进行测试,测得的抗滑移系数最小值应 符合设计要求。本条是强制性条文。 632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 内应进行终拧扭矩检查,检查

12、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检查10%,且不应少于10个;每个 被抽查节点按螺栓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2个。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B。说明:6.3.2 高强度螺栓终拧1h时,螺栓预拉力的损失已大部分完成,在随后一两天内,损失趋于平稳,当超过一个月后,损失就会停 止,但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螺栓扭矩系数将会发生变化,影响检查 结果的准确性。为了统一和便于操作,本条规定检查时间同一定在 1h后48h之内完成。 63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除因构造原因无法使用专用扳手终拧掉梅花头者外,未在终拧中拧掉梅 花头的螺栓数不应大于该节点螺栓数的5%。对所有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

13、强度螺栓连接副应采用扭矩法或转角头 进行终拧并作标记,且按本规范第6.3.2条的规定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10%,但不应少于10个节点,被抽查节点中梅花头未拧掉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全数 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本规范附录B。一 般 项 目 63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拧顺序和初拧、复拧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 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资料。 检验方法:检查扭矩扳手标定记录和螺栓施工记录。 635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 ,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检查

14、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6高强度螺栓连接磨擦面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有飞边、毛刺、焊接飞溅物、焊疤、氧气铁皮、污垢等,除 设计要求外磨擦面不应涂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37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螺栓孔。高强度螺栓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扩孔数量应征得设计同意,扩孔后的孔径 不应超过1.2d(d为螺栓直径)。 检查数量:被扩螺栓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及用卡尺检查 638螺栓球节点网架总拼完成后,高强度螺栓与球节点应紧固连接,高强度螺栓拧入螺栓球内的螺纹长度不应 小于1.0d(d为螺栓直径),连接处不应出现有间隙、松动等

15、未拧紧情况。 检查数量:按节点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0个。 检验方法:普通扳手及尺量检查。说明:6.3.8 对于螺栓球节点网架,其刚度(挠度)往往比设计值要弱,主要原因是因为螺栓球与钢管的高强度螺栓紧固不牢,出现间隙 、松动等未拧紧情况,当下部支撑系统拆除后,由于连接间隙、松动 等原因,挠度明显加大,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B.0.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含初拧、复拧、终拧扭矩的现场无损检验。 检验所用的扭矩板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该不大于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 验法与施工法应相同。扭矩检

16、验应在施拧1h后,48h内完成。 1 扭矩法检验 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用扭 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该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的偏差 在10%以内为合格。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扭矩值按下式计算:Tc=KPcd式中 Tc-终拧扭矩值(Nm);Pc-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kN),见表B.0.3;d-螺栓公称直径(m m);K-扭矩系数,按附录B.0.4的规定试验确定 (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 的平均值均为0.1100.150,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0.010)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可按0.5取值。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 可按下式计算:To=0.065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