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20625 上传时间:2017-03-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ppt 35)(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标准和环境监测 一、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的概念、意义、体系、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1、环境标准的概念 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方法等,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发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如 我国的环境标准,既是标准体系的一个分支,又属于环境保护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法的性质 * 来自 为什么说 我国的环境标准具有法的性质? 具有规范性 不是以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具体数字、指标、技术规范来表示行为规则的界限,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具有强制性 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环境标准同环境保护规章一

2、样, 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制定和发布 。 我国的环境标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的环境标准发展到基本形成环境标准体系的过程。 1973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个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 到 99年,我国发布的国家环境标准 361项和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29项 * 2、环境标准的意义 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 是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体现 环境标准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 、 法规的基本保证 , 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环境标准用具体的 数值 来体现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应控制的界限 。 如果没有各种环境标准 , 法律 、 法规的有关规定就难以有效

3、实施 ,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也无实际保证 环境标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 实施环境标准必然要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 , 这样 , 就使环境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判断污染防治技术 、 生产工艺与设备是否先进可行的依据 , 从而促进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进步 * 3、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体系的概念 环境标准体系 是 指根据环境标准的性质、内容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进行分级、分类,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 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由 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三级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

4、准 五类 构成的* 我国的环境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协调性 是指各个环境保护标准之间是互相一致、 互相衔接 、 互为条件 、 协调发展的 。 层次性 是指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如 三级 层次构成的 。 配套性 是指各种环境保护标准之间 ,是相互联系 、 相互依存 、 相互补充的 发展性 是指环境标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 而是与定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 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相适应的 * 环境标准 的分级。 环境标准 根据 制定 、 批准 、 发布机关和适用范围 的不同分为三级 国家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制定 批准发布机关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局 省级人民

5、政府批准发布适用范围 全国范围内或者在特定区域内适用行业内适用 没有国家环境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环境保护行业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辖区内适用举例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上海市 工业 “废气”、 “废水”排放试行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 国家标准是对共性或重大的事物所作的统一规定 , 是制定地方环境标准的依据和指南;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局部的 、 特殊性的事物所作的规定 , 是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 环境标准的分类 根据环境标准的 性质、内容和功能 ,环境标准分为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 五类 分类 性 质 功 能 说

6、明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国家环境政策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科学管理环境的重要手段分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规定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保证,是控制污染源的重要手段分国家和地方环保基础标准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原则等所作的规定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环保方法标准是以抽样、分析、试验等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使环境监数据具有可比性,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标准样品标准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或鉴定其他物质的物质所制定的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五类标准的关系 环境质量标准 规定环境质量目标 , 是制

7、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 环保基础标准 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 、 环保方法标准的基础; 环保方法标准 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手段; 标准样品标准 是实现上述标准的基本物质条件 *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是指国家对各类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 , 在一定条件下的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 。 它明确规定了各类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达到的目标值 , 并约束有关部门在限期内应达到的环境质量要求 , 是各地对环境进行分级 、 分类管理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础 。 如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是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 未

8、作规定的项目 , 按照规定的程序 , 结合地方环境特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指为了实现国家环境标准的要求 , 以全国 常见的 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所制定的排放标准 。 直接规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浓度的数量 , 适用于全国范围 *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是指当地方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不适于当地环境特点和要求时所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一种情况是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未作规定的项目 所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另一种情况是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所制定的 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

9、, 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地方标准中未做出规定的 , 仍然执行国家标准 。 要切实实行污染控制必须依靠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4、环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环境标准的基本原则 政策性原则 。 制定环境标准要体现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 、 政策和符合我国国情 , 使标准的依据和采用的技术措施达到技术先进 , 经济合理 、 切实可行 , 力求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以环境基准为基础的原则 环境基准 亦称环境质量基准 , 是指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特定对象 (人或其他生物 )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 环境基准 由污染物与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映关系来确定 ,

10、 不考虑人为因素 , 不具有法律效力 。 而 环境质量标准 则是 以环境基准为依据 , 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 。 区别对待原则 。 制定环境标准要具体分析环境功能 、 企业类型和污染物危害程度等不同情况 , 区别对待 , 宽严有别 。 按照环境功能的不同 , 对自然保护区 , 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功能环境 , 标准就严些;对一般功能环境 , 标准就宽些 。 按照企业类型不同 ,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 对新厂从严 , 老厂从宽 。 按照污染物危害程度不同 , 标准的宽严也不一 , 对剧毒物从严 , 一般物从宽 。 可行性原则 。 制定环境标准 ,

11、 一方面要根据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合理 , 技术可行 。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 , 要对社会为执行标准所花的总费用和收到的总效益进行 “费用 效益 ” 分析 , 寻求一个既能满足人群健康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 , 又使防治费用最小 , 能在近斯内实现的环境标准 。 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和国外先进环境标准的原则 既可节约 ,又可接轨 * 环境标准的制定程序 国家环境标准 由我国 环境保护局 提出 标准项目编制计划; 国家 技术监督局 纳入全国各类标准 编制计划 ; 国家 环境保护局 下达 制定标准计划 任务书 , 由 编制单位 按照制定标准计划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 , 组

12、织制定 环境标准; 标准草案 ( 报批稿 ) 报国家 环境保护局 审查批准 ; 国家环境保护局将批准后的标准送 国家技术监督局统一 编号 、 发布 。 地方环境标准 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 草拟 , 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 发布 , 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备案 * 环境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环境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是环境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 环境标准只有通过实施 , 其作用和效果才能实现 。 环境标准发布后 , 各有关部门都 必须严格执行 , 任何单位 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 。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要为实施环境标准创造条件 , 制定实施计划和措施 , 充分运用环境监测等手段

13、, 监督 、 检查环境标准的执行 。 对因 违反标准 造成不良后果或重大事故者 , 要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二、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概念、任务、意义、环境监测网、环境监测 报告 制度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 是 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 。 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的测定 , 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 * 环境监测的内容 物理指标的测定 。 包括 噪声 、 振动 、 电磁波 、热能 、 放射性 等水平的监测 。 化学指标的测定 。 包括各种 化学物质在空气 、水体 、 土壤和生物体内水平 的监测 。 生态系统的监

14、测 。 主要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 。 如乱砍滥伐森林或草原和过度放牧引起的 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 , 二氧化碳和氟氯烃的过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 环境监测的分类 环境监测按其目的 , 可以分类以下三类: 研究性监测 。 主要是研究确定从 污染源 排出的污染物的迁移变化 趋势 和发展 规律 , 以及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 影响 和危害程度等 。 监视性监测 , 亦称常规监测 。 主要是对在不同功能区内的水 、 气等环境要素 , 进行 长期的定点 、 定期 监测 , 从而 了解 和掌握环境污染 情况 , 评价 治理效果和判断环境质量的 好坏 。 特定目的的监测 。 主要

15、是指 污染事故 的监测和 污染纠纷 的仲裁监测。 前者为污染事故的判断和处理 提供 监测 服务 ;后者为解决污染纠纷提供技术 依据 。 环境监测按其对象 , 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环境质量监测 。 由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的监测 , 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 并编报各种环境监测报告和环境质量报告 。 污染监督监测 。 对污染源的 监督管理 。 还可按污染物存在的空间分类 , 分为大气监测 、 水质监测和土壤监测等 * 2、环境监测的任务 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规定: 环境监测的任务 是 对环境中各项 要素 进行 经常性监测 , 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对各有关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