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 课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047995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农业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的农业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的农业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的农业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的农业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农业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农业 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理中国地理 之我国农业的发展1.原产地在我国的农作物:水稻、谷子、大豆、桑蚕、茶树等2.目前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花生一.我国农业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1.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 、用等物质资料。(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上解 决了占世界19%的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 2.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原料3.农产品出口换取了巨额外汇,支援了 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建设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 利 条 件不 利 条 件气候 资源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 光热条件优越。夏季全国 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地区差异明显,干旱地区广,

2、多灾害性天气,台风、寒潮、 旱涝灾害水 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 (仅次于巴西、俄、加、 美、印尼)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 少,东多西少;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很大,多旱涝灾害土地 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 耕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和林地 比重小,干旱地区广;耕地后 备资源少,分布在边远地区生物 资源种属繁多,品种丰富许多地方生态平衡遭破坏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2.农业生产大大增长。1.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改善。3.农业生产布局有所改进我国的种植业.影响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土地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气候条件: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足够的热量

3、、水分、光照 。 .概念:在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 部门。.分布: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 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 陵区。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一年三熟一年三熟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产生原因: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冬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甜菜棉花、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农业特色耕作业: 东部季风 区 坝子农业:云贵高原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河

4、谷农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谷地.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 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 地区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特 点: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我国专用小麦优势区: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江 中下游优质麦带、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大)、珠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大)、珠 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台湾西部平原;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台湾西部平原;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地、东北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地、东北 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西北灌溉区(宁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西北灌溉区(宁 夏平原、河西走廊)。夏平原

5、、河西走廊)。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总产 两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总产两占 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总产两占 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 主。总产量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 区。总产量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 积及总产量不足1%。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序号商品粮基地主要粮食作物三江平原春小麦 松嫩平原春小麦 江淮地区水稻、冬小麦 江汉平原水 稻 成都

6、平原水 稻 洞庭湖平原水 稻 鄱阳湖平原水 稻 太湖平原水 稻 珠江三角洲水 稻江汉平原长江中游滨海、 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序号商品棉基地附近重要纺织工业基地 江汉平原武汉 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上海、无锡 黄淮平原青岛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北京、天津、石家庄 邯郸、郑州 南疆 (全国最大棉花基地)乌鲁木齐我国商品棉 基地分布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油菜分布范围南迁北移黄淮海平原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长江流域我国的油菜有冬油菜和秋 油菜。 冬油菜集中分布在长江流 域。 秋油菜分布在甘肃、内蒙 古、新疆一带,东北。我国油料作 物集中产区 序 号油料 作物集 中 产 区 油菜长江流域,

7、出现“北移南迁”趋向 花生我国东部的暖温带(渤海沿岸、山东半岛),亚热 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主要糖料作物的分布生长习性重要产区温度带 A作物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 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 内蒙古、新疆中温带B作物甘蔗 生长期长,需水肥 量大,喜高温 台湾、广东、广 西、福建、四川 、云南、海南 亚热带、热 带 ABAABB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发展花卉、蔬菜、水果 、鱼、禽畜生产,以进 入国际市场为目标。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我国人口众多,粮 食需求量大,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耕地不断 的减少再加上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粮食产量 出现了较

8、大波动,针对这种难题请同学们筹划 一下我国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注意我国人多 地少的国情)答: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如建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是我国的头等大事,我国是不是把所 有的耕地都用来种粮食了呢?为什么?我国具 体是怎么办的?答:不是,因为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 的,国家建设和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做法:坚持“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同时贯彻“积极 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方针: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鱼得到全面发展, 如建商品粮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等。中国的林业 概念 功能 现状 开发利用

9、及其成就 主要分布区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1、“三北”防护林体系;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3、沿海防护林体系; 4、太行山绿化工程; 5、平原绿化工程; 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7、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141绿色工程1个基地(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4个体系(“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1个工程(治沙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包括西北、华北、东北; 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包括长江中上游; 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沿海防护林体系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3.分

10、类2.分布: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 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1.概念:靠放牧或饲养牲畜而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 、鸭、鹅等家禽 ;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 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畜牧业牧区畜牧业: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 毛羊、宁夏滩羊、西藏的藏绵羊、藏山羊、牦牛等 。 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经济的发展,从农耕区畜牧业分化 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主要产品乳、蛋、肉。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比较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比较地位生产方式主要产品生产对象饲

11、料来源牧区 畜牧 业次放牧皮、毛及肉 、奶马、牛羊 、骆驼天然牧草农耕 区畜 牧业主舍养肉、蛋、奶猪、马牛 、羊及家 禽类糠麸、秸秆、豆 饼、豆渣等农副 产品、粮食、饲 草我国的水产业2.发展条件海洋水产海域和临近海域的滩涂 1概念: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 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3.影响我国水产业分布的因素(东南部):淡水水产:河湖塘面积广大(2000万公顷),养殖历史悠久。 四.新中国

12、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的成就2.农业生产大大增长。1.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有了显著改善。3.农业生产布局有所改进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 利 条 件不 利 条 件气候 资源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 光热条件优越。夏季全国 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地区差异明显,干旱地区广, 多灾害性天气,台风、寒潮、 旱涝灾害水 资源总量很大,居世界第六位 (仅次于巴西、俄、加、 美、印尼)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 少,东多西少;季节变化和年 际变化很大,多旱涝灾害土地 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 耕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和林地 比重小,干旱地区广;耕地后 备资源少,分布在边远地区生物 资源种属繁多,品种丰富许多地方生态平衡遭破坏讨论 内容:农业的发展方向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2、科技兴农3、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