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2042357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国哲学原创思想读书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参考书目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冯达文 郭齐勇 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劳思光 中国哲学史(下册)冯友兰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牟宗山 中国哲学原论 原教篇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郭齐勇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陈来心即理 “心即理”是标志王守仁思想成熟的第一 个哲学命题,但这一思想的形成却经历了 很长的时间。所以,要理解这一命题,首 先要从其“格物致知”的经历说起。-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 )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 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 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 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大学问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 便是

2、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 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 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传习录(上 )“格物”,实即以“正行为”为格物。“物” 实解为“行为”。-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 ) 阳明必训“格物”之格为“正”。“格物” 者是以良知之天理来正物,并不是以吾人的 知之认识活动来穷究事物本身之理。-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 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 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 ,即是天理,不须外

3、面添一分,以此纯乎 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即 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 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传习录(上)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 者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至精至一处便是 ,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传习录(上 ) 这是王守仁“心即理”命题的首次表述, 也标志着其“心即理”思想的确立。 心即理两层所指 1“心”是心之本体,本体论层面 2“心”是个体发用流行之心,修养论上的心这两层划分,既澄清了本体论与修养论的 区别,又为二者的统一提供了前提或基本本体论是修养论的前提和基础,修养论又 是本体论的现实和实现。-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 ) 站在阳明的立场,如果至善

4、是哲学追求的最高目的,如 果定理或理就是指道德法则,那么他当然反对事事物物 上有理,或到事事物物上求理,他认为,至善作为究极 的道德原理不可能存在于外部事物,事物的道德秩序来 自行动者赋予它的道德法则,因为道德法则只能是内在 的。 道德法则并不存在道德行为的对象上,孝的法则并不存 在于父母身上,忠的法则也不存在于君主身上,这些忠 孝之理知识人的意识通过实践所赋予行为与事物的。 阳明指出道德法则并不存在于道德行为的对象之中。 人们只要能真正保有笃实的道德意识及情感,他们自然 能够选择相对应具体情况的适宜的行为方式。-有无之境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 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

5、其理矣。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 ,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心之体,性也,性既理也。 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 孝之理矣。 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 之理矣。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 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 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传习录(中 ) 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 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 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 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下 )大人只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 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1. 孺子

6、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 也。孺子犹同类者也, 2. 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 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 3. 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 木犹有生意者也, 4. 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 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 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大学问 各种道德性行为之道德性,不能再所涉对象上求,而只 能在“心”上求。 阳明所说之“理

7、”本非认知意义之“理”,而是“德性 意义”之理。换言之,阳明所说“心即理”并非谓食物 规律皆先验地存于心中,而只是断定价值规范由此心而 出。 “理”即是价值规范“心”即是有主宰性之自觉意志能力(道德意志)“心即理”即一切规范皆源自此自觉能力(一切规范源于本体) “理”取规范义,而非规律义,而所谓“物理”者,不 指经验世界中事物呈现之关系及规律,而是就行为说“ 物”,就行为之规范说“物理”。 忠孝等等规范,皆不能离自觉心而自存,故无此心即无 此理之说,实即谓无某种价值意识即无某种相应之价值 标准也。-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 ) “心即理”不是心合理,乃是心就是理。 “心理为一”不是心与理合而为一

8、,乃是 此心自身之自一。 把良知提升上来以之代表本心,以之综括 孟子所言的四端之心。 “心”即是道德心-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心外无理”主要指心外无“善”,善只能指 人的德性的动机和意识,善的动机是使行为具 备道德意义的根源。 心是支配,统率感官及运动器官的控制中枢, 心事人的各种知觉的综合。 “心即理”的心只是指“心体”或“本心”。 “心即理”,在一个意义上,可以表述为“心 之条理即是理”,是指人的知觉话的展开有其 自然的条理,这些条理也就是人的行为的道德 准则。如依人的知觉的自然条理,事亲自然是 孝,事君自然是忠,交友自然是信。因而,是 人的知觉自然条理在实践活动中赋予了事物以 条理,使事物

9、呈现出道德秩序,所以事物之“ 理”论其根源不在心外。-有无之境 致良知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传习录(中 ) 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凡意念之 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 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大学问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 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又曰:“是非两字是 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传习录(下 ) 意念行为之“善恶”,呈现于此心之“良 知”能力而成立。所谓“良知”能力,只 对“善恶”一对价值意义之属性发用。 “良知”是一切价值判断之根源。 “天理”即所谓未分化

10、价值规范自身(存 有意义 超经验关系) “良知”是见“天理”之能力,而“天理 ”即“良知”所照见之规范也(能力意)-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 ) 良知:凡人必具且随时知是知非的知觉 既是从必是的至善之性,又是善性之知觉 的落实与体现 良知即可谓至善之性(与天理,与心之本 体联系起来) 1. 知觉从至善之性 2. 知觉的当下贯注即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的知 是知非-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 ) 良知本体就在当下感应之是非之决定处见 1. 分解言之 言良知本体 言超越的道德心 2. 具体言之 言“当下即是” 良知感应无外,必与天地万物全体相感应 (绝对普遍性)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良知既是道德实践之根据又是一切

11、存在之 存有论的根据-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四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是非之心”, 从而特别强调良知作为是非之心的意义,因为 道德意识如果是先验的道德原理,其功能无非 是提供是非善恶的准则, 良知是每个人先验的是非准则。 良知是人内在的道德批判与道德评价体系,良 知作为意识结构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具有指 导,监督,评价,判断的作用。既是道德理性 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是道德意识和道德 情感的统一。 良知是每个人成圣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据是完 全充分的,没有欠缺的。-有无之境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 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 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

12、非意之体 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 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 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 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 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传习录(中) 事亲、治民、读书、听诉、皆是事,亦即是行为 ,物,意是良知发,亦即是顺从良知明觉之意, 故以知为意之体,但意之发亦可有善有恶,如是 ,则意亦可顺从良知,亦可不顺从良知,是则良 知为意之体乃是良知为意之超越的评判标准之 意。-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于良知之善恶者,无不诚好而诚恶之,则不自欺其 良知而意可诚也已。 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

13、 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 1. 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 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 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2. 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 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 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3. 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 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 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 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 ,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大学问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 ,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传

14、习录(上 ) 仁极仁而后谓之能穷仁之理,义极义而后谓之能 穷义之理。-传习录(中 ) 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 知,知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 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 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 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必须加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 孝。-传习录(下 )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吾人必致良知于行事, 而后良知之知方为完成。 不自欺其良知,即实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亦即实行明明德,格之既久,一切“私欲障碍 ”皆除,而明德乃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矣“

15、 尧舜证传”“孔氏之心印”。-中国哲学史 成德功夫在于致良知。 此即以充足实现或完满扩充之义解“致”字。“ 良知”为人心本有之能力,人能扩充或实现此能 力于行为生活中,则即是“成德”。-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 ) 陆象山评:“孟子所谓恻隐之心,是非之心集四端, 即此本心之发现,亦即所谓良知也,即此而扩充之, 实行之,即是“致良知”也。 阳明言“致”字,直接地是“向前推致”的意思,得 于孟子所谓“扩充”。 “致良知”是把良知之天理或良知所觉之是非善恶不 让它为私欲所间隔,而充分地把它呈现出来以使之见 于行事,即成为道德行为。 则所谓“致知者”是对于“吾心之良知”不让其为私 欲所间隔而把它推致扩充到事事物物上,而所谓把良 知推致扩充到事事物物上,并不是把良知之人士活动 推致到事事物物上,而认知事事物物,乃是把“良知 之天理”(良知自身即天理)推致扩充到事事物物上 而使之“得其理”“得其理”是得其合于“良知天理 ”之理。-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致 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