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029765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危害及控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氨氮在水产养殖中的产生 、 危害及控制危害及控制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池塘中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池塘中 氨氮过高的问题,在高密度精养池塘中这氨氮过高的问题,在高密度精养池塘中这 个问题更加严重,给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危个问题更加严重,给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危 害。下面,我们就池塘中氨氮的形成、氨害。下面,我们就池塘中氨氮的形成、氨 氮的危害、氨氮的消除途径以及氨氮的控氮的危害、氨氮的消除途径以及氨氮的控 制方法一一加以阐述。制方法一一加以阐述。一、池塘中氨氮的形成 一、池塘中氨氮的形成 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 (1 1

2、)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 物尸体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物尸体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 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 (2 2)当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当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 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 。 (3 3)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 腺向水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中毒。腺向水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

3、发生体内氨中毒。二、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二、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1.1.氨氮的中毒机理 氨氮的中毒机理 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 (NH(NH3 3) ),又叫非离子氨,脂溶性,对水生生物有,又叫非离子氨,脂溶性,对水生生物有 毒。另一种是铵毒。另一种是铵(NH(NH4 4+ +) ),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 物无毒。当氨物无毒。当氨(NH(NH3 3) )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时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时 ,会直接增加水生生物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会直接增加水生生物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 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血液中的浓度升高

4、,血液pHpH随之相应上升,水随之相应上升,水 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 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 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此外 ,水中氨浓度高也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水中氨浓度高也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 降低内部离子浓度。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2.2.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

5、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 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 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 (钠,钙等钠,钙等) ),氨氮过高会增,氨氮过高会增 加鳃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加鳃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 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 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 ,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繁殖。急性氨氮中,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繁殖。急性氨氮中 毒危害为: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

6、水中丧失平毒危害为: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 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问题:氨氮多少才算超标,会出现上述症状?为什么有问题:氨氮多少才算超标,会出现上述症状?为什么有 的虾塘检测出氨氮高达的虾塘检测出氨氮高达2.0mg/L2.0mg/L,甚至更高,但虾依然,甚至更高,但虾依然 正常生长?正常生长? 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 TANTAN:TANTAN中非离子氨具有很强的毒性中非离子氨具有很强的毒性 pH pH :每增加一单位,每增加一单位,NHNH3 3所占的比例约增加所占的比例约增加1010倍倍 温度:温度:在在 pH7.8-8.2pH7.8

7、-8.2内,温度每上升内,温度每上升1010度,度,NHNH3 3的比例增加的比例增加 一倍一倍 溶氧:溶氧:较高溶氧有助于降低氨氮毒性较高溶氧有助于降低氨氮毒性 盐度:盐度:盐度上升氨氮的毒性升高盐度上升氨氮的毒性升高 以前所处的环境以前所处的环境 长期处于氨氮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动物也能够耐受氨氮也更高长期处于氨氮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动物也能够耐受氨氮也更高氨氮的毒性表(盐度氨氮的毒性表(盐度0-0.5ppt0-0.5ppt)NH3在总氨氮中所占的比率氨氮的毒性表(盐度氨氮的毒性表(盐度5-40ppt5-40ppt)NH3在总氨氮中所占的比率举例举例1 1:pHpH对对NHNH3 3含量的影响含量

8、的影响假设某养殖水体:假设某养殖水体:总氨氮(总氨氮(TANTAN)=2.0mg/L=2.0mg/L盐度盐度=15 ppt=15 ppt温度温度=30 =30 o oC C根据上表可知:根据上表可知: pH=7.8pH=7.8 NHNH3 3=2.0=2.0 0.0274=0.0548 mg/L0.0274=0.0548 mg/L pH=9.0pH=9.0时,时,NHNH3 3=2.0=2.0 0.3088=0.6176 mg/L0.3088=0.6176 mg/L 两者的两者的NHNH3 3浓度相差:浓度相差: 0.6176/0.0548=11.27 (0.6176/0.0548=11.27

9、 (倍)倍)举例举例2 2:pHpH对对NHNH3 3含量的影响含量的影响假设某养殖水体:假设某养殖水体: 总氨氮(总氨氮(TANTAN)=2.0mg/L=2.0mg/L 盐度盐度=15 ppt=15 ppt温度温度1 1=20 oC, pH=20 oC, pH1 1=7.0=7.0 温度温度2 2=35 oC, pH=35 oC, pH2 2=9.0=9.0 根据上表可计算出:根据上表可计算出: NHNH3 3-1=2.0 -1=2.0 0.0022=0.0044 mg/L0.0022=0.0044 mg/L NHNH3 3-2=2.0-2=2.0 0.3858=0.7716 mg/L0.3

10、858=0.7716 mg/L 两种情况下两种情况下NHNH3 3浓度相差:浓度相差: 0.7716/0.0044=175.37 0.7716/0.0044=175.37 (倍)(倍)氨氮管理:测量氨氮管理:测量 总氨不是潜在的氨问题最好尺度总氨不是潜在的氨问题最好尺度 NHNH3 3比比NHNH4 4+ +更重要更重要 根据总氨含量及根据总氨含量及pHpH和温度可以得到非离子氨水平和温度可以得到非离子氨水平 测定所需的水样应在午后收集测定所需的水样应在午后收集 pHpH最高最高, ,大部分以大部分以NHNH3 3的形式存在的形式存在, ,毒性最强毒性最强 测量频率测量频率 问题较严重的池塘每

11、问题较严重的池塘每2 2天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天一次,一般情况下每2 2周左右测定一次周左右测定一次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实验室:化学法(纳氏比色法)或仪器实验室:化学法(纳氏比色法)或仪器 现场:仪器或比色试剂盒现场:仪器或比色试剂盒三、氨氮的消除途径三、氨氮的消除途径1.1.硝化和脱氮 硝化和脱氮 氨氨(NH3)(NH3)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亚硝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亚硝 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称为硝化作用,硝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称为硝化作用,硝 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溶氧浓度低于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溶氧浓度低于1 1 2 2毫克毫克/ /升时硝化作用速度明显降低

12、。在水中溶氧升时硝化作用速度明显降低。在水中溶氧 缺乏的情况下,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还原为亚硝缺乏的情况下,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还原为亚硝 酸、次硝酸、羟胺或氮时,这种过程称为硝酸还酸、次硝酸、羟胺或氮时,这种过程称为硝酸还 原,当形成的气态氮作为代谢物释放并从系统中原,当形成的气态氮作为代谢物释放并从系统中 流失时,就称之为脱氮作用。流失时,就称之为脱氮作用。2.2.藻类和植物的吸收藻类和植物的吸收因为藻类和水生植物能利用铵因为藻类和水生植物能利用铵(NH(NH4 4+ +) )合成氨基酸,所以藻类对氨氮的吸收是池合成氨基酸,所以藻类对氨氮的吸收是池 塘中氨氮去除的主要方法,冬天藻类的减塘中氨氮

13、去除的主要方法,冬天藻类的减 少和死亡会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明显上升。少和死亡会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明显上升。问题:为什么在虾池检测水质指标时,若出现超问题:为什么在虾池检测水质指标时,若出现超 标,均以亚硝酸盐为主,而氨氮较少或没有?标,均以亚硝酸盐为主,而氨氮较少或没有? 3.3.挥发及底泥吸收挥发及底泥吸收 在池塘中氨氮浓度高、高在池塘中氨氮浓度高、高pHpH值、采取增氧值、采取增氧 措施、有风浪、搅动水流等情况下,都会措施、有风浪、搅动水流等情况下,都会 有利于氨氮的挥发。底泥土壤中的阴离子有利于氨氮的挥发。底泥土壤中的阴离子 可以结合铵离子可以结合铵离子(NH(NH4 4+ +) ),在拉网

14、或发生类,在拉网或发生类 似的引起底部搅动的操作时,池底沉积物似的引起底部搅动的操作时,池底沉积物 会暂时悬浮在水中,铵离子会暂时悬浮在水中,铵离子(NH(NH4 4+ +) )就会被就会被 释放出来。释放出来。4.4.矿化及回到生物体内矿化及回到生物体内 所谓矿化,即部分氨氮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所谓矿化,即部分氨氮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于池底土壤中,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后又回于池底土壤中,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后又回 到水中,分解速度依赖于温度、到水中,分解速度依赖于温度、pHpH、溶氧、溶氧 以及有机物质的数量和质量。进入水生动以及有机物质的数量和质量。进入水生动 物体内即当水中氨氮浓度高时,氨物体内即

15、当水中氨氮浓度高时,氨(NH(NH3 3而而 不是不是NHNH4 4+ +) )能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能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四、氨氮的控制方法四、氨氮的控制方法 1.1.清淤、干塘 清淤、干塘 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曝晒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曝晒 池底,使用生石灰、强氯精、漂白粉等对池底,使用生石灰、强氯精、漂白粉等对 池底彻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强水体对池底彻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强水体对 pHpH的缓冲能力,保持水体微碱性。的缓冲能力,保持水体微碱性。 2.2.加换新水 加换新水 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要求加入的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要求加入的 新水水质良好,新水的温度、盐度等尽可新水水质良好,新水的温度、盐度等尽可 能与原来的池水相近。能与原来的池水相近。 3.3.增加池塘中的溶氧 增加池塘中的溶氧 在池塘中使用在池塘中使用“ “粒粒氧粒粒氧” ”、“ “养底养底” ” 等池塘底等池塘底 部增氧剂,可保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加部增氧剂,可保持池塘中的溶氧充足,加 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的毒性。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的毒性。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