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件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201827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际贸易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课件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 际 贸 易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周经1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一章 导 论2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比较 二、国际贸易课的任务与研究对象三、本书的安排3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比较(一)国际贸易的相关定义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 区)之间商品(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地 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世界各国在经济上 的相互依赖。又称全球贸易、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2、是从一国(地区)的角度 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进出口贸易,有的称为海外贸易。对外贸易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 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区别:观察的角度不同;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4(二)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特点1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多2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3国际贸易风险大4国际贸易的决策难度大5二、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 ,揭示其中的特点和运作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二)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三)国际货物、服务和

3、技术贸易(四)国际资本移动和跨国公司(五)贸易条约与协定(六)国别贸易 6三、本书的章次安排部 分章数内 容 国际贸易基本 理论4导论;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价值与 国际市场价格;西方国际贸易学说 国际贸易政策与 措施4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 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国际货物、服务 和技术贸易3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 贸易 国际资本流动与 跨国公司2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与国 际贸易 贸易条约与协定3贸易条约和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区域经 济一体化 国别贸易2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的对外贸易 7第二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方法一、国际贸

4、易课程的哲学基础二、国际贸易课程的分析方法8一、国际贸易课程的哲学基础任何理论或理论体系,总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 其理论基础的,或者说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 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它们的各项原理也 完全适用于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在这一哲学思想的 指导下,研究国际贸易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原则(四)生产和交换相结合的原则9二、国际贸易课程的分析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主要揭示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 系,分析各种贸易行为和政策的前因后果

5、而不 去评论其好坏对错。实证分析是一种技术分析 。规范分析:主要是对实证分析的结果作出诊 断和评论。这种诊断、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 了不同的认识和价值观。 (二)均衡分析与过程分析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四)经济模型 10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二战前的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二、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1一、二战前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一)对外贸易的产生(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对外贸易12(一)对外贸易的产生对外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可供交 换的剩余产品和在各自为政

6、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产品 (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初期,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不存在 对外贸易。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原始社会的 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在氏族 公社、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随着生产力 的继续发展,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随着商 品流通的扩大,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出现了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商品流通超出国界产生了对外贸易。13(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 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微不足道,进入流通中的商品 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使对外

7、 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中的货物主要是奴隶和奴隶主阶级 所追求的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当时 欧洲希腊的雅典是贩卖奴隶的中心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埃及就形成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欧洲 的罗马、雅典还有腓尼基、迦太基等曾是繁荣的商业中心。我 国在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各国。14(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形式,进入流通 领域的商品不多。到了社会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 地租由劳役和实物形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 展。在封建社会晚期,看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对外 贸易都有了较大

8、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孕育生长。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我国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 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茶、瓷器通过“丝绸之 路”输往欧洲。明朝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又扩大了海上 贸易。15(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地理大发现。 对外贸易为资本主义准备了劳动力、资本和市场。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并完成了产业革命,标志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式确立。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原先局部 的、地区性的交易活动转变成了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贸易量迅 速增长,贸易品种不断增加,贸易方式与支付方式也有较大进 步。19世纪7

9、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对外贸易被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它们互相勾结 ,共同瓜分势力范围。资本输出开始出现并有较大发展。16二、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一)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明显超过货物贸易增长速度(三)高科技产品的国际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四)多边贸易组织的作用不断扩大(五)跨国公司及其国际贸易迅猛发展17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一)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1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2出口与进口促进增长的机制3外贸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三)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10、”学说1学说的基本观点2在20世纪这一学说不适用的原因3对这一学说的评价 18(一)世界经济中“传递”的重要渠道“传递”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的盛衰如何对另一国 发生影响。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活动相互传递的重要 渠道。 各国经济通过对外贸易“传递”的过程。 影响传递的因素有:(1)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2)一国进口额与出口额在世界总进口额与总出 口额中的比重,以及一国对某些国际性商品的供给量 与需求量在该种商品的世界总供给量与总需求量中的 比重;(3)双边贸易关系;(4)各国经济政策,特 别是对外贸易政策。19(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1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 “剩

11、余物出口”(Vent for Surplus)理论;因尼斯(H.Innis)的“大宗产品”(Staple )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普莱维什辛格”命题 (P-S Hypothesis); “巴格沃蒂效应”(Bhagwati Effects);克拉维斯的 “侍女”(Handmaiden)论;巴拉萨 、泰勒、费德等的实证分析;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 论。 2出口与进口促进增长的机制 3外贸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1)需要市场主体。(2)需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3)保证国内企业能获得贸易利益。(4)要有一定的贸易量 。20(三)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1学说的基本

12、观点本世纪30年代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了对外贸 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50年代诺克斯( R.Nurkse)根据自己对19世纪英国和新移民地区经济发展原 因的研究,发展了这一命题。他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的发 展是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2在20世纪这一学说不适用的原因 3对这一学说的评价(1)夸大了对外贸易的作用。(2)忽视了生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3)忽视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21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统计概念二、国际贸易的分类22一、国际贸易的基本统计概念(一)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二)贸易额与贸易量(三)贸易差额(四)

13、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六)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七)显示比较优势23(一)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标准, 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General Import);反之,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 出口(General Export)。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总贸易额 。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采用这种划 分标准,中国也选择这种标准。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标准 ,凡进入关境的一律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Special

14、Import);反之,凡离开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专门 出口(Special Export)。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就是专门 出口额。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采用这种划 分标准。24(二)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额又叫贸易值(Value of Trade),是一个 用货币单位表示或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贸易额可以 用本国货币加以表示,一国的对外贸易额是一个国家 在一定时期(比如一年)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的 总和。而世界的国际贸易总额由于一国的出口就是他 国的进口,所以应该是各国出口额的总和。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用以不变价格为基 础的贸易量指数来表示,从而消除价

15、格变动的影响。 贸易量有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量之份。25(三)贸易差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 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叫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若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贸易出超(Trade Surplus )或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反 之,若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叫贸易入超(Trade Deficit)或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乃至国民经济 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的对 外贸易处于一个相对较有利的地位,贸易逆差则表明

16、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但这并不是绝对的。26(四)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 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 贸易商品结构,是指货物贸易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或世界贸易中 所占的比重。对外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 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 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 比,以比重表示。27(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又称 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 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