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2017816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重庆市重庆市 20182018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 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节日期间城市里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雾霾的形成B. 我国最近合成的某新型炸药(N5)6(H3O)3(NH4)4Cl,其中“N5”显-1 价C. 维生素 C 具有较强还原性,高温烹饪会损失维生素 CD. 生理盐水可用于养殖场消毒,以杀死 H7N9等病毒【答案】D2.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氧原子数为 0

2、.3NAB. 1L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为 0.3NAC. 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 0.9NAD. 将 0.1molCl2通入足量热的浓 NaOH 溶液中完全反应生成 NaCl、NaClO3和水,转移电子数为 0.1NA【答案】C【解析】A、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 A 错误;B. (NH4)2Fe(SO4)2溶液中的阳离子要发生水解反应,因此 1L0.1mol/L(NH4)2Fe(SO4)2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少于 0.3NA,故 B 错误;C、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为 CH2,4.

3、2g 混合气体含有0.3mol 最简式,含有 0.3mol 碳原子,0.6mol 氢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 0.9NA,故 C 正确;D、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歧化反应,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0.1mol 氯气反应转移 mol 电子,故 D 错误;故选 C。3.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A. 苯甲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苯和甲苯可用酸性 KMnO4溶液鉴别C. 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 篮烷(结构简式如图)的一氯代物有 4 种(不含立体异构)【答案】A【解析】A、旋转羧基中的 C

4、-O 单键,可以使羧基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通过旋转羧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苯甲酸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 A错误;B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甲苯与高锰酸钾反应使溶液褪色,所以苯和甲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故 B 正确;C食用花生油成分是油脂,鸡蛋清成分是蛋白质,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 C 正确;D、该分子属于高度对称结构,有如图所示的 4 种 H 原子,故其一氯代物就有 4 种同分异构体,故 D 正确;故选 A。4. 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 CH3CH2Br 与 NaOH 溶液共热。冷却后,取

5、出上层水溶液加入 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CH3CH2Br 含有溴原子BKNO3和 KOH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NO3被还原为 NH3C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 140所得气体直接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褪色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体积为 100mL 浓度均为0.01mol/LNaCl 和 Na2CrO4的混合溶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砖红色沉同温下,溶度积常数:Ksp(AgCl)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液中滴加 0.01mol/L 的 AgNO3溶液淀(Ag2CrO4)”或“”或“”)。

6、打开 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时,B 的体积为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答案】 (1). 2CuO(s)+C(s)=CO(g)+Cu2O(s) ,H =+35.6kJmol-1 (2). (3). (4). 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5). 0.05 molL1min1 (6). 4.05 molL1 (7). 减小 (8). 不变 (9). (10). 2.8【解析】(1)1g C(s)燃烧全部生成 CO 时放出热量 9.2kJ;24gC 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热220.8KJ,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H=-220.8kJmol-1;2Cu2O(s)+O2(g)高考

7、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9 - 4CuO(s) H 292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 (-)得:2CuO(s)+C(s)=CO(g)+Cu2O(s),H = (-220.8kJmol-1)-(292kJmol-1)=+35.6kJmol-1,故答案为:2CuO(s)+C(s)=CO(g)+Cu2O(s),H =+35.6kJmol-1;(2)根据图像,升高温度,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600K 时,甲醇的转化率小于 Y,则 Y 点反应逆向进行,(正)(逆) ,故答案为:;要减小甲醇的转化率,可以通过缩小体积增大压强使平衡

8、逆向移动,可以实现从 Y 点到 X点,故答案为: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在 t1K 时,甲醇的平衡转化率为 90%,向固定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CH3OH(g),温度保持不变,9 分钟时达到平衡,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则甲醛为 0.9mol,氢气为 0.9mol,三者浓度分别为 0.05mol/L、0.45mol/L、0.45mol/L,则 09min 内用CH3OH(g)表示的反应速率 v(CH3OH)=0.05 molL1min1,t1K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4.05 mol/L,故答案为:0.05 molL1min1;4.05 molL1;(3)使用催

9、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H) ,故答案为:减小;不变;A 为恒温恒容容器,B 为恒温恒压容器,随反应进行 A 容器中压强增大,B 容器中为维持恒压,体积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 A 容器中水的分解率小于 B 中容器中水的分解率,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时,为恒压容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平衡后体积为4.8L,B 的体积为 4.8L-2L=2.8L,故答案为:;2.8。1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 实验 2-3 中用到了硫代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一物质展开了如下探究。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0 -实验一制备 Na2S2O35H2

10、O通过查阅资料,该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来制取 Na2S2O35H2O晶体。已知烧瓶 C 中发生如下三个反应:Na2S(aq)H2O(l)SO2(g) Na2SO3(aq)H2S(aq) 2H2S(aq)SO2(g) 3S(s)2H2O(l) ; S(s)Na2SO3(aq) Na2S2O3(aq)(1)写出 A 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装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的生成速率。控制 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写一条)(3)装置 E 的作用是_。(4)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 C 中 Na2S 和 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 C 中 Na2S 和

11、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_。实验二性质探究(5)常温下,用 pH 试纸测定 0.1 molL1 Na2S2O3溶液 pH 值约为 8,测定时的具体操作是_。(6)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 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_。 实验三Na2S2O3的应用(7)用 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 Ba2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 25.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 K2Cr2O7溶液,得 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 CrO42全部转化为 Cr2O72;再加过量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0.0100 molL1的 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1234消耗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18.0220.0317.9818.00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6I14H=3I22Cr37H2O I22S2O32=S4O622I滴定时 Na2S2O3标准溶液应该用_(填仪器名称) 盛装,该废水中 Ba2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1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答案】 (1).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