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201728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8届高三高考冲刺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湖北省沙市中学湖北省沙市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届高三高考冲刺第一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理综化学试题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水晶和陶瓷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B. 可溶性铝盐和铁盐可用作净水剂C. SO2和 NO2都能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 D. CO2和 CH4都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答案】A【解析】A. 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 A 错误;B. 铝离子和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物而净水,故 B 正确;C. 酸雨

2、与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排放有关,故 C 正确;D. CO2、CH4都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 D 正确;答案选 A.点睛:玻璃、水泥和陶瓷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而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材料。2.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2H 和18O 所组成的水 11 g,所含的中子数为 4NAB. 1 mol N2与 4 mol 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2NAC. 标准状况下,7.1 g 氯气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D. NO2和 H2O 反应每生成 2 mol HNO3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2H

3、和18O 所组成的水为2H218O,根据 n=m/M 可知 11g 水的物质的量n=0.5mol,而 1mol2H218O 含 12mol 中子,故 0.5mol 水中含 6mol 中子,故 A 错误;B由于合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 1 mol N2与 4 mol H2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小于2NA,故 B 错误;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是双键,故 1mol CO2中含有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 4mol,数目为 4NA,故 B 错误;C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气自身氧化还原,氯元素化合价 0 价变化为-1 价和+1 价,标准状况下,7.1 g 氯气物质的量为0.1mol

4、,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A,故 C 错误; DNO2和 H2O 反应生成 HNO3的反应是歧化反应:3NO2+H2O=2HNO3+NO,此反应生成 2molHNO3,转移 2mol 电子,个数为 2NA,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化学计量的综合计算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 甲用于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B. 乙用于分离 I2和 NH4ClC. 丙装置能组成 Zn、Cu 原电池D. 丁用于测定某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C.B加热时碘升华,氯化铵分解,则

5、图中装置不能分离混合物,故 B 错误;C该装置可以构成 Zn、Cu 原电池,故 C 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故 D 错误4. 咖啡酸具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B.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C. 1 mol 咖啡酸与足量钠、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相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 12D. 1 mol 咖啡酸可与 4 mol Br2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故 A 错误;羟基、碳碳双键都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故 B 错误;碳酸钠与酚羟

6、基、羧基都能反应,碳酸氢钠与羧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 C 错误;羟基的邻位、对位与溴取代,碳碳双键与溴加成,1 mol 咖啡酸可与 4 mol Br2发生反应,故 D 正确。5. 已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 Ni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A. 电极 Y 应为 LiB. 电解过程中,b 中 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小C. X 极反应式为 FeS2Li2e=FeLi2S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

7、将 a、b 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A. 镍离子在阴极放电,因此镀镍铁棒是阴极,则电极 Y 负极,即为 Li,A 正确;B. 碳棒是阳极,氢氧根放电,钠离子通过阳离子膜进入 b 室,c 中的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 b 室,所以电解过程中,b 中 NaC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增大,B 错误;C. X 极是正极,反应式为 FeS+2Li+2e-=Fe+Li2S,C 正确;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 a、b 两室合并,阳极是氯离子放电,因此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D 正确,答案选 B。6. 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

8、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 为金属元素,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 K 层电子数;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E 强B. 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 C 的盐C. 向 D 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D. B 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 A 的氢化物【答案】C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A高氯酸的酸性比硝酸的强,A 错误;B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含有 Na 元素,可能是含钠盐,

9、也可能为 NaOH 等,B 错误;CMg 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镁,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C 正确;DA 的氢化物是甲烷、B 的氢化物是氨气,氨气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沸点高于甲烷的,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B 选项为易错点,注意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注意在对物质性质进行解释时,是用化学键知识解释,还是用范德华力或氢键的知识解释,要根据物质的具体结构决定。7. 某温度下,向 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 0.1 mol/L 的 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

10、 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Ksp(ZnS)=31025 mol2/L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c 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 b 点B. Na2S 溶液中:c(S2)+c(HS)+c(H2S)=2c(Na+)C. 该温度下 Ksp(CuS)=41036 mol2/L2D. 向 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 10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4 molL1的Na2S 溶液,Zn2+先沉淀【答案】C【解析】CuCl2、Na2S 水解促进水电离, b 点是 CuCl2与 Na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质高考资源网()

11、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是氯化钠,对水的电离没有作用,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为 b 点,故 A 错误;根据物料守恒Na2S 溶液中:2c(S2-)+2c(HS-)+2c(H2S)= c(Na+),故 B 错误;b 点是 CuCl2与 Na2S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点,c(Cu2+)= c(S2-),根据 b 点数据,c(Cu2+)= mol/L,该温度下Ksp(CuS)=410-36 mol2/L2,故 C 正确;Ksp(ZnS)=310-25 mol2/L2大于Ksp(CuS),所以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 10-5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

12、-4 molL-1的 Na2S 溶液,Cu2+先沉淀,故 D 错误。8. 四氯化钛(TiCl4)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以 TiO2和 CCl4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取液态 TiCl4,装置如图所示。有关信息如下:反应原理:TiO2(s)+CCl4(g) T iCl4(g)+CO2(g)。反应条件:无水无氧且加热。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其它CCl42376与 TiCl4互溶TiCl425136遇潮湿空气产生白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F 橡皮管的作用是_,装置 F 中有氮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顺序为 FB_。_(3)欲分离 C 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_。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4)实验开始前首先点燃_处酒精灯(填“D 或 F” ) ,目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