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000493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王正起(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的临床意义王正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v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血细胞的计 数已达到了快速、准确的要求。血细胞分析 工作站的应用使白细胞分类大大提高了一步 ,从自动涂片、染色、分类都能较准确的作 出结果。v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快速、准确、结果参数全 面,其越来越得到检验工作者的认可,而多 数临检化验室做常规检查完全依赖于血细胞 分析仪,而忽略了血细胞的人工分类,因而 有不少白细胞形态异常的疾病被漏诊。因此 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应引起广大检验工作者 的重视。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学检查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v中性粒细胞核形态的病理改变v中性粒细胞

2、的颗粒异常 中性粒细胞核形态的病理改变v核左移v核右移v核棘突、鼓锤状核 vPelgerHuet核异常 v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标志着它的发育阶 段,能反映粒细胞新生及衰老的状况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可分为核左移 和核右移两种 。核左移v周围血涂片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可出项晚幼粒、 中幼粒、早幼粒及原始粒细胞称之为核左移。常见 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大手术、恶性肿瘤晚期 ,特别是化脓性感染。如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v 核左移的程度与感染轻重及机体抗感染能力密切相 关。v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但无核“左 ”移或仅有(6)核左移时,表示感染较轻,也表 明病人抗感

3、染力在增强。如两者同时增多,杆状核 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甚至中度核左移, 表示感染严重;如杆状核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 细胞(早幼粒、原粒)时,称重度核左移。 核右移v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3%) 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为核右移。v此时如伴有白细胞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降 低,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如巨幼红细胞贫 血、恶性贫血等)。v先令(schilling)根据核型的改变,定出一个 指数称 “先令氏指数”不分叶核(未成熟)中性粒细胞v先令氏指数分叶核(成熟)中性粒细胞v注:正常先令氏指数为1:13。如比数值变大( 及分子值变大或分母值变小)称核左移,反之 称核右移。核棘突、鼓锤状

4、核 v核棘突:中性粒细胞的核有各种形状的芽状 突出称核棘突。v核棘突大量出现时有严重中毒或感染存在( 如癌转移、晚期结核、放射线损伤等)v鼓锤状核:中性核细胞核上出现一种细丝相 连的卵圆形或圆形突出的染色质(直径1.2 1.6),其数量与x染色体有关。多见于女性 PelgerHuet核异常 vPelgerHuet核异常分为遗传性和获得 性。v主要形态学特点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大部的核不分叶或仅分两叶(似花生、 眼镜、哑铃等形态),核染质较粗糙, 浓染。此种细胞功能正常临床上无异常 表现。 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异常 v中毒颗粒 vChediakHigashi综合症vAlderReilly粒细胞颗粒

5、异常vMayHegglin粒细胞颗粒异常v遗传性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中毒颗粒 v 中毒颗粒(颗粒左移)指在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颗粒 变得粗大深染。正常时颗粒大小不一,有圆形,卵 圆形和杆状等,颗粒直径0.10.5,大部分是中 性S粒,小部分是嗜碱性A颗粒。A颗粒含酸性磷酸 酶,过氧化酶和溶菌酶等,是一种初级溶酶体,它 相当于嗜天青颗粒,正常时10%纯合子患者:血中分5叶或5叶以上的粒细胞14v骨髓检查:查见早期粒细胞,核有切迹形成倾向。女性患者粒 细胞核上的鼓锤状核平均数超过正常。其意义显示 于其它原因引起的核分叶过多(如叶酸、维生素 B12缺乏)有所不同。v遗传学: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性粒细胞

6、的退行性变v胞体肿胀 v核溶解 v空泡 v分叶过多粒细胞v杜勒(Dohle)氏体 v裸核 v胞体肿胀:胞体肿胀,染色变浅。胞浆变得混浊 模糊,颗粒色浅,分布散乱,有时甚至胞 浆欲破,胞核也发生肿胀,核染质疏松着 色变淡。此种细胞的出现多半是因细胞衰 老所致。v核溶解:中性粒细胞的核发生肿胀,核染色质不 清,着色变浅,有时仅可见肿胀的影子。 此类细胞多见于严重感染。 v空泡:在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出现数量不等的空 泡(被以为是脂肪变性的结果)。多见于严重感 染的患者,亦称:中毒性空泡。 (见图)v分叶过多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胞体大,核分叶 可在510叶,有时可达1215个。核叶之间有 细丝相连,分

7、叶的大小相差甚大,核染质致密。 分叶过多粒细胞的出现与细胞的成熟和输出障碍 有关,表示粒细胞过度成熟和退化。它可以出现 在巨幼红细胞贫血和恶性贫血的血涂片中,也可 以见于严重感染的血涂片中。 (见图)v杜勒(Dohle)氏体:中性粒细胞浆中因毒性变化 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的 天蓝或灰蓝色,直径12,是细胞发育失衡的表 现。是疾病严重的标志(如肺炎、猩红热、败血 症、妊娠中毒、肝硬化等),有时与中毒颗粒同 时出现。 (见图)v裸核:细胞退化破坏多先从胞浆开始,浆先行破 坏,以至于全消失,只剩下细胞核,成为裸核。 是细胞衰老退化的标志。再进一步裸核的染色质 疏松、肿胀,以至于部

8、分破坏,称退化细胞、涂 抹细胞、蓝细胞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涂 抹细胞增多)。裸核在正常涂片中偶尔可看到。 在细胞大量增生或破坏增多,如急性白血病、败 血症等一些急性炎症时。 小结 v在高档血细胞分析仪广泛应用的今天,应正 确对待血液分析仪的使用。应认识到高档五 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仍然在血细胞分析中其 过筛作用,不能完全依赖。 v白细胞除了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可以出现在不 同的疾病外,而粒细胞的形态异常(包括: 核异常、颗粒异常和退行性变)决不能忽视 ,应高度重视血深片白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小结v粒细胞形态学异常,可出现在某些遗传性疾 病,也可以是获得性粒细胞形态学异常。 v检验工作者,一定要重视血细胞形态学的观 察,来提高检验水平。中毒颗粒Cheidiak-Higashi异常Alder-Reilly异常May-Hegglin异常空泡变性核分叶过多粒细胞杜勒小体(蓝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