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属论• 货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货币在经济 生活中发挥什么样的职能作用?对此 历来存在两个针锋相对的学说一个 是金属主义的货币学说,另一个是名 目主义的货币学说目录•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论 • 第二节 古典学派的货币金属论货币金属论——概述• 1、含义 • 货币金属论(Metallism)是早期资产阶级 经济学说中关于货币本质问题的一种理论 也是与货币名目论相对立的一种货币理论 • 2、基本观点 • 货币=金银,金银=财富,所以,货币=财富 货币就是贵金属,就是财富,货币是具有 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的商品,其价值是金属 的价值决定的金属主义因此而得名相关背景• 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 式出现萌芽的时期在金属主义的发 展历史上,重商主义的理论和亚当·斯 密的学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金属 主义并不只起源于重商主义,可远溯 于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相关背景• 亚里斯多德在《伦理学》一书中,有朴素的 金属主义学说主张,认为: • 货币是价值的共同尺度,能用以较量一切商 品的价值,并因此而成为交换的媒介;货币 的价值,则一如其他财物,为同一规律所决 定 • 他又认为货币不是天然产生的,而是由人们 的契约或国家法律创造出来的,其价值也是 可以任意变更的,货币是可凭以交换他物的 保证。
• 他在货币本质上的两面性,包含了金属主义 与名目主义对立的萌芽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论• 一、关于重商主义 1、概念 • 所谓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 代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 学说和政策体系一、关于重商主义• 2、产生背景 •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 • 全盛于17世纪, • 衰弱于18世纪下半叶 • 其后正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兴起时期• 从社会发展来看: • 西欧各国大约于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 社会15世纪是封建社会的晚期,在 这一时期里,封建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和成长 • 资本主义的经济成长需要资本的原始 积累,而原始积累离不开商业和商业 资本的发展,作为代表商业资本利益 的重商主义由此产生,并成为封建社 会末期封建专制国家和商业资产阶级 疯狂追求金银货币的欲望在理论和政 策上的反映• 从当时的社会现实看: • 中世纪欧洲的硬币流失,以及15世纪 前后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如: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8年瓦斯哥 达伽马发现通往印度的航线,1519—— 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的航行和美洲 金银矿的发现,也促成了这一学说的 形成。
3、主要理论观点 • (1)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富,就是 贵金属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 质价值,不能由其他物品所代替他们认为 ,无论就个人还是就国家而言,货币的增加 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和生活富庶金银才是一 国真正的财富 • (2)要增加本国的财富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择:一是开矿;二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因 而流通是财富的直接来源,生产只是创造财 富的前提主张国家应在全力禁止或限制货 币外流的同时,通过开展对外贸易,尽可能 多卖少买(甚至不买),力求对外贸易的顺 差,以积累资本和财富4、评价• (1)在重商主义以前,经济思想大多包含 在哲学家、法学家和神学家的著述中,经济 学处于这些科学的附庸物这些思想家从满 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出发,将粮食、衣物、房 屋等消费品看作真正的财富,货币尤其是高 利贷等,因其违背自然、有悖正义而不是财 富 •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与此截然相反他们摒弃 了前人的种种说教,将流行了一千多年的观 点彻底颠倒过来,公然宣称只有货币或能够 实现为货币的物品才是财富其反映了美洲 金印矿发现以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流行于西 欧的追求黄金的狂热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 资本的渴望 • (2)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被视为国家干预 (经济)学说的最初萌芽。
5、重商主义的分类根据历史时期、观点的不同,重商主 义可有早期和晚期之分: • 早期的重商主义者,以守财奴的眼光 看待货币,等同了货币、财富与金银 ,认为保存货币(金银)就能使国家 富裕,主张严禁金银输出,以确保本 国对其他各国贸易顺差 • 因此,早期的重商主义又有“重金主义” 、“货币主义”和“货币差额论”之称• 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以资本家的头脑 对待货币,认为贸易能增值货币,主 张一国应力求对外贸易总额的顺差, 而非对每一国的贸易顺差 • 晚期的重商主义被马克思称为名副其 实的重商主义,也称为“贸易差额论”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金属论 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威廉.斯塔福德的理论(英) • (二)A.孟克列钦(法)(一)威廉.斯塔福德的理论1、有关背景: • 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 1554——1612) • 1581年出版《对现今同胞若干怨言的 简单评论》(署名为W.S),该书被视 为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著作关于《对现今同胞若干怨言的 简单评论》• 概述一对话的形式写成,参与对话的 有贵族、医生、骑士、商人等,其中 医生的见解就代表作者的思想 • 当时英国的经济背景是铸币再贬值, 国内物价上涨,货币不断外流,这种 状况影响了社会各阶层的既得经济利 益,因此他们通过对话相互抱怨。
关于《对现今同胞若干怨言的 简单评论》• 贵族和骑士:抱怨商人把一切商品的 价格提高了,致使地租收入减少,土 地被转化牧场; • 农民:抱怨地租提高,反对把土地转 化为牧场; • 商人:抱怨工资过高,使商业和手工 业破产; • 医生:认为关键的原因是国家的经济 政策不当,应该进行调整2、基本观点之一——货币就是财富• 货币就是财富,国家应采取措施尽力 增加,并将这种财富保留在国内,不 使其外流 • 在对外贸易中,从外国输入商品是有 害的,从外国输入本国能生产的商品 尤其有害,因此在对外贸易中绝对奉 行“少买多卖” • 金银的外流就意味着本国财富的减少 ,主张严禁金银的出口2、基本观点之二——物价上涨的原因• 英国当时的物价上涨并不是由于国外 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而是由于国内铸 币成色的减低和磨损过渡 • 因此,要阻止物价上升,就必须使货 币具有十足的价值2、基本观点之三 ——货币必须是金银• 金银之所以能够执行货币的职能,根 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商品,也只有价 值十足的商品才能很好地执行货币的 职能 • 国家无论怎样改变货币单位的名称, 都无力提高货币单位的购买力货币 单位的名称如“镑”等,都不过是表示贵 金属重量单位的名称。
二)A.孟克列钦1、有关背景 • A.孟克列钦(Antoyne de Montchietien, 1575——1621),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 1615年出版其代表作《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 治经济学》 • 该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他 使用这一术语的目的,在于说明该书论述的 已不是古代“家庭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学,而 是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 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论述经济技术、经济秩序 、经济效用,核心思想是要从整个国 民经济的角度来考察一切工商业的经 济利益 • 第二部分,论述国际贸易和国内商业 ,明确指出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 商人是第三等级中最重要的阶层,商 业利润是致富的源泉• 第三部分,论述发展航海事业和推行殖 民地政策,强调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条 件. • 第四部分,论述君主的职责和义务,主张 政府干预经济,要去政府开设公共作坊, 进行职业训练,建立新型工场手工业,提 高本国产品竞争能力,要求政府对外商 的活动进行限制(否则他们会拿走法国 的货币)2、货币金属论的观点• 货币是黄金,黄金是唯一的财富,增 加黄金的唯一方法是贸易出超 • 由于黄金(货币)是“战争的神经”,因 此它比铁具有更大的威力。
国家政府 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促进贸易出口的发 展三、晚期重商主义的 货币金属理论• (一)概述 • (二)托马斯,孟的理论 • (三)(法)柯尔培尔(一)概述——特点特点之一:与早期重商主义的比较理论 、政策尚无本质区别 • 依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把 货币等同于贵金属、等同于财富; • 同样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以输入金银 作为一国致富的首要途径; •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采取相关措施促 进工业和贸易的发展,从而增加金银 的输入特点之二:具体问题上存在不同点 • 晚期重商主义者把输入金银看成是一 国致富的“首要途径”而不再是“唯一途 径” • 在保证对外贸易总额保持顺差的前提 下,允许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进口 • 贸易总额保持顺差并不强求对每一个 国家都必须保持顺差 • 在保证有更多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 下允许金银出口差异的集中体现• (1)在对待货币输出上 • (2)在对外贸易原则上(一)概述——相关背景• 晚期重商主义的主张适应了当时工场 手工业和转运贸易日益发展的情况, 重视扶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并扩大输 出,容许货币输出并发展之门地转运 贸易,主张降低物价同国外竞争,并 容许借贷 • 早、晚期重商主义主张上的这种差别 ,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 要求:• 其一,在重商主义的早期,信用制度 尚未广泛发展,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 币主要有贵金属充当。
掌握的贵金属 越多,能够支配的财富就越多,因此 ,主张在任何时候都应采取措施保证 货币不断增加其二,在重商主义的晚期,生产进一 步发展,工业特别工场手工业发展起 来,要求扩大商品流通,因此,主张 不必在任何时候都是货币不断增加, 而只要贸易总的出超,使较多的货币 流回国内就行了他们主张上的这种差别,从货币信用学方面 看则是: • 晚期的重商主义者,已经理解到,货币必须 处于流通中,才能带来更多的货币,才能使 国家的财富增多,因而不能限制货币进入流 通,这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货币作为资本的职 能 • 而早期的重商主义者主要是从货币的贮藏手 段的职能来看待货币的结论: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在经济领域处于支配地位 的确立,以流通领域为研究中心的重商主义 学说,就必然崩溃,取而代之的是资产阶级 政治经济学的古典学派二)托马斯.孟的理论• 1、有关背景• 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 是伦敦服装商人的儿子,曾从事于地中海各 国和意大利的贸易,1615年任东印度公司的 董事,是晚期重商主义的重要代表 • 其代表作是他身后于1664年出版的《英国得 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 • 马克思对该书给与高度评价,指出:“如果重 商主义具有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作为‘某种入 门牌号’,那末就是托马斯孟的著作”。
见,第271页)2、主要观点• 托马斯.孟竭力倡导贸易差额论,主 张对外贸易顺差,并要求取消禁止货 币输出的法令 • 他还认为,货币的意义并不在于将他 贮藏起来,而在于将他投入到有利可 图的流通中去货币能够建立贸易, 贸易可以使货币增值,所以投入到流 通中的货币愈多愈好2、主要观点• 在价值上,托马斯.孟也是一个坚定的货币 金属论者他主张货币只能是具有实质价值 的并可作为一般商品的价值尺度的金或银; 并极力反对那种认为改变铸币的重量和成色 可以使一国致富的观点,认为货币是测量其 他社会财富的价值尺度 • 托马斯.孟从货币内在价值推出了决定汇率 的正确主张他认为只有两国货币的金属内 容,才是构成两国货币比价的基础,因此在 决定英国货币的对外汇率时,必须熟悉对方 国家的铸币平价及重量二)(法)柯尔培尔• 1、有关背景: • 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 1619——1683)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 ,曾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 ,他的重商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他所 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上2、主要观点• 他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货币的数量 的多寡决定着这一国的经济、军事和 政治实力的大小。
• 一个国家在财富中的分摊额与他掌握 的金银数量成正比,故要增加法国的 财富就必须扩大对外贸易,保持贸易 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