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8344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 用 案 例 第一部分学习背景分析 “献给母亲的歌”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是在学习 了本单元尤其是胡适先生我的母 亲一文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安排,旨在通过课内外 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 情,并为写作关于“母亲”的文章积 累素材。 八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地 增强,个性日益张扬,过分强调以自 我为中心,导致了孩子与父母之间产 生隔阂。我们设想通过相关的活动, 引导学生去体察生活,去感受生活中 无微不至的母爱,理解爱的多种表达 方式,从而有意识地去表达自己对父 母的感恩之情。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围绕学习 目标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并具备 一定的组织协

2、作的能力。所以,综合 性活动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 教师又要体现主导作用,全程关注, 适时引导,使整个活动过程尽量体现 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实践性、活动 性和综合性。 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平 凡而伟大的母爱;引导学生多角度地 认识自己的母亲,懂得感恩,学会用 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 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培养学生健 康美好的伦理亲情。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综合性学 习的各个环节,并在活动中综合运用 语文和其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ll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l

3、l 4、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 ll 088 。 衰聪莲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听、读、写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 写真事、诉真情。 第三部分活动设计 活动一: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深 深深几许) 活动形式:学生采访母亲。 第一环节设计采访问题 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问 题: 1、母亲年轻时对事业与家庭的 追求。 2、母亲怀孕期间的喜怒哀乐。 3、母亲在养育“我”的过程中 的甜酸苦辣。 4、当“我”呱呱坠地后,母亲 对孩子寄寓了怎样的希望。 5、母亲希望“我”成为一个怎 样的人。 6、“我”让母亲最欣慰的一点 是什么。 7、母亲现在对家庭和事业的追 求与年轻时是否一致,如果有变化 了,原因是什

4、么。 说明:这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主 要是让学生增进对母亲的了解,让孩 子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母亲为自己的 辛勤付出乃至自我牺牲,了解母亲对 孩子的期望,以期我们的学生能感受 母亲的深情,化解母子之间的矛盾。 要求学生根据采访内容设计采访 问题,可以同伴合作,共同设计问 题,问题的切人点要小,问题设计语 言要精练、得体,注意语气。 第二环节采访 要求: l、确定好采访的时间、地点, 并事先征得母亲的同意。 2、学生根据已设计好的问题, 思考采访时应该用的语气语调,并准 备好出现意外情况时(如母亲不愿说 等)的对策。 3、采访时最好能模拟采访的情 景,模拟记者的身份提问。 4、采访时要当场纪录,如记

5、录 不下可以录音。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有两个方面 的用意,首先是拉近母亲和孩子双方 面的距离,让孩子更加理解母亲;其 次是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准备素材,为 写作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整理采访记录。 要求:第一,以问答的对话式描 写来记录;第二,注意母亲和你的语 言描写要符合各自的身份、知识水 平、阅历经验和当时采访的环境;第 三,这是对采访内容的整理,要对原 始的记录进行适当加工,注意详略安 排和内容取舍;第四,在整理的过程 中,最好能凸显出采访过程中的某些 细节,如母亲说话时的神情、动作、 语气语调等,为写作做准备。 附:采访记录表 采访主题 被采访人 l采访人I 采访时间 l采访地点I 采 访

6、记 录 日记:就采访活动写一篇日记, 形式自由,字数不限。 活动二:多角度看母爱(横看成 岭侧成峰)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一是要孩子们 去感受母亲多种多样的或细微或浓郁 或深沉的爱,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关注 自己的母亲。 环节一:您的温情我的甜蜜 1、几个学生列举母亲关心爱护 自己的几件小事,可以是生活中极为 细小的事,但一定要真切感人。 2、让班级里一个母子关系比较 紧张的学生谈听了这些小事以后的感 受,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类 似的事情。 环节二:母爱,让我欢喜让我忧 l、让几个孩子讲一讲与母亲的 冲突,并自我分析一下产生冲突的原 因。 2、让其他同学分析这些冲突中 母亲和孩子双方的对错,并帮

7、助他们 分析冲突的根源及解决的办法。 环节三:万紫千红总是春 教师准备几则故事,学生分组讨 论,发言。 1、两个孩子蹒跚学步,一不小 心摔倒在地,哇哇大哭。一个母亲跑 过去,心疼地抱起孩子,一面安抚孩 子,一面责怪地上的石头。另一个孩 子的母亲却在一米远的地方鼓励孩子 自己站起来。 2、狐狸的母亲会在孩子长大后 赶孩子离开巢穴,强迫它们独立生 活。鹰的母亲在鹰还没学会飞的时 候,把幼鹰带到空中扔下。 学生讨论发言。 1、怎样看待故事中的母亲的行 为? 2、你认为怎样才是理智的母爱? 环节四:妈妈,您的爱我懂 学生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对母亲 的某些行为和语言,对母亲埋藏在心 底的深深的爱,一定有了

8、一些新的体 会和感悟。请学生谈谈通过上面活动 以后,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让学生感 受母爱,培养换位思考的意识。 环节五:母爱,文学作品永恒的 主题。 1、配乐欣赏毕淑敏的孩子, 我为什么打访 、孝心无价。 2、请学生谈谈听了这两篇文章 以后的体会,加深对上面几个环节的 认识。 环节六:妈妈,我想对你说 1、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母亲, 写出自己对母亲的真情。 2、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 并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日记:母亲,你的温情我懂 活动三:报得三春晖(我拿什么 奉献给你我的母亲) 注:此活动计划一个月完成。 为母亲制作一份礼物。比如绣十 字绣、制作电子相册、编辑一本小册 子等。 拟编辑一

9、本小册子献给母亲,活 动指导: 环节一: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编一 本小册子的常识,复习如何搜集资 料。 环节二: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 导下写好出版计划。 出版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书本名称,内容体例,主标 题,副标题,栏目名称。 2、主编以及人员分工。如根据 编写的体例,安排好相应的搜集某方 面的材料的人员;根据编写工作步 骤,安排好统稿、文字排版、美术设 计或封面封底设计人员。 3、步骤与时间:包括收集资料、 统稿交流、修改和出版的期限等。 环节三:学生编书。 教师给予指导,当学生碰到问题 时,教师的指导把握两大原则:一是 学生能合作完成的,只给解决问题的 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动脑筋完成;二

10、 是鼓励学生积极向各学科教师、家 长、社会求教。 环节四:电子稿班级交流,并评 出最佳内容、最佳设计、最富创意等 奖项。优秀的电子稿可以发送给家 长,让他们也体会儿女对他们的真 情。 环节五: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小 组,建议印刷“出版”。 附:学生编写的小册子电子稿两 例。 活动四: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 下(写写我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母 亲的作文,题目自拟。作文要求:写 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的母 亲,要避免程式化、脸谱化。 2、选择佳作,编成小报班级展 览,班级博客发表。 注:活动三和活动四,顺序可以 调整。 第四部分活动小结与反思 “献给母亲的歌”是个极富情

11、感 性的主题,整个活动设计,由“采访 实 用 案 例 母亲”、“多角度认识母爱”、“报答 母亲”、“表现母爱”四个主题活动 组成。整个活动注重了对学生的情感 熏陶,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 性、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 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之 本。四个活动,用不同的形式,训练 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个活动“采访母亲”,要求学生 扣住采访目的设计合理、得体的问 题,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求学 生整理采访笔记,都是语文能力的训 练;第二个活动“多角度认识母爱” 是典型的口语训练课;第三个活动 “报答母爱”为编辑图书指导课,其 中的拟写标题、

12、栏目小标题和卷首 语,侧重于形象性、抒情性的语言训 练;写作训练课侧重于语言的表达技 巧和方法的训练。 2、活动性和综合性是综合性学 习的特性。除了写作训练课外,其他 三个活动都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呈现 的。尤其是“采访”与“编书”两个 活动,通过切实而有效的指导,让学 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体验了 这些实践性极强的活动的特点,并与 生活实际接轨,旨在活动中增强实际 的操作能力。尤其是图书的编撰,对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电脑操作技术,是 强有力的挑战。 3、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活动历时较 长,尤其是图书编撰的活动,持续一 个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 该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学生有困难 时,建议大家群策群力,合作完成; 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向学科教师、家长 和社会各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三 是尽可能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 不是具体的方法。 4、综合性学习因为其综合性的 特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 战。教师要不断丰富与某个主题有关 的各类知识,这样才能在立足语文学 科本位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内容,对 教材内容整合和补充、调整和创新; 才能保证指导学生活动的有效。0 袁聪莲。教师,现居浙江宁海。 It 综台天 1008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