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8271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方式与有效学习的调查问卷1、 你现在对学习的感受是A 有兴趣 B.较有兴趣 C.没有兴趣2、 你现在对学习的态度是A 主动学 B.被动学 C.不想学3、 你课前的预习状况是A. 经常预习 B.偶尔预习 C.从不预习4、 你上课的学习状况是A 积极参与 B 被动参与 C 基本不参与5、 你是否愿意参加课堂讨论交流A 非常愿意 B 比较愿意 C 不愿意6、 你课后的复习状况是A 经常复习 B 偶尔复习 C 从不复习7、 你每天学习和做作业的大致时间是A 2 小时以内 B 3 小时 C 4 小时以上8、 你在思考和解决学习问题时的习惯是A 采用自己的方法去想问题 B 总想听别人的看法 C 先放一

2、放,以后再说9、 你现在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可多选)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接受学习 E 基于问题学习 F 基于实践学习 G 基于网络学习 H 情境、体验式 I 过程、活动式 J 发现、探索式 K_10.你觉得采用哪些学习方式能有效学习(可多选)A 自主学习 B 合作学习 C 探究学习 D 接受学习 E 基于问题学习 F 基于实践学习 G 基于网络学习 H 情境、体验式 I 过程、活动式 J 发现、探索式 K _11.现在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可多选)A 老师讲解,学生听记 B 师生共同探讨 C 组织学生动手讨论交流 D 让学生上台讲讲 E 组织学生动手活动 F 让学生

3、上网学习 G 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 H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K_12.你觉得老师采用哪些教学方式能使你有效学习(可多选)A 老师讲解,学生听记 B 师生共同探讨 C 组织学生动手讨论交流 D 让学生上台讲讲 E 组织学生动手活动 F 让学生上网学习 G 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 H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K -提要 为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与有效学习的相关规律,本文对初中二年级 100 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初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

4、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在处于发展智力,增长知识阶段,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刻苦地进行学习,充实自己,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一 调查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初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二 调查对象从初中一个年级中两个班,共 100 名学生。三 调查方法

5、和步骤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四 调查结果、预习情况和方法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的状态,占总数的,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的,占总数的,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预习方法选择(如表一)表一(附图 图)从以上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初一年级的学科较初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小学水平。调查表明,初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初三年级各科基

6、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初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所以从初中学生整体来看,他们缺乏自学能力,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我们还发现, “对照参考资料”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升高由负高相关转为正高相关,这一变化反映出预习方法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原因是初三学生的

7、自学能力强于初一年级,而且由于临近中考,复习参考资料是初三学生的主要方法。我们对名优秀学生预习方法的调查表明,其中名学生采取“找出难点” 、 “找出重点”等方法,只有名学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如表二)表二(附图 图)统计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学生较多,初一

8、年级高于初三年级;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学生,初三年级较多,初二年级次之;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初二年级较多,初一年级次之;采取第四、五种方式的学生极少。这说明听课方式与年龄特点有关,初一学生惯于全记,初二学生因课程加多加深多注意听,初三学生重点坚持有选择地记。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统计表明,初一学生采取第一种方式与学生成绩相关较高;初二年级学生采取第二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初三年级学生采用第四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而且数学和物理采用第三种方式也相关较高,其它基本处于负相关状态。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

9、学习方法。在抽样谈话的名学生中,有名学生采用二、三、四种方法。仅有名学生采用第一种方法。所以上课时提倡学生讨论和议论,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重点的能力,发现和鼓励学生独立创见,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学生记笔记方法的调查情况(如表三)表三(附图 图)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的。初一学生习惯于抄板书,初二和初三学生开始转向记重点,但采取全记的比率还较高。统计表明,抄板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低,甚至出现了负相关,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书,影响了课堂学习效果。初二学生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关较高,初三数学、物理课学生记笔记少或不记笔记与学习成

10、绩相关也较高,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课堂小结情况和方法课堂小结方法的调查结果(如表四)表四(附图 图)从表中明显看出,以学生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结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师,他们基本采取讲完课就叫学生做练习的教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

11、这种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如何呢?调查表明,采取急于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都很低,甚至出现高负相关。这因为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使学生失去了课堂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所以,单靠练习来提高成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堂小结,使课堂知识得到消化整理,然后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做练习,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相关统计还表明,课堂小结的方法随年级不同而异。初一学生采取老师小结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较高,说明初一学生还没有自我小结能力,需要老师多做小结。初二学生采取讨论和重温课本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关较高,这是因为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可以放手让他

12、们通过独立小结来提高学习效果。初三学生采用课堂小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初三学生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差异较大,学习成绩的分化也较大,所以必须根据本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从名优秀学生的调查中看到,有名同学采取重温课本或讨论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结,其余名学生虽然采用了做练习的方法,而他们是在听懂学会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巩固和记忆的。、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

13、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学生当前做作业方法的现状:表五(附图 图)从表中看到, “先做后看书”的方法比率较高, “有问题问别人”的方式比率也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统计表明, “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统计表明,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

14、负相关状态,这种情况大都属于差生。我们从名优秀学生谈话中发现,他们多数都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方法。他们说:“当我们做不来时再看书印象深” 。还有一部分较好的学生边复习边做作业,他们说:“我先看懂书,弄明白道理后再做作业,这样速度快。 ”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的一条是必须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方法的情况学生对复习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安排,调查统计(如表六、七)表六(附图 图)表七(附图 图)统计表明,各年级学生经常复习者较多,都占半数以上;考试前复习的,其比率较其它方法相对要高。复习方法随年级的不同而有变化。初一学生多是按老师布置的提纲进行复习,初二学生侧重在背重

15、点,初三学生侧重在抓难点。原因是初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和缺乏独立归纳能力,希望老师列出提纲要点,给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初二学生面对加重的作业负担,必须进行重点复习;同时由于难度的增大,难点较多,抓难点的复习方法比率也较高;初三学生面临毕业与中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疑难。、课外参考情况学生能否主动有目的地参考课外资料,是促进所学知识深化和培养自学能力的因素之一。而会不会有选择地进行参考资料的学习,则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异。调查了解中发现学生的课外参考资料很多,有北京的、有上海的、有天津的、有太原的,种类多达几种,但哪种资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统计(表八)可说明一些。表八反映出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选择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初一学生主要参考一些杂志,初二学生开始转向参考复习资料,初三学生以参考复习资料为主。随年级的升高,学生学参考书的比率也在提高,而学参考杂志的比率则呈下降之势,说明初一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选择不定性和初三学生对参考资料的目的性有着明显的差异。表八(附图 图)统计表明,凡是参考试题解一类资料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好,所以,杜绝社会上滥出题解一类书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类书往往容易替代学生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