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7491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题复习课件: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24张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 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 2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3发展高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学校

2、数量大大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考点 3 文学艺术和体育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1. 文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2. 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视艺术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科目三考试 http:/ 科目3实际道路考 试技巧、视频教程科目四考试 http:/ 科目四模拟考试题 C1 科目四仿真考试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3. 体育(1)

3、概况: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2008年,中国在北京承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并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中国获得奖牌416枚。(2)优秀运动员或团体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许海峰:1984年,在第23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史上,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考点 4 社会生活 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

4、生活1. 衣食住行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衣 数量有限、凭布票供应应,色彩样样式单调单调,只有 中山装和解放装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饰展示风风度和个性食 食物匮匮乏、单调单调,凭粮票供应应,营营养不足, 许许多人温饱饱都不能解决人们们不但能吃饱饱,还还能吃好,讲讲究营营养均衡 ,粗细细搭配 住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大杂杂院 居住面积积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环境有了明显显 改善 行 步行、自行车车、公交车车 开摩托车车、乘出租车车、开私家车车出行,乘飞飞 机旅游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2. 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就业业 制度 改革“铁饭

5、铁饭碗”等从前的“铁饭铁饭碗”逐渐渐被打破,通过过人才市场场自 主择业择业,就业业渠道拓宽宽;就业业制度的改革也要求人 们们不断地学习习,提高适应应就业变业变化的能力 社会 保障 制度 成立由职职工单单位支付,“公费费医 疗疗”。这这种医疗疗制度往往使单单 位不堪重负负,并造成了很大浪 费费我国所有城市和县级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镇全部建 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险制度改 革取得重大进进展,医疗疗保险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动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针 对 演 练接受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批示制定863 计划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C邓小平 D1986

6、年3 月,邓小平接受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 ,批示制定863计划 。解 析C【方法技巧】 本题属于填充型选择题。主要特点是题干的表述不完整,命题者在题干中提供一个或者多个历史事件、历史概念,选项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或者正确或者错误的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此类题难度不大,一般采取直接选择法解题。大多在选项中出现易混知识点,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强化知识点记忆很重要。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的是 ( )A科技 B文艺C体育 D教育D第

7、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2下图中手捧奖杯和鲜花的是我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容国团,他获得世界冠军是在 ( )A第25 届世乒赛上 B第26 届世乒赛上C第36 届世乒赛上 D第23 届奥运会上A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3. “下海”“公开招聘”“炒股”这些名词的出现( )A改革开放前 B改革开放后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民国时期B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重 难 解 读1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科学家

8、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原因: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钻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教育、科技、经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1)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经济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全民族的素质和科技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第

9、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应 用 示 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雷锋“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1)根据上述言论,请任选其一并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要点:准确体现言论、人物及事例的有机联系;个人认识表达清楚、言之有理即可。答 案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材料二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1919年3月蔡元培致公言报函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2)据材料二,说明蔡元培任职期间,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是什么。这个思想与同时期中国的哪一重大事件有密切联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文化运动 。答 案第10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此材料题以文化为核心,考查文化知识点。第(1)问可从材料中结合注解选取名人说明,注重识记层次的考查。第(2)问考查思想,涉及新文化运动等。第(3)问注意角度的选取,主要从“科技角度”进行举例说明。同时进行情感升华,注重“关系”的考核,言之有理即可。解 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