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973625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慢性病护理血管性痴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管性痴呆一、概述1692年,Willis 首先认识到卒中后出现的痴呆。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 年的新发病例约为612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在两种性别间无差异。Willis三、VD 危 险 因 素老龄老龄 卒中卒中白质损害脑萎缩 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教育遗传VD老 龄年龄是VD 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统计表明70-79岁老人VD 患病率为2.2%, 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以80 95岁以上高达48。卒中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是未发 生卒中的5.8倍。卒中后痴呆发生率为26(66 251)。卒中后痴呆正在引起关注。四、V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础原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 高脂血症血

2、管炎胶原血管病直接原因脑梗死脑出血缺血性白质损害如 Bingswangs病遗传性脑血管病如 CADASIL 脑血管内淋巴瘤脑供血动脉慢性狭窄或 闭塞VD的病理机制缺血性脑血管病直接导致脑组织结构破坏,神经细胞 缺失。各种血管病变引起脑内与认知、记忆相关的神经细胞 的缺血、缺氧。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病因造成血管变性, 致使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VD 的临床症状(一)有确定的脑血管病及其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 1. 脑血管病病史 2. 脑血管病后遗症状 3. 脑影像改变(二)有确定的痴呆症状1.认知和非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总体智能受损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三) 痴呆与脑血管病相关1. 痴呆由

3、脑血管病引起2. 痴呆发生于脑血管病后一段时间内3. 痴呆症状持续足够一定的时间长度四、具体的临床症状1. 记忆力障碍近记忆力障碍更为明显2.计算力下降3.阅读理解能力下降4. 语言障碍5. 视空间障碍时间定向障碍地点定向障碍人物定向力障碍6. 归纳能力下降7.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8.失认和失用9. 精神行为改变10. 运动症状VD 病理学(大体)图片皮质陈旧性梗塞灶1. VD 临床诊断步骤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 行为学评价病史、体格检查CT、MRI、 SPECT、 EEG各种量表VD 诊断 八、八、VDVD的治疗的治疗控制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改善认知功能对症治疗行为精神症状治疗原则VD

4、VD治疗治疗VD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改善认知抗高血压抗凝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于神经递质改善脑组织代谢脑循环促进剂抗氧化剂神经保护剂行为精神抗抑郁镇静护理预见性护理严密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重视心理护理注意饮食调节肥胖者需限热量脂类摄入护理一般性护理卧床休息防止褥疮的发生肢体功能障碍早期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护理专科护理失语的护理情绪障碍的护理智能减退的护理健康教育与亲人共同生活是痴呆患者的基本心理 需求之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钠盐的摄入,多 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对降低脑卒中有一定 的效果正确指导用药AD与VD(血管性痴呆)ADVD发发病年龄龄 多在60岁岁以后多在5060岁发岁发 病 发发病形式及经经 过过 发发病极缓缓慢,为为潜隐隐性 可有急性发发病,病程呈波 动动性、阶阶梯性恶恶化。 早期症状 无脑脑衰弱症状精神症状 记忆记忆 力下降及智力缺损损 多为为情感脆弱,情绪绪不稳稳 或情绪绪低落 神经经系统统局限 症状及体征 无,晚期出现现肌萎缩缩、肌阵挛阵挛 等 可伴发发偏瘫瘫、巴金森症状群、步行障碍、假性球麻痹等 CT弥漫性脑脑皮质质萎缩缩多发发梗塞,腔隙和软软化灶全身性疾患 无多数合并高血压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缺血指数评评分表(HIS) 4分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