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972077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语文版2015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册语文版第5课 杜甫诗四首 【学习重点】1记:了解杜甫生平,积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名句。2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个人际遇,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3写:在了解杜甫其人的基础上,以“杜甫”为话题,写一段感悟。4练:鉴赏诗歌中的比喻手法。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 曾自称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曾祖时迁 河南巩县。 20岁左右,出游吴越、齐赵等 地,在洛阳与李白结下深厚情谊。 大历三年 (768),乘舟出峡,沿江东下, 漂泊两湖之 间, 不幸在湘江旅途的一条小船上悄然离 世,终年59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2、 诗人,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史上,具 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他的诗 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被后世称为“诗史”, 他被称为“诗圣”。 而他所写的“三吏”和“三 别”,则是他的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三吏”为新安吏潼 关吏石壕吏,“三别”为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 (1)字音识记n xio ji ch zh qin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辨形组词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1)通假字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2)古今异义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3)一词多义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3、(4)词类活用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5)虚词归纳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1兵车行中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 似乎可以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 效果?答案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 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白骨图。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 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名家朗诵视频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2登岳阳楼主要是写岳阳楼美景,但诗中有景, 景中寓情,分析诗歌哪几句写景,哪几句写情。答案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情。课

4、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3请你描摹一下登高中诗人看到了哪些 景象。答案 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 江边草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撒,漫山遍 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 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 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名家朗诵视频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4旅夜书怀中前四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美丽的 夜景?答案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 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 天与地似乎相接,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 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一轮明 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开 头四句描绘了一幅宏阔、非凡、宁静、孤

5、寂的江 边夜景。请听名家朗诵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一)阅读兵车行,回答问题: 1兵车行中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是什么?请用原诗中的词 语回答。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 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 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 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 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 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 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 不异犬与鸡。 答案 “ 点行频”( 诗眼), 即频繁 征兵。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2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述了一件什

6、么事?( 要求: 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 果。)并说明全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 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 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 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 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 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 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 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

7、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 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答案 本诗叙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 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写早闻洞庭湖盛名,表面 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 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 能实现之情,为描写洞庭湖 酝酿气氛。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二)阅读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3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答案

8、首联运用虚实结合 的手法, 通过“昔闻”和“今 上”的对照,从而扩大了时 、空领域。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气势磅礴恢弘,被 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请仔细品味,说一说你感悟 到怎样的美。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答案 (1)画面美:这两句写 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 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 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 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 夜浮动。一“坼”一“浮”,把 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 阔而又生动。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

9、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气势磅礴恢弘,被 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请仔细品味,说一说你感悟 到怎样的美。(2)意境美: 更美的是,诗人登岳阳 楼,赏洞庭景,却不局限于写“岳阳 楼”与“洞庭水”。 诗人摒弃眼前景物 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 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 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 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 国家之 忧,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 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三)阅读登高,回答问题: 5请分别指出下列诗句所营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1)风急天高猿啸哀,

10、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情感: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 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 感怆之情油然而生。意境:凄凉、凄清、高远、广阔。情感:“猿啸哀”之声,人顿生悲凉、悲伤之情。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四)阅读旅夜书怀,回答问题: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垂”“涌”两个字用得“响”, 将星月精神描摹得惟妙惟肖。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的妙处。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 既

11、展示了旅夜之美,也为下文今夜 无眠而触景抒情蓄势铺垫。答案 “垂”是“垂挂”的意思,唯 有“星垂”,才能现出原野的广阔。 “涌”是“涌动”之意,唯有“月涌”, 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 也正因江 水的流动, 才能感到“月涌”之力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7诗人在旅途之夜抒发了怎样的“怀”?请简要分析。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3)以一只沙鸥自喻,抒发漂 泊无依、孤独无助的伤感。(2)仕途终止,政治理想不得 实现;答案 (1)虽小有名气,但身 体多病;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一)阅读兵车行,回答问题: 8诗

12、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 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 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谈一谈诗歌引 用这些数字的目的是什么,又为什么用得如此贴切。答案 “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 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 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 度。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 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 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二)阅读登岳阳

13、楼,回答问题: 9诗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应该说是慕名而来,既然都已 经得偿所愿了,为何还“凭轩涕泗流”呢?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答案 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 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亲朋 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饱含着诗人对 穷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 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同时,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 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 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 关山”的家国之痛。 诗人怀着对祖国 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自然要“ 凭轩涕泗流”。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三)阅读登高

14、,回答问题: 10诗中悲秋之情是如何表达的?它包含几个层面的情感?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答案 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 方式来表达悲秋之情。 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描写眼前的景,有力地 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 望远时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 悲秋”的字眼,而是将这种悲愁之情渗 透在具体的画面之中; 第二个层次是抒发心中的情,写出自 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穷困潦倒、孤 苦寂寞的艰难境遇和秋景萧瑟、触景生 悲的愁苦心情。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四)阅读旅夜书怀,回

15、答问题: 11诗中写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从表面看诗人 “官休”是因为身体“老病”,你认为是这样吗?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答案 表面上是自我解嘲, 实质上是抒发心中的愤慨。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 但他的休官,并不是因为这 原因,而是自己生不逢时、 不被朝廷重用。课堂读写探究美点赏析(一)阅读兵车行,回答问题: 12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 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歌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请结合诗 歌内容,看看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这种“民歌”特色的。车

16、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 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 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 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 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 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 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答案 (1)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最后一段,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 “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