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971964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学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分类种类 形态、构造 鉴别、检测、清选分级、加工包装、贮藏一、种子的外部形态(一) 种子外形 大小长、宽、厚 清选分级千粒重 种子质量 播种量种类、品种、环境条件主要作物种子大小 形状 颜色 色素-部位 品种 成熟度 生态区菜豆种子的结构二. 种子的基本构造胚乳 子叶 胚芽胚根胚轴果柄玉米种子的结构1.种被-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胞壁加厚的死细胞果皮+种皮种皮致密程度、厚薄、强度 干燥、加 工、休眠、寿命、发芽果实种子果皮上常见的构造: 果脐、发芽口、茸毛、花柱遗迹(残物)茸毛的长短、疏密 花柱遗迹的凹凸和明显程度 品种鉴别 附有花萼、内外颖、护颖,及形状、颜色 胚珠的类

2、型果脐、发芽口的位置 果脐裸露: 小麦、高粱外附果柄: 玉米 发芽口多数为果皮所掩。种被上的构造: 真种子 胚珠时期遗迹果实种子 子房遗迹 宿存的花被种脐发芽口(种孔)脐条(种脊或种脉)内脐种阜 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或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脐褥、 脐冠种子脱 落时种 柄的残 片附着 在脐上鹊豆嘴封 豌豆的荚果种柄种 柄发芽口 种孔,珠孔遗迹,正对胚根的尖端。 萌发脐条种脊 种脉,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到 合点的维管束遗迹内脐 合点遗迹,脐条的终点。 棉花、豆类 萌发时最先 吸胀(发芽口)种阜f发芽孔附近的小突起,严格说只限来 自珠孔附近的珠被细胞增殖的突起种子半透层seed s

3、emi-permeability layer种胚包被物(果皮、种皮、外胚乳或胚乳等)中存在的半透性组织,允许种子内外水分和气体的通透,限制或阻碍溶质的交换。种子对盐溶液溶质吸收表现出的差异不仅是因为种子的类型不同, 更重要的是因为种子覆盖物的限制作用。 大麦 水和I Hcl、HNO3和SO4、铬酸钾、硝酸银、氰化钾、氢氧化钠等酚类 苍耳 硝酸盐、氯化物、氢氧化物、一些弱酸 酒精、乙醚、氯仿、丙酮,氯化钠、硫酸铜、硫代硫酸钠、甘油、 糖、盐酸和酒石酸 种子半透层影响种子质量的测定: 2003年,王彦荣 苏丹草、羊 草、多年生黑麦草、垂穗披碱草、老 芒 麦种 皮半透层使水分子通过,阻碍四唑盐和氨基

4、酸等较大分子 通过,限制了电导法对种子质量评 价 的 应 用半透层对气体透过性的研究: CO2和O2能透过白芥种皮半透层 , 促进萌发 种子发育中,阻止营养物质随着水循环流回母体,保证在 种子中沉积; 阻止种子胚根的伸出,影响萌发种子半透层的化学组成: -沉积的化学物质 纤维素、角质、软木脂和胼胝质 苍耳 非栓化的纤维素以及少量的单宁, 韭葱、洋葱 角质 番茄和辣椒 软木脂 约翰逊草 高度栓化,软木脂,大量脂肪 物质增加种皮强度,降低通透性种子半透层的发育: Welbaum 测定不同发育期完整的和分别去除种皮、外胚 乳和胚的甜瓜种子电导率,花后40d外胚乳显著降低了电 导率值-半透层花后35d

5、开始,外胚乳处有少量明显的囊状和水珠状 的胼胝质出现,花后40d逐渐增多,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富 含胼胝质的结构,种子的渗透压力达到最大,半透层形成 。(通常)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2. 种胚胚 本 部胚芽位于胚轴上端,生长点+真叶或仅生长点, 茎叶 的原始体胚轴胚茎,胚芽、胚根的连接部分,子叶 以下的下 胚轴萌发时的伸长程度,决定子叶出土与否。胚根后长成植株的地下部分。多数1条胚根,禾本科胚根外有胚根鞘, 还有2-3条次生胚 根, 子叶种胚的幼叶。 较真叶厚、大。有的有叶脉。 数目、功能因植物而不同单子叶 双子叶 多子叶胚乳 子叶 胚芽胚根胚轴果柄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

6、胚大小 形状 位置 胚的类型3. 胚乳 内胚乳(endosperm, 3n ) 受精极核外胚乳(perisperm, 2n) 珠心细胞裸子植物的胚乳(1n) 雌配子体由未受精的大孢子发 育形成单倍体雌配子 体组织,兼有分化产 生卵细胞的功能珠心(孢子体)在种 子发育中,未被吸收 消耗,反而增殖并发 育成外胚乳-有胚乳种子的贮藏组织。甜菜和胡椒的外胚乳甜菜、菠菜、胡椒和丝 兰属外胚乳 发达多数被子植物胚乳,开始是 三倍体细胞。胚囊发育类型不同,胚囊中 极核的数目也不同:月见草型 2n椒草型 9n蓼、葱、五福花、德鲁 撒型 3n皮耐亚、白花丹型 5n贝母型、小白花丹型 5n葱莲属 特大 的细胞核,

7、23个核仁 胚乳的倍性 三类胚乳同功不同源; 大多固体,少数液体 椰子 多为薄壁细胞 禾本科, 少 为厚壁细胞 葱; 兰科 很少几个细胞 柳叶菜科、河苔草科、菱科 无胚乳 蚕豆、豌豆、菜豆 发育 初期有,后期被发育中的胚 吸收消耗,种子成熟时无胚 乳或残存12层胚乳细胞胚乳形态与功能: 营养贮藏形式和化学成分 : 贮藏物质: 碳水化合物(淀粉)、 Pro 、脂肪脂体、蛋白体蓖麻 、大葱 典型高脂肪胚乳 胡椒 苋 马齿苋 姜 外胚乳贮藏椰子乳 无机盐、aa、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 糖、激素 己糖醇、肌醇、玉米素核糖苷, 细胞分裂素 ,苯丙氨酸( 起动细胞分裂)发育中的玉米胚乳 大量CHO、

8、aa、Pro、吲哚乙酸和 嘌呤等,70s发现一种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糊粉层淀粉层胚乳最外几层细胞形态与生理上高度特化 壁厚体小、含完整细胞核、大量糊 粉粒(蛋白质、植酸钙镁、磷酯和碳 水化合物) 活化,萌发时,胚乳贮藏物质被糊粉层细胞分泌的水解酶分解活细胞死细胞内层,壁薄体大,大量淀粉粒、蛋白 质,细胞核退化,原生质体破碎或消 失禾本科三、种子的植物学分类根据胚乳有无(1)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有胚乳 禾本、姜、百合科等双子叶有胚乳 大戟、蓼、茄、伞、藜等科依子叶数目内胚乳发达 绝大多数作物种子外胚乳发达 菠、甜菜、石竹、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 姜、胡椒若依胚乳 来源(2)无胚乳种子发育中后期,胚乳被胚

9、消耗,胚、子叶发达。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葫芦科、菊科、蔷薇科等。第二章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一)受精作用。授粉-花开放,花药破裂,花粉粒散出,借助各种媒介传播到柱 头上。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花粉粒萌发, 花粉管从花粉粒的发芽孔伸出;花粉粒外壁挤破,内壁随花粉管从发芽孔延伸到柱头, 钻进花柱 到达胚珠,进入胚囊;管核消失,生殖核分裂为2个精核,分别与雌配子和2个极核(或次 生细胞)融合, 形成合子和原始胚乳细胞。 一、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二)种子的发育卵细胞+1个精子 合子 胚 胚珠 极核(2个)+1个精子 初生胚乳核 胚乳 种子 珠被(受精刺激) 种皮合子休眠期 (形成-分裂)原胚发

10、育期 (2细胞 -球胚)胚器官分化期 (子叶原基分化-幼胚)扩大生长期 (体积扩大)成熟胚合子 2细胞原胚顶细胞 胚体 成熟胚基细胞 胚柄 消失(少数残存)不对称分裂1. 胚的发育将胚体推到 胚囊中央的 营养优势位传递细胞, 吸收母体养 分供给胚产生激素心形胚 鱼雷形胚 拐杖形胚 U形胚(荠菜)大头棒形胚 凹形胚 成熟胚(玉米)球胚球形胚 心形胚 鱼雷形胚 马蹄形胚胚乳的发育 始于初生胚乳核,无休眠期;先于合子分裂;有限生长核型 早期游离核。核分裂次数随植物种类不同,形成几个几 千个胚乳游离核 棉花 花后5天, 游离核超1000个椰子 果实长到5cm,胚囊液体 悬 浮许多大小 不等的游离核10

11、cm,胚乳核 细胞, 细 胞和游离核沿大液泡腔周缘固定,出现 胚乳细胞层 (椰肉)倒地铃、旱金莲和野牡丹属 始终不形成细胞壁沼生目型初生胚 乳核移 到合点 端合点端 小室第次核不分裂,或 只进行几次游离核分 裂,退化消失细 胞 分 裂珠孔端 大室按核型, 游离核分 裂,后期才形成细 胞壁细胞型 无游离核时期初生胚乳核后继分 裂始终为细胞分裂, 形成细胞壁二、种子发育中的异常现象 1.多胚粒种子中有个或以上胚真多胚同一胚囊发生多个胚假多胚额外胚来自同一珠心的不同胚囊,或2个或 以上单独胚囊的珠心融合。合子、原胚 有性胚 (裸子植物 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1个受精卵 发育成原胚,再裂为多胚 。)

12、 胚柄裂生 鹿百合属,猕猴桃柑桔 芒果 木麻黄 旱地早熟禾 助细胞(慈菇属)反足细胞(韭、无毛榆) 珠心 柑桔类、芒果有性 2n 、无性 n 不定胚,无性胚 珠被芒果种子发芽多胚的意义发芽率可能100不定胚繁殖,保持品种优良特性育种的障碍杂种胚受珠心胚干扰 胚培养 合子或原胚诱导多胚2.无胚 伞形科种子外形正常但内部无胚。无胚率可达50。原因无种用价值 无核果实的利用 芒果可食率:粤西1号 70.0,台农1号73.7,无核果80 ,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无胚芒果红象牙芒的无胚果容易裂果遗传 卵未受精 虫害 远缘杂交,生理不协调,胚早夭3.无性种子 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种子, 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

13、孢子体孤雌,孤雄,少数为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多胚有性胚被无性胚排挤退化无性种子.种子败育胚珠顺利通过受精, 但不能形成具发芽能力 的正常种子。无种用价值产量质量中后期败育早期败育异常粒瘦秕粒果实空壳败育原因发育中生理不协调,不亲和的杂交病虫 危害,直接或间接 营养缺乏, 营养弱势部位 恶劣环境, 冷冻、高温、农药毒害三、发育中种子的变化种子的成熟过程,实质上就是胚从小长大,以及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外形 物理性物质的输入与转化发芽力颜色 白(淡绿) 绿 有色鲜重 低 营养物积累 高 含水量降低 低干重 低 高比重 低 高(一般) 油质种: 低 高 低 硬度和透明度 低 高热容量与导热性 高 低 水分降低1. 外形及物理性变化 大小(鲜体积) 小 细胞增多,扩大 大 含水量降低 稍 小(早期) (乳熟期) (完熟期)先变长 宽、厚大豆胚的发育进程 2.生理生化变化 物质转化积累, 合成为主淀粉粒 脂肪体 蛋白质体果种皮 胚乳外层 胚乳内层可溶性糖、非蛋白态N含量降低淀粉 支/直升高随种子成熟 脂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