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971899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2.8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一、文学常识1.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年二十举孝 廉,官拜骑都尉。曾镇压过黄巾起义,后又伐董卓,势力逐 渐强大,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建安十三年封丞相。他“外 建武功,内兴文学”,凭借政治上的强大势力,广泛收罗人才 ,形成建安文学的兴盛局面,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文学 新风气。他常手不释卷,登高必赋,又通音乐,故其所作几 乎全是乐府诗。他的不少乐府歌辞充分表现了一统天下的雄 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他是建安时代写作四言诗最有成就的 作家

2、,对五言诗的发展亦有较大贡献。其诗风慷慨、沉郁、 古朴。遗著魏武帝集已失传,明人有辑本。今人整理有 曹操集。2.陶渊明(365-427),晋代大诗人,字元亮,又名潜 ,字渊明,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地主家庭。早年颇有建功立业的 壮志。二十九岁做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隐。后又做过镇 军参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只八 十余天即辞官归田,时年四十一岁。他生活在政治黑暗腐 朽的东晋,对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又无法实现他的抱负, 只好归隐。他的诗留存有120多首,其中有20多首是写田 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是诗人在农村生活的反映。他的 诗文朴素自然

3、,意境高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对后世 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著有陶渊明集。二、背景材料 1. 涉江采芙蓉 本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是魏晋以后的人对汉代诗 歌的习惯称呼。汉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急剧动荡。在这种 社会现实中,文人有的漂泊四方,有的穷困潦倒,有的遭受 灾难。这十九首诗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动态,表现 了他们的苦闷和彷徨。 2. 短歌行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社会极不稳定,人民处在 水深火热之中,急切盼望和平安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控制了朝廷大权。后来,他不断削平群雄,击败袁术、袁 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安十三年(208) ,曹操挥师南下,大败

4、于赤壁,时年53岁。年岁渐高,时势 不利,统一大业难成,曹操心中焦急万分。在一次大宴群臣 的晚会上,偶然听到乌鸦飞过时的鸣叫声,曹操感慨万分, 诗兴顿发,写作此诗,表达自己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 泛招揽人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3. 归园田居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怀有大济苍生的理想,报效国家的 壮志,几次出仕,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 、彭泽县令等职。官场黑暗,吏治腐败,在当时已成为一 种社会弊病。出任彭泽县令时,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 吏让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愤然离职,回归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归隐后的第二年 写成的。目标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

5、含义 一、通假字 契阔谈 ( ) 参考答案: 通“宴”,宴会二、一词多义 1. 故 但为君故( )温故而知新( )君安与项伯有故( ) 2. 顾 还顾望旧乡(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莫我肯顾( )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 3. 但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但使龙城飞将在( )但说无妨( ) 4. 以 慨当以慷(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5. 适 少无适俗韵( )适彼乐土( )始适还家门( )削足适履( )吾与子之所共适() 参考答案: 1. 名词,缘故/名词,旧的知识/名词,旧交情 2. 动词,回头看/动词,拜访/动词,关心,照顾/副词,表 轻微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6、” 3. 副词,只是/连词,假如/副词,尽管 4. 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用/介词,因为 5. 动词,适合,迎合/动词,到/动词,出嫁/动词,适应, 凑合/动词,享受 三、古今异义 1. 同心而离居 古义: 。 今义:齐心。 2. 依依墟里烟 古义: 。 今义:留恋,不忍离开。 3.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古义: 。 今义:不作声。 参考答案: 1. 感情深厚 2. 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3. 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目标二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 乌鹊南飞( ) 2. 榆柳荫后檐( ) 3. 天下归心( ) 参考答案: 1. 名词作状语,向南 2

7、. 名词作动词,遮蔽 3.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 狗吠深巷中( ) 译文: 2. 鸡鸣桑树颠( ) 译文: 3. 何以解忧( ) 译文: 4. 枉用相存( ) 译文:参考答案: 1.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狗在深巷中吠叫。 解析:正常句式应为“狗于深巷中吠”。 2.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鸡在桑树梢上鸣叫。 解析:正常句式应为“鸡于桑树颠鸣”。 3. (宾语前置句)用什么来解除忧愁? 解析: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常前置。 4. (宾语前置句)屈就您来探望我。 解析:“相”在这里单指“我”,作“存”这个动词的宾语, 前置。宾语前置 定义 所谓宾语前置,就

8、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常见类型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何以 解忧? (短歌行)3. 介词宾语前置。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4.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惟兄 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目标三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六、分析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 枝可依”的艺术表达效果。提示: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这一 考点。作者在这一节中主要是抒发对人才的渴望,而 乌鹊是比喻,比喻那些无所定居的有才之士。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 以乌鹊南飞比喻贤士在动乱的社会中

9、托身无所,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目标四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七、涉江采芙蓉诗中“长路漫浩浩”这一句表现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这一考点。作者从女子的想象出发,想象男子正回 望着归家的漫漫长路。把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 漓尽致。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情,从女子思夫的角度,想 象男子正回望归乡的漫漫长路,通过这种想象,表现女子 对男子的思念。 1. 精彩回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 2. 技法点拨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恬

10、静自然 的田园风光的喜爱,对污浊官场的鄙弃。这种通过景物 的描写来抒发作者感情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 一种方法,在这种写作方法中,我们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并且把握好景物特征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3. 成功运用言及江南,三生石畔泥土的芳香固然清新,但江南人 们的热情更为难忘。那是同泉水般质朴的甘甜,涤尽世俗 的尘埃,纯净得不受丝缕沾染。泛舟水乡,撑起竹篙的妇 女娴熟地摆渡过斜风夕阳,此起彼伏的歌声中,耳根也领 略了江南的魅力。热情的水乡人捧上杯杯纯净的泉水,张 罗着桌桌可口的饭菜。久违了这种毫无防备的对话,放松 身子,江南的质朴真挚将城市的面具击垮,露出张张真诚 的笑脸。这就是江南的味道,甘淳的,舒展了紧张的神经 。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清清 泉水淡淡水乡,品江南的同时,人情的光辉也在心灵的蓝 图上勾勒出一片蔚蓝。凭借着对水乡气息的执著,那城市的污浊尘埃似乎无 法侵入被江南烟雨涤尽的内心。在灵魂的庙宇中,我虔诚地祈祷,只为做一个在乱世 的污泥之中保有江南味道的人。(作文品江南)点评:作者在对江南水乡进行细致描绘的同时,也 将自己对那种没有污浊尘埃的江南水乡生活的喜爱含蓄地 表现了出来。而且作者在对江南水乡进行描写的时候,紧 紧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将景与情恰当地融合在一起。 4. 我来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