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6856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溪河桥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K48+704 跨河桥(五溪河大桥 )连续箱梁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桥位于临湘至长沙高速公路桃林互通内,横跨五溪河,中心桩号为 K48+704,跨径为 16+420+16 米,全桥长为118.26 米。下部为:0 号台至 2 号墩为扩大基础,3 号墩至6 号台为桩基础;0 号台为型桥台,6 号台为肋板式桥台,1 号墩至 5 号墩为直径 120 厘米的圆柱型墩身。桥上部为现浇连续箱梁,箱体砼为 C40,右幅桥为等截面等高连续箱梁,左幅为变宽截面等高连续箱梁,梁高为 1.4 米,左幅底板宽为 15.621.3 米,右幅底板宽为 11 米。二、 地质情况本桥现场地质情况较复杂,对支撑很不利。0

2、#1#之间 为裸露岩石(=) , 1#2#墩之间 L 连线填至 93 区(=) ,2 #到 4#之间位于河道内基底为流水冲击物强度较低(=)作临时基础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基底进行换填砂砾 30CM并夯实,浇注 C20 砼) (=200KP),4 #5#之间一半为河床一半为堤坝处理方法与 2#4#相同,5 #6#为堤坝(为后填土)经过 6#台台背回填处理后填至 93 区(=) 。根据以上情况对支撑处打临时基础作为支撑垫层(临时基础分布情况见2附图) 。二、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方法和要点根据招标和设计说明及现场情况,本标段连续梁采用整幅浇注或分段浇注,分段位置根据招标文件规定位于其中一跨的 1/4

3、跨径附近,接缝处采用湿接缝(用 C40 微膨胀砼填筑) 。本桥箱梁浇注左右幅共分 5 次进行浇注,右幅分两次浇注,接缝位于 2#3#之间距 3#墩 5 米处(第一浇注段K48+699K48+760;第二浇注段 K48+648K48+699) ,左幅分三次浇注,第一道接缝设在 2#3#之间距 2#墩 5 米处,第二到接缝设在 3#4#之间距 4#墩 5 米处(第三浇注段K48+719K48+760;第四浇注段 K48+689K48+719;第五浇注段 K48+648K48+689) 。箱梁浇注顺序是先浇注底板和腹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后浇注顶板。支撑方式采用支架梁式支承方案。1、施

4、工顺序临时支撑基础支架搭设贝雷梁拼装、架设安放方木铺底模预压标高调整安装侧模底板钢筋、骨架钢筋绑扎立腹板、各端头模板浇注底板、腹板混凝土立箱梁顶板底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浇注顶板混凝土养护2、临时支撑基础的施工方法桥梁下部施工完后,在系梁两侧和扩大基础的中间部3分以及每孔中间浇筑条型钢筋砼临时支撑基础。临时支撑基础的底、顶面标高均与相邻的系梁(扩大基础)的底、顶面标高相同,临时支撑基础的上部为宽 60 厘米、高 90厘米的钢筋砼连续梁(砼等级为 C20) ,梁下为宽 80 厘米、高 3050 厘米的砼垫层(砼等级为 C20) ,最下部为宽 100厘米、高不小于 30 厘米的砂砾垫层。基础地面在施工时

5、应夯击密实,承载力大于 200Kpa(根据地质资料远远满足这一要求) ,砂砾垫层也要求夯击密实,指标同上。砼垫层及钢筋砼梁在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交底进行控制(详见临时支撑基础平、纵断面布置图) 。3、支撑排架的施工方法在临时支撑基础上用碗扣式脚手架或贝雷桁架承重立柱等搭设成整体式轻型钢支撑排架,整体排架上安设可调顶托,顶托上放置 1510 方木。方木之上沿桥长方向放设贝雷桁架,贝雷桁架上横铺方木,方木之上放置 1cm 厚竹胶板,预压合格调平、验收合格后,再绑扎钢筋、浇筑砼。支撑排架设计为以钢筋砼基础作支承基底的碗扣式脚手架支架,具体形式视现场高度和材料来源而定。用装配式公路钢桥桁架节,可拼装成条

6、型桁架承重柱,为加大桁架梁的孔径,局部利用墩台作支承,也可拼成八字斜撑的支撑桁架梁。所有贝雷片之间应用抗风拉杆和木4(角钢)斜撑等进行连接,以保证其稳定性。用碗扣式脚手架可拼装成各种高度的支架,拼装时由于高度均在 6 米以上,应加设剪刀撑减小立杆的自由长度以保证整体稳定性。在中间支撑脚手架上加缆风确保其稳定性。以上各种支架方式必须将系梁(扩大基础)两侧的支架相互连接,以保证桁架的稳定性。4、 碗扣式脚手架的施工方法贝雷梁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采用带齿扣接头,该脚手架的主要优点是拼装方便、组架灵活,且受力明确、稳定、可靠、整体性好,接头有很好的抗剪、抗弯、抗扭等力学性能。碗扣式脚手架

7、主要有立杆 48(120cm300cm)、横杆48(30cm185cm) 、斜杆 48(150cm300cm) ,立杆配有可调式底座和托撑,安装方式先在临时基础上安放垫木,再安置立杆、横杆、斜杆依次不断架高。垫木要顺桥方向每隔 30cm 布置一根,立杆间距为30cm120cm, 横杆步距为 120cm, (1 #2#与 5#6#之间由于地基状况比较好采用增加脚手架排数来减小跨度) ,架端部及中间用斜杆加固所有立杆下部由可调式底座调同一水平位置,以保证主要荷载由立柱承受,上部连接可调式顶托调整梁底模纵横向高差。5脚手架施工时应注意安全,施工中应佩带安全帽、安全带,脚手架高超过 2M 时必须加设缆

8、风,其后每升高一节移动一次缆风(对称移动)直至组架完毕支架拼装方式见附图5、 贝雷桁架的施工方法根据该桥的荷载情况,查阅交通部交通战备办公室编写的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经过力学检算,该桥采用 12 米跨径,单排单层加强的贝雷桁架梁。底板底下贝雷梁间距 1.2 米,翼缘板下贝雷梁间距可根据翼缘板宽度和侧板支撑适当调整。在支撑排架施工结束后,按 12 米就地拼装单排贝雷片,拼装完后用吊车吊装放置到支架横梁上,第一片吊装上以后用铁丝将梁片与脚手架稳固连接,布完 5 片后用横梁将贝雷片连接成一个整体(横梁要交错布置) ,第一组完毕后再依次逐组、逐孔进行拼装,形成一组拼装式连续桁架梁,拼装过程中起重

9、臂下、贝雷梁片底严禁站人,同时派专人监督(发现违纪行为严惩不待)以确保施工安全。在拼装时,桁架横梁用加强贝雷梁,以增强受力效果及整体稳定性。桁架梁与支撑之间,为保证其稳定性,在预压调平后用1008 的角钢焊接牢固。将贝雷梁横梁放于贝雷片上部起支撑底模的作用,同6时贝雷片的下部用1008 连接以加强整体稳定性并在支座处用横梁加固以免端部由于剪力过大造成局部失稳。5、方木及模板的布置桁架梁施工结束验收合格后,在桁架梁之上,沿桥梁垂直方向布置,中心间距 30cm,铺设 15cm10cm4m 方木,方木对头连接用扒钉锚固,方木与桁架的连接处用铁丝绑扎牢,方木之上安放竹胶板作为底模。梁底板、侧板采用 2

10、440122010mm 竹胶板,顺桥梁方向铺设。箱梁内模也采用 2440122010mm 竹胶板用 5cm 方木条加固以提高刚度,6、 底模现浇梁底模采用竹胶板作为底模(布置方式见竹胶 板检算式)竹胶板可重复利用 20 次以上,对于分层分段浇注优点在于投资少重复利用次数较高、重量轻,缺点在于竹胶板与带木之间钉联需先钻孔后钉联否则会出现炸裂现象,且钢筋不能在板上拖拉以防划伤板面,也不能在板上进行钢筋焊接以免焊渣灼伤或烧毁板面(竹胶板属于易燃材料) ,所以焊接时必须加垫板进行隔离防护。7、 侧模侧模采用 2440122010mm 竹胶板,拐角处用木条加固防止出现错台同时又提高整体稳定,侧向加支撑与

11、支撑底版形成一整体,确保侧模不变形。 78、 内模内模采用 2440mm1220mm10mm 竹胶板,根据图纸及交底自行加工,用木带加固原木支撑形成一整体组合,在底板和腹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梁部气孔处用直径为10cm 原木对内模进行支架,内模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一整体,防止在施工中移位,造成钢筋漏骨现象。9、 支架的预压和预留高度考虑支架下沉等影响因素和设计标高和施工预拱度的要求,采用预压方案确定沉降量来保证以上要求。在模板搭设就绪后,开始预压。预压采用土袋加载预压,总重量按梁上实际荷载的 1.5 倍(2.4t/m)进行加载预压,土袋堆高为 1.58 米。加载范围从梁底纵向中心线向两侧各 5.5

12、米(按底板宽加载)沿梁跨单跨布设。压载时间自加载结束到开始卸载为 48 小时。加载前要布置好观察点,观察点设为上下两部分,上面设在贝雷梁、方木底,下面设在临时基础上;梁板底模板放 6m 一个点,临时基础 3m 一个点。观察次数为加载前、加载一半、加载完成、加载 12 小时、加载 24 小时、加载 48 小时、卸载一半时、卸载完成共八次。测量人员要认真、精确测量,数据详细记录,认真观察,根据记录分析、推断出临时基础和支架、贝雷梁、方木的变形。第一孔预压完成后,将土袋移到第二孔等,重复第一孔的工作,取各孔的平均值作为现浇梁支撑预留的8指导值,以保证梁的平整度控制梁的挠度在规范规定范围内。10、 钢

13、筋的制作和绑扎钢筋的制作和绑扎严格按规范施工,保证钢筋间距、主筋铺设位置及保护层厚度。钢筋在焊接时采用对焊和搭接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焊接头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在同一截面不超过钢筋总数的 50%(受拉区不超过 25%) 。钢筋位置保证措施为在地板及钢筋上用标记标示,钢筋的绑扎顺序是先绑底版钢筋然后焊接钢筋骨架再进行其他钢筋绑扎,最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绑扎完成后形成稳定的整体。为了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错开放置适当数量的砂浆垫块、砼垫块或钢筋头垫块,骨架侧面垫块应绑扎牢固。其余关于钢筋的允许偏差、焊接要求等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7)办理。11、 砼的运送、浇筑和

14、养护各项检查合格,监理工程师签证完成,准备混凝土浇注工作。为改善砼和易性,掺加高效减水剂并控制好坍落度。砼浇筑的顺序为首先一次性浇完底板砼,腹板砼,最后浇注顶板砼。砼采用拌和站集合拌合的砼,为保证砼灌注的连续性,同时结合 2 台 400L 搅拌站进行。砼运至桥台端9部,用砼输送泵车灌注,插入式震动捧捣固(或用平板式震动器捣固) 。为加快砼的灌注速度,砼灌注可考虑从两端向中央灌注。砼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在养护期间,应使砼表面保持湿润,防止雨淋、日晒和受冻。因此,对砼外露面,待表面收浆、凝固后即用草帘等物覆盖,具体养护方法按规范进行操作。浇注顶板时,在 1/3 跨径附近顶板设置 8080 的过

15、人孔,以便施工和模板拆除,但多室箱开孔不得在同一断面,孔周边四周设加强钢筋,操作完成后用 40 号微膨胀混凝土将孔洞填密实。12、 模板和支架、贝雷梁的拆除桁梁、模板、支架、贝雷梁等的卸落,应对称、均匀和有顺序地进行。卸落的设备等应放在适当位置,并分类堆码。支架卸落时应从跨中向两端进行。卸落模板的期限应按以下规定办理:(1)承重的侧模,应在砼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或在砼抗压强度大于 2.5Mpa 时方可拆除。(2)承载模板和支架、梁等应在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时方能拆除。(3)底模拆除10再砼强度达到 90%进行拆模。三、 护拦施工桥面施工完毕 7 天后,进行护拦

16、施工,施工时先进行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由质检员监督严格控制钢筋间距及顶面标高,模板一次性架立成功一次性浇注,右幅护拦整个施工过程在左幅梁施工间歇中完成,左幅护拦在梁主体完成后施工,养护与现浇梁同时养护,养护中完成其他附属部分施工。四、 桥面铺装待护拦施工完毕,拆模后进行桥面铺装工程, 桥面为沥青砼路面,钢筋绑扎必须按规范施工,每隔 1 米一垫块,确保钢筋位置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顶面标高,以达到整体美观及桥面的大面积平整度,以满足规范要求。五、 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施工进度的安排根据以下基本思路进行考虑:2001 年 1 月 21 日完成临时支撑基础的施工,2001 年 5 月 30 日完成右幅箱梁的施工,2001 年 9 月 20 日完成左幅箱梁的施工。桥面铺装及护栏等,左右幅箱梁砼的浇筑及其它上部结构等工程穿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