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96518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课件1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自动播放提升能力夯实基础必修22011高考新课标专用作者:邵寄璋(生物特级教师)新人教版共18套2-6 生物的进化顺序与标注与新课标考纲相同(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考点整合与提升1、共同进化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 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 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共同进化。 (1)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2)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 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生物进化树共同进化实例共同进进化类类型 类类型 举举例不同物种之间间共生细长细长 吸管口器的蛾与

2、长长花距兰兰花捕食猎猎豹和斑马马寄生粘液病毒与兔子竞竞争作物与杂杂草生物与无机环环境 之间间生物影响环环境 环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最早无氧环环境厌厌氧环环境光 合作用出现现空气中出现现了氧气 出现现了好氧生物(1)基因多样性:主要是指物种内不同种群和个体间 的遗传变异总和。也称为遗传多样性包括分子、细胞和个体 水平3个层状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 式之间及其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 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存环境与生态过程的复 杂化。一般讲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2、生物多样性分子多样性细胞多样性个体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 :是物种水平的生物多

3、样性,是用一 个区域的物种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特征来衡量的。地球表面的 动植物、微生物的总数达到500万3000万种。(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 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生境差异和生态过程的 多样性。(生境主要是指无机环境,如地貌、 土壤、气候、水 文等)三个层次的关系:一般说一个物种的种群越大,它的遗传多 样性就越丰富。遗传多样性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多种 多样的生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 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中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 不同的选择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最后形

4、成不同的物种。 不同的物种,其基因库中的基因组成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 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对应例题:1、下列与物种形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共同进化ABCD 对应例题:2、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 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代表 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 ) A、 B、 C、 D、C解析

5、: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 杂,生物种类最多,依次为 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和 北方苔原,曲线符合此情 况;北方苔原营养结构简单 ,生态系统不稳定,生物数 量易变程度大,依次为北方 针叶林、温带落叶林和热带 雨林,因此曲线符合此情 况。对应例题:3、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 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右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 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 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C 解析:海

6、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 异,是同物种内个体的差异,并不能 反映物种的多样性;不同海拔高度蓍 草是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研究 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草株高,需原海 拔处的数据,若原海拔高度与种在海 拔高度为零的花园中,数据接近,则 可说明是遗传差异影响着草株高,所 以C正确;蓍草株高的变化不是花园 生态环境的影响 ,而是遗传差异。对应例题:4、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和进化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基因。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而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的性状从遗传学角度来看都是遗传信息的表达,进化的内因是可遗传 的变异,而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1)生物体的生长从代谢的角度看是

7、 的结果。 (2)人体内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它们的 形态和功能有极大的差异,亦即细胞的分化,分化的根本原因 是 所以细胞中 相同,而 不同。 (3)因遗传信息的表达不同,生物有差异,请写出烟草花叶病毒繁殖后 代时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 。 (4)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如果某种基因的频率 逐渐增加,则表明由此基因控制的性状是( ) A、显性性状 B 、隐性性状 C、此性状适应环境而变得较常见 D、此性状将被淘汰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NARNARNA复制或RNA逆转录C二、近两年高考真题示例1、(2010高考北京卷)保护生物

8、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若自然环境恶劣, 则生物多样性小。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 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2、(2010江苏卷)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 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 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

9、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小草为生产者,属于 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不利,B项 错误。C项中其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为害虫天敌 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D项正确。3、(2010高考上海生命科学)右图为a 、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 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圈分 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2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 拔3000米处 B、 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 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海拔

10、3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 物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海拔4000米处, a、b、c、d的数 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A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在海拔2000米处的a、b、c、d各物种的数量差 异较小,而至海拔3000米处各物种的数量差异很大,因此海拔2000米 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000米处,所以A正确;b物种数量随海拔高 度的变化,说明该物种适宜生活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并不能体现该物种 的遗传多样性,B错;海拔3000米处,b、c数量差异主要决定于物种 本身的生活习性,C错;海拔4000米处, a、b、c、d的数量差异并不 能体现遗传多样性。4、(2010高考上海生命科学) 某草原上啮齿

11、类以植物为食, 右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 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 述中错误的是( )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D、植物的多样性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先是随啮齿类的密度增加,植物种 类数也 增加,而至60只/顷后,则随啮齿类的密度增加植物种 类数减少 ,说明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 类的密度;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所以A、B、C的叙述是正 确的。从图中可看出,啮齿类的密度并不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在植物的种类数下降时,啮齿类的密度依然在升高。5、(09高考上海卷)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

12、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 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 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 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地区B;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 非工业污染区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 地区项 目浅色 蛾黑色 蛾 工业 污 染区A释放 数400500回收 数52150工业 污 染区B释放 数500600回收 数6030

13、(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 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4)结论: 答案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 色蛾数量占优势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 结果: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 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 色蛾杂交,F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 的蛾, 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试验步骤: 。结果与分析: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上不同体色 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

14、存活率不同。选择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若后代出现浅色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 则黑色为隐性性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是根据实验目的而定; (2)实验应选工业污染区与非工业污染区进行对比,收集黑色 蛾和浅色蛾标记并释放到相应的所选区域; (3)根据表格所给数据,会绘制柱形图即可,注意要有图示说 明;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较多,在非 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较多; (5) 工业污染区树皮变黑,黑色蛾与周围环境一致不易被捕食, 数量较多; 选多对黑色蛾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 离,如发生性状分离,黑色为显性性状;如不发生性状分离, 黑色为隐性性状;也可选多对浅色蛾雌雄个体交配。必修3即将发布,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